浅谈信息技术在西藏初中汉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6-03-03巴桑拉姆
◎巴桑拉姆
浅谈信息技术在西藏初中汉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巴桑拉姆
伴随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信息技术得到了普遍的发展与广泛的应用,它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存方式,也更新了人们认知事物的方式。从目前来看,对初中生进行信息知识教学非常关键也非常重要,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其它教学科目之中,是提升我国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与途径,也是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发展的一种有效方法。因此,应该增加对信息技术的引入,利用科学技术的成果来推动教学的发展。下文就从西藏初中汉语文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提高教育水平方面展开说明。
信息技术在西藏汉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际上是技术与知识的结合,信息技术手段能够通过生动、具体、直接的图片、视频、影像资料、PPT等,提升学生对于汉语文教学的直接感受。然而,在应用流程过程中,有一些常见的误区需要克服,比如,将汉语文教学课当成信息技术课进行教学;或忽略学生识别能力、年纪差异等,不进行限制,使学生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所以,应增强反思,利用好教学工具,增加教学内容的丰富与多样性。
一、转变教学理念,提高课件质量
教师应该认识到新形势下的教学发展趋势,理解教学主体的真正体现者在学生一方。因而,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潜质,从教学手段上进行创新,利用能力教学法等进行一些教学革新;教师不仅要切换一下角色,不能只居于主要的引导作用方面,而且要在教材的掌握与驾驭方面有足够的能力与才华;还需要一些视频的拍摄与教学课件的设计,虽然教师的主体地位得到了颠覆,但实质来看,是给教师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更多的知识与素质要求。而且,上述要求很大程度上拉长了教学时间,对于教师来说,确实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与检验。对于藏区,特别是乡村的教师,由于条件、观念等因素的限制,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不够常规化,很多老师已经习惯黑板和粉笔的教学方式,虽然几乎每一个班级里都有电子白板等设施,但是使用不是常态。
二、配置设备,提高资源利用率
在引入信息技术方面,需要做好西藏地区的技术设备资源配置,并且,在将信息技术引入初中汉语文教学的同时,要做好微机教学的培训工作,让学生熟练操作,从而更好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在汉语文教学中,增加新的教学辅助工具,并通过对各种新型多媒体工具的应用、分析,将其转化为一种学习手段,能够提升西藏地区初中生的汉语文学习能力。整体上看,引入信息技术后的教学方式,是提升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重要契机,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转变,必然会带来教育整体上的改观。
三、营造教学氛围,注重教学的整体性
教师应该利用这些工具去营造汉语文教学学习的氛围,比如,在学习某一课时,可以将各种背景与相关资料进行一些简介,并且图文并茂,以历史学的方法,将整个课程进行简报式的介绍,为学生营造出学习某些课时的环境。引入信息技术工具教学时可以将课堂中的灯关掉,然后通过课件展示与影像资料的播放等,将教学印象加强,尤其是在经典的影片或者短片方面,应该下些功夫,这有助于吸引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认知汉语文教学,转变学习态度。对教学的各个环节应做出细致安排,利用电子邮件等方式,先将所要准备的资料或者学习课程的重点进行布置,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另一方面,除了课堂教学外,还需要利用相关的社交平台,比如,可以建立QQ群,边讲边与学生互动,还可以利用这些工具进行课后探索性的教学延伸与教学互动等。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单纯地将信息技术作为查找工具,仅仅教给学生一些查询方法,这样很难将汉语文教学课与信息技术完美结合,也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目标。
四、构建新型的汉语文教学评估体系
教学辅助工具的添加,是为了转变教学模式,以适应当下的现代化教育,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使教学有新的转机,将教育的功能性再次升级。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这种多媒体教学方式,也并非仅仅停留于工具方面,它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任务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如果运用得当,可以带来教育的整体转变,但如果还是“新瓶装老酒”则很难达到教学的期望。因此,应该注重体系化的教学模式的构建,利用对教学每个环节的掌握,设置相关的教学考核评估体系,与之相配合,如此,更有助于提升这种新型的汉语文教学方式,对高校汉语文教学带来新的刺激,激发出学生的兴趣,赢得学生的喜爱。
总之,技术与教学的结合已经成为教育在未来发展的趋势,在这种大的背景下,我国西藏地区的初中汉语文教学引入多媒体信息技术,并将其运用其中,由此产生了重要启示,通过经验的累积到技术管理的创新、现代化的管理思维学习,我们能够提升教学水平。另一方面,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与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相信在我国高校的汉语文教学中,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会得到更好的管理与控制,而且会随着普遍化的信息化技术应用,而带来教育教学方面的新转机,尤其是在教育形式的多样与教学模式的多变方面,可能带来更好的教学发展。希望通过本文论述可以为该方面的教学实践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以供参考。
[1]张刚要,李艺.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之外的第二条道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路径之反思[J].中国电化教育,2016,(5).
[2]王念新,葛世伦,苗虹等.信息技术资源和信息技术能力的互补性及其绩效影响[J].管理工程学报,2012,(3).
[3]时锦雯,郑鸿,肖志明等.构建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要求及发展思路[J].广西社会科学,2015,(3).
(巴桑拉姆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芒康县盐井中学8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