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实践研究
2016-03-03陈玉兰
陈玉兰
(重庆市江津区双福第二小学 重庆 404100)
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实践研究
陈玉兰
(重庆市江津区双福第二小学 重庆 404100)
合唱、和声就如大自然里的音响,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只要教师长于发掘,长于思考,就可在音乐课里有效渗入教学,掌握科学恰当的合唱方法,激发学生的合唱兴趣,让每一个孩子尽快步入合唱世界,享受多声音响的协调、圆满之美,逐渐培养儿童的音乐合唱素质和能力。
小学音乐 合唱教学 音乐实践 班级合唱 教学研究
一、什么是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
音乐课的合唱教学为一类团体的声乐教学模式,它可将每个人声音的个性统一于共性里面。学生在演唱多声部合唱时,不仅应独自完成个人负责的声部演唱,而且应与别的声部和协,对于形成学生的音乐感、协调感、均衡感等综合音乐素质有着更加关键的作用。音乐课里的合唱教学针对的是所有学生,而不只是有基础演唱能力的学生,所以,更应该注重针对全体而不是少数演唱能力高的学生。[1]
班级合唱教学是以班级为单位,配合相对的教材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的合唱教学与练习,它相异于合唱队的训练,班级合唱教学面向的是音乐层次水平不同的学生,另外,合唱是需要每一个学生具备适当的音乐技能与合作精神才可一起展现的团体表演活动,因此,小学班级合唱教学是现今音乐教学的难点。假若教师仅采取单调的教学手段,重复机械练唱,则保障不了合唱教学的愉快和效率,更无法实现和谐统一的合唱成果。[2]
二、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的实践意义
小学生基本以童声为主,音色较为清亮,声音清脆,男女生的音色区别很小。小学生天真活泼,合唱的曲目一般也是轻松活泼的,怎样选取适当的曲目,怎样训导小学生的嗓音,发现小学生的音色特征,这是一门特别深奥的学问。合唱为一门优雅的艺术,它既可以养成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音乐表现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与集体意识,团体观念以及配合协作的能力。毋庸置疑,它不仅可以陶冶小学生的艺术情操与文化素养,还可以促成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在培养学生学习合唱时的歌唱积极性的同时,可以充分地让音乐课本内容、课外知识和社会实践活动有机地融合起来,优化课堂教学内容,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促使学生激发出团结、合作、进取的精神品格。[3]
合唱不仅是一门高雅的艺术,更是一门要求严格的艺术。合唱不是竞唱,不是要突显个性,而是要经由集体的相互努力,团结协作,然后经过集体发声练习,寻找嗓音的共性,让学生们的声音状态、强弱、口型以及吸、呼、起、收皆应尽力保持一致,才可以实现声音的统一、和谐。合唱教学里,为了培养同学们有浓厚的集体主义观念与团结协作精神,这就要求他们一定要在学习和生活中彼此关爱,互相帮助与共同信任,关注团体的利益,为了相同的合唱艺术而紧密团结,一起创造和谐的艺术环境,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
三、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的实践策略
和睦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合唱教学的基础。小学生年纪小,天生活泼爱动,自控能力弱,从实践的安排合唱教学阶段中发现存在不少的麻烦。师生之间要彼此尊重,教师的言谈行为、教学手段对于学生皆有着一定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兴趣、创造轻松愉快的合唱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和睦的环境里练习,学生要自觉自发地应合教师,把指挥当关键,把合唱歌曲当引导,让教和学协调开展,从而使教师收获良好的教学成果。在合唱教学时,经由教师的带领,学生把音乐作品亲自感受,加强学生们的音乐品味能力。合唱为一种综合化、团体化的多声思维课目,学习原则应有一定数目的学生加入,不可忽略教师和学生的协作思想,在综合化的阶段里,师生关系应是一种和谐、互动、团结、友好的关系。比如说,四年级下册的《土风舞》一课,教师可通过演唱歌曲、律动、音乐游戏等活动,增强对歌曲的理解与表现,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更多的愉悦,感受外国歌曲的舞蹈韵味,激发学生的快乐情绪及借助肢体、表情,从而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
教师可改变乐曲的歌唱模式,强化合唱的能力。改齐唱成领唱、对唱、接唱、轮唱、合唱,对于领唱、对唱、接唱,在日常的课堂上,各个学校皆是时常使用的。但是,从串接设置此类歌唱模式上应强调恰好,教师应适当地指引、恰好地对接、合理地按照曲目变化。从歌唱阶段里恰当地带领学生来认真倾听、分析,几种模式的歌唱所呈现出的音色、音质、力度、表达力之间的不同,让学生们也明白音色的稍微改变而出现的音乐画面的千差万别。比如说,六年级下册的《浏阳河》一课,教师可教会学生能熟练演唱《浏阳河》的一二两段,并引导学生用不同演唱形式来表现,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4]
提高教师、学生的思想品格、综合文化素质。从合唱的练声里,第一要使学生认识到合唱不是展现个人的平台,而是一种集体互相配合的成果,合唱结果的优和差不仅仅是某一人的自身歌唱能力,而需要团体的相互合作,协调一致。此类观念无时无刻皆悬挂于孩子们的心里,教师仍应该多提醒、多示范,经由训练,而对于其他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应根据学生的年级特征,利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举例子、打比方,深入浅出,使学生从美妙的感受里不断思索、不断实践,形成科学的演唱模式。教师除了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之外,还应彻底利用课堂内外资源,依据歌曲难度从浅到深地组织班级合唱活动,应该要善于辅导学生体会歌曲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丰富想象力,加深理解力。比如说,六年级下册的《什么结籽高又高》这一课,让学生能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什么结籽高又高》,了解广西壮族的民俗风情,充分感受壮族“对山歌”的魅力及其风格特点;再通过自编歌词,模拟“对山歌”这一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民间风情,感受创作的乐趣,从而喜爱上“对山歌”这一民歌形式。
综上所述,要想让小学生的合唱教学不断深入,教师务必要具备扎实丰富的专业知识与灵活有效的教学能力,必须坚持学习,从各方面加强个人的专业思想与实践技能,如此才可避免在合唱训练时犯下错误,见笑于人。
[1]钟小花.音乐课堂,可以如此美妙和谐——浅谈小学多声部合唱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岭南音乐.2016
[2]传凤莲.乘着歌声的翅膀——小学班级合唱教学中声音训练教材的组织与创编实践[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7
[3]刘玉琦.“奥尔夫”拓展班级合唱空间——《音乐》国家课程校本化的研究[J].湖北教育.2016
[4]储艺.享“八秒”之悦赏合唱之美--小学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