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现千千万 起点是一问
——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016-03-03涂宝明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32期
关键词:创设意识情境

涂宝明

(山东省郯城县第一实验小学 山东临沂 276100)

发现千千万 起点是一问
——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涂宝明

(山东省郯城县第一实验小学 山东临沂 276100)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掌握知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问题意识 敢问 想问 善问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从教学上来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教学的重要一环,当学生感到要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时,其主动性思维才真正激发和启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似乎总是老师提问的多,学生提问的少。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掌握知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1]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问

小学生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总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对待学生疑问,教师不要压制、阻塞学生的思路,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幼稚,不合情理,没有思维价值,教师也应给予精神上的鼓励;特别对那些不循常规、独辟蹊径,思维具有创意的学生,教师更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以激励其他同学积极思维。所以说,课堂教学中,教师一个和蔼的态度、鼓励的目光、亲切的笑容、肯定的手势、娓娓的诱导,都会给学生带来莫大的精神鼓励,变不敢问为敢问。[2]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在现实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还存在无疑可问,即使有疑也不敢问,或者根本就没有机会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教师没有真正转变教育观念,对问题的培养意识重视不够。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首先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我认为,作为一个小学教师除了应具有和蔼可亲的态度,大方的仪表,清晰而富有激情的言语等,还必须树立新的教师观,尊重每一个学生,倡导“思维无禁区”。在教学中营造积极、宽松、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如有学生提问时,立刻为他大声喝彩:“问得好!”或者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当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后,要笑容满面地向全体学生说:“这么好的问题,哪位同学有自己独特的想法?”

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想问

所谓问题情境,是把学生置于研究新的未知的问题氛围之中,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数学。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载体。教学中,应有意创设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进行数学学习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该情境中,犹如身临其境,从而产生强烈的问题需求和迫切的探究心理,使他们乐于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积极性的最直接因素。小学生的兴趣源于好奇。教学中,应注意创设充满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努力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数学问题情境中,寓抽象的数学问题于新奇而富有情趣的情境中,在浓厚的兴趣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新知。如在教学“体积概念”之前,可为学生讲述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乌鸦原来是喝不到水的,后来为什么喝到水了?放入的石子与水位升高有什么联系?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根据回忆故事和逐步解答教师设计的问题,学生马上就会想:“对!这是什么原因?”这就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很想找到问题的答案。

2.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到数学问题就在自己身边,就在自己的生活中。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我设计如下情境(课件出示):一只小猴子先后骑上车轮分别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圆形的车子在路上行驶,只有圆形轮子的车子能平稳行驶。一路上,小猴子上下颠簸的样子非常滑稽可笑,学生兴致盎然,带着“车轮为什么要设计为圆形”的疑问,迫切地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去。

三、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让学生善问

学会是前提,会学才是目的,学生想问,敢问、好问、更应该会问、善问。要让学生认识到不会问就不会学习,会问与善问才是具备质疑能力的重要标志。首先,教师要做好示范。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提问也是如此。教师应注意提问的“言传身教。”

例如:教学20以内的加减法“8+9○15”时,我分三步进行,1、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学会什么?2、算出左边8+9的得数后再怎么办? 3、除了用这种方法外,还有其它方法吗?这样即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又有助于学生学习新知的理解。其次,让学生明确在哪里寻找疑点。要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衔处,学习过程的困咸处,法则、性质、规律、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处寻找疑点;还可以在概念的形成过程,算理的推导过程,解题的分析过程,动手操作的实践过程等寻找疑点。如教完“年、月、日”后,有一位学生问:“课本上为什么说‘通常’四年一闰。这个‘通常’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加‘通常’两个字,不就是四年一闰吗?”这位同学大胆对课本的结论进行了质疑,提出问题这是学生积极探索的表现。再次,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开始时学生提的问题往往不准或质量不高,有时问题太大、太空,有的甚至不着边,对此,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及时进行引导,让学生在寻找疑点的同时多问一些“为什么,”“怎么办”等问题,而且还要引导学生注意语言的表达,让学生会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疑惑,进而做到巧问、精问、新问,问得有思考价值。

总之,教育真正的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起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下素质教育的呼唤。

[1]杨炳华.让学习者提出问题[J].教学月刊,2002,(4).

[2]刘兼,孙晓天.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创设意识情境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