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公平理论的高校教师薪酬制度

2016-03-03赵建辰

关键词:分配制度高校教师薪酬

赵建辰

(武汉工程大学 湖北武汉 430205)

基于公平理论的高校教师薪酬制度

赵建辰

(武汉工程大学湖北武汉430205)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下,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贫富差距过大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随着国民素养的逐渐提高,人们对公平的诉求也是日益强烈,这引起全国人民对薪酬分配公平问题的高度重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师薪酬存在片面追求平均主义,收入分配不合理,少数教师还存在以虚假学术来创造收入等现象,这些现象导致了教师收入分配严重不公的现象,使得部分高校教师出现了强烈的心理失衡,这些现象的产生不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公平理论 高校教师 薪酬制度

引言

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最基本条件”,要继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注重社会公平”。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分配制度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分好,让社会更加公正和谐,让人民生活的更幸福、更有尊严。[1]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1.收入分配制度的公平诉求

首先公平正义是人内在的本性和良心的呼唤,是人类的价值追求与理想;其次公平分配是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核心和基石;再次公平分配是社会公平与和谐的基点;我们在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分配制度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分好,让社会更加公正和谐,让人民生活的更幸福、更有尊严。

2.高校薪酬的实践诉求

(1)薪酬分配不公平

现阶段我国高校教师薪酬的不公平主要表现为:片面追求平均主义、收入分配不合理和存在虚假收入等情况。长期以来,高校教师普遍存在铁饭碗、吃大锅饭等现象。报酬改革的目的,就是彻底打破平均主义的薪酬体制,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

(2)薪酬满意度低,缺乏对教师的激励性

高校教师是知识的工作者、知识的传播者、知识的创造者,他们学历高,学识渊博,属于知识性人才,他们的工作性质与其他人存在显著的差异,他们知识作为他们的产出来参与财富的分配,其价值不能用劳动方法来计算。因此,知识型人才需要建立知识型工资制度。

(3)高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相对滞后

现有的薪酬制度体系还有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一是高校教师的薪酬与社会地位;二是高校教师的收入分配模式与机制;三是高校教师人力资本与劳动成果的评价。高校教师的工资水平应处于社会的什么位置,高校教师社会地位的体现方式,高校教师的绩效、考核、激励及薪酬满意度等,这些都体现在现有制度的落后,需要不断去改革,不断去创新。

二、高校教师薪酬管理启示与建议

1.立足公平公正,提高高校教师的薪酬满意度

高校教师是高校的支架,是孕育学生的智者,是科技的创造者。高校教师的满意度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教学质量及人才的培养素质,所以提高教师的薪酬满意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高校教师的薪酬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管理者必须立足公平公正,充分考虑高校教师的投入与产出,确保投入与产出呈正相关,确保高校教师将自己投入与产出与他人相比较时达到满意状态,从而使高校教师的薪酬满意度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进而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2.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

与时俱进,是党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推进必须把握时代变化,跟紧时代步伐,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改革,不断创新,不断完善。我国高校在最近几年不断对高校人事制度与薪酬制度进行改革旨在健全教师的薪酬制度。究其目的是为进一步缩小教师间薪酬的差距,降低教师间的不公平感,强化薪酬激励的效果,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引导教师正确的对待高校的薪酬水平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领地,是科技成果的产地、是社会发展的风向标。高校的社会价值决定了高校的社会地位。而作为高校的主体—高校教师在社会上也具有较高的地位。较高的地位导致教师对获得回报的期望过高。但是,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还处于资本产出阶段,社会剩余财富有限,教师队伍人数众多,国家财力有限,所以在当前的条件下,提高教师生活待遇、经济地位需要一个过程。对于高教教师来说,既要理解经济与社会地位的关系,又要清晰认识到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取决于自己对社会的贡献。因此,高校应通过合理的手段和方式来引导教师正确看待高校的薪酬水平,降低教师的薪酬期望。[3]

三、研究展望

高校教师的薪酬制度它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还是一种社会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所以一个合理的薪酬制度对一所高校的发展影响是深远的。结合我国高校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对高校教师薪酬制度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可以作为高校薪酬战略的一个重要补充。

对高校教师薪酬制度的研究离不开对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等的研究,对绩效、考核的研究可以发现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管理的内在规律以及它的特殊性,从而可以提高办学水平,提高办学质量。

[1]王利耀.构建适合高校教师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

[2]刘曼.高校教师薪酬水平对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3]李萍.我国高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研究[D].湖南大学,2011.

猜你喜欢

分配制度高校教师薪酬
构建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新中国七十年探索
人社部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符合技能人才特点的薪酬分配制度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客家古村落共有财产分配制度研究——来自闽西培田的调查
差异化薪酬管理和员工激励探讨
VBA在薪酬个税筹划上的应用
浅析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政府补助与超额薪酬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