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实录与评析

2016-03-03浙江常山县天马二小教研室324200特级教师胡小燕执教章师亚评析

小学教学参考 2016年25期
关键词:我为人人脊梁养花

浙江常山县 天马二小教研室(324200)特级教师 胡小燕(执教) 章师亚(评析)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实录与评析

浙江常山县 天马二小教研室(324200)特级教师 胡小燕(执教) 章师亚(评析)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课堂教学,以语文核心素养来观照整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始终以认真的、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这一条线贯穿始终;以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着力点,同时结合课文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使课堂教学体现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这样的课堂不仅“得言”“得意”,更“育人”。

核心素养 教学实录 评析

一、检测预习,明确学法

师: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的事物中,花是当之无愧的宠儿。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国花。(屏幕依次呈现荷花、郁金香、牡丹,让学生说说它们分别是哪个国家的国花;最后呈现矢车菊)

师:这种花我们生活中好像不常见,谁知道它的名字?

生:是矢车菊,它是德国的国花。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预习的时候阅读了《词语手册》上的“博学广闻”,上面有介绍的。

师:良好的预习习惯让你比别人更博学!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和德国有关,和花有关。

(一)读课题

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写好后)老师的字不是特别漂亮,但你们发现了没有,老师在写每一个字的时候是怎样的?

生1:写得特别认真。

生2:是一笔一画,一丝不苟写的。

师:是的,你们看得很仔细。其实,不光是写字,做什么事情都应该认真,都应该一丝不苟。来,咱们一起把课题读一遍。

【点评:通过板书课题来凸显学习、做事都应该认真,一丝不苟,寓“育人”于写字中。】

师:有不一样的读法吗?

(学生读课题,强调“花”字)

师:嗯,你有自己的理解,不错。还可以怎么读?

(学生读课题,强调了“自己”和“别人”这两个词)

师:你为什么这么读?

生:因为我觉得自己种的花应该是自己喜欢看,怎么是让别人看的。

师:原来你是带着思考读的,读得好,想得也好。

【点评:无“思”不为课。不同的读法即为不同的想法。对课题的朗读,让学生的“思维”有了很好的介入和锻炼。】

(二)知作者

师:在上学期,我们学过这样一篇课文——《小苗和大树的对话》,大家还记得文中的“大树”指的是谁吗?

生:季羡林。

师: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他写的。关于季羡林,你们有多少了解?

生1:我看过他写的文章《清塘荷韵》《听雨》。

生2:我知道他是北京大学教授。

生3:他是被誉为“国宝级”的语言大师。

师:是啊,了解作者更有助于我们读懂他的文字,走进他的内心。(屏幕呈现作者生平资料)季羡林曾在德国留学十年,写下了《留德十年》这本书。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选自这本书。

【点评:对作者的了解过程,就是对季羡林这个人的了解过程。这个过程,间接地让学生学习到了季羡林的“为人”。】

(三)读导语

师:这篇课文是第八单元的第一课,咱们先看看单元导读语,明确一下学习任务。

(出示单元导读语,让学生默读并圈画出学习要求)

师:我看大家都默读得很仔细,圈画得也很认真,学习就得是这个样子。通过对单元导读语的解读,我们知道学习本组课文不仅要了解课文内容,品味作者语言,还要通过查资料领略异国风情。

【点评:评价很到位。这种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肯定是对“人”的关照,有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

(四)测预习

师:通过预习,你觉得哪个生字难读,哪个字容易写错?

生:“脊梁”“莞尔一笑”“姹紫嫣红”“花团锦簇”比较难读。(学生读,其他学生跟读)

师:你是一位好老师,谢谢你!

师:你觉得哪个字比较难写?(一个学生上台教写“脊”字,有学生喊“错了”。)

师:是的,第一笔撇应该写出头一点儿。不过,你看

到她写字时的样子了吗?(学生纷纷说“写得很认真”)是的,她虽然写错了一个笔画,但写得很认真,一丝不苟的,真棒!

【点评:如果没有前面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肯定,说不定就没有这个女孩子的这种“写字表现”。这样的持续关注很重要。】

师:课文中还有一句话挺难读的,不知你们是否会读?

(出示句子:“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指名读。学生第一遍读错了)

师:别急,再试试看。

(学生再读,还是有错。等到第三遍,终于读正确了)

师:让我们为他的勇敢、不放弃鼓掌!(学生热烈鼓掌)

【点评:课堂上很需要对“错”的学习、“差”的学生进行鼓励。这样的鼓励是比学习本身更重要的。】

师:四五十年后作者再次来到德国,旧地重游时发出了怎样的感叹?请快速浏览全文,并用双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交流后出示“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学生齐读)

二、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一)赏奇丽

师: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如此感叹?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描写奇丽景色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奇特现象的句子。

(交流后,教师板书:奇丽、奇特)

师:走在德国的街上,作者看到的是怎样的景象?从文中找找看。

屏幕呈现: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师:来,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段中的四字词语。

(教师把段落中的“家家户户”“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四个词语着上红色)

师:这里面哪两个词语是写花的?

生(齐):“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师:这两个词语都是形容花怎样的?

生1:形容花五彩缤纷。

生2:形容花非常漂亮。

师:不错。两个词语都写花,那不是重复了吗?

生1:没有重复,“花团锦簇”是说花簇拥在一起,“姹紫嫣红”是说花的颜色很漂亮。

生2:一个是写花多,一个是写花很好看。

【点评:虽说是赏词,其实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分析力、理解力、辨别力便在这种思维训练中逐渐形成。】

师:理解得真到位!真是好一个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老师也想去欣赏一下这奇丽的景色,有愿意跟我一起去的吗?请闭上你们的眼睛,跟着老师走进花的海洋。

(教师配乐朗读)

师:一路走来,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生1:我看到花真多,遍地都是。

生2:我看到花五颜六色,真漂亮。

师:这样的情景你喜欢吗?可以试着读出你的喜欢。

(指名读)

师:是啊,让我们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的不是一条街,而是每一条街。如果你是一名游客,走过德国的这一条街,抬头向上看,你看到的是——(男生齐读)你走过德国的那一条街,抬头向上看,你看到的是——(女生齐读。读后板书:花的海洋)

(二)品奇特

师:你们平时家里有养花的吗?你们喜欢看花的什么?当你看到有人把花的笑脸都朝向窗外,而把花枝花叶对着自己,你会有什么感觉?

(学生有的说“奇怪”,有的说“吃惊”,有的说“不理解”……)

师:其实,季羡林来到德国,也感到非常吃惊。他吃惊的是什么?

生1:家家户户都养花,可是他们不像我们中国,把花养在屋子里。

生2:他们是把花都种在临街的窗户外面。

生3:他们都让花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师:什么是“脊梁”?指指自己的脊梁在哪儿?如果我是养花人,你们就是花儿,我在家里看见的是怎样的现象?(学生转过身背对着老师)如果我走在街上,看到的是怎样的景象?(学生又转过身来面对着老师)对啊,这真是奇特的现象。(板书:花的脊梁)

师:你能从这一段的那些关键词感受到德国人与众不同的养花方式?

生1:我从“在屋子里的人只能看到花的脊梁”中的“只”字感受到德国人养花的与众不同,这表示他们很无私。

生2:我觉得是“都”。“都”表示家家户户都这样做,而不是一家一户这样做。

师:我把它改了一下,谁来读一读,看看有什么不一样?(去掉句子中的“都”字让学生读)这样改行不行?为什么?

生1:第一个“都”是告诉我们家家户户都在养花,去掉“都”字,就看不出他们都喜欢花。

生2:如果把第二个“都”去掉,就说明他们也不是都把花养在外面,就和中国人一样了。

生3:去掉第三个“都”意思就矛盾了。

师:是啊,“都”字是不能去掉的,去掉了“都”,就表现不出作者的吃惊和不理解了,也不能表达出德国人养花跟我们中国人不一样了。谁能读出这样的吃惊?

(指名读,其中一名学生站起来有点懒洋洋的)

师:如果你能挺直脊梁肯定会读得更好,愿不愿意再试一次?

(学生挺起身子,捧着书本,读得果然好多了)

【点评:“怎样读书”比“书读得怎样”重要得多。教师深知这一点。】

师:然而,当作者满怀吃惊与不解问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时,女房东只是——

生: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

师:“莞尔一笑”是怎样的笑?

生:微笑。

师:如果你形容你爸爸微笑可以用“莞尔一笑”吗?

生1:好像不行。

生2:不行,“莞尔一笑”是形容女性的。

师:不错。从这莞尔一笑中,你体会出了什么?

生:他们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师:自己养花给别人看,还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难怪作者会发出由衷的感叹——

生(齐):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三)悟道理

师:在这奇丽景色、奇特现象的背后是一个有着怎样品质的民族?

生(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师:所以,四五十年后季羡林重游德国时说“美丽并没有改变”。同学们,这美丽仅仅是指那奇丽的景色吗?

(出示句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点评:“悟得道理”是教学的旨归,更是“育人”之所在。】

三、补充故事,感悟道理

师:读着这句话,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个故事。想听吗?

(教师讲故事:在地狱生活着一群人,他们吃饭的时候,用的都是长长的勺子……讲到这儿,忽然有一名学生喊道:“这个故事我知道的。”)

师:哦?那你帮老师接着往下讲好吗?

(学生站起来把故事讲完)

师:讲得真好,谢谢你!不过,以后遇到这种情况,要忍住,不要轻易把别人的讲话打断,因为这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点评:这个评价很到位,欲抑先扬。同时,也是寓“育”于评。】

师:听完刚才的故事,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1:地狱的人不懂得互助合作。

生2:他们都很自私,所以个个挨饿。

生3:生活得很不快乐。

生4:天堂的人知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所以他们生活得很幸福,很快乐。

师:是的。天堂里的人的做法让你想起了哪句话?

生1: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生2: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师:不错。读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请写一写生活中你所看到或听到的这样现象。

(学生独立写,教师表扬很快进入写作状态的人。写好后交流,结课)

【点评:用故事来领悟文本所表达的情感,学生在对故事的感悟后又反过来强化文本的情感。最后的练笔是这种情感的进一步升华,从而让“文境”和“人境”得到和谐与统一。】

总评

课堂总是“人”与“书”的对立和统一。传统的课堂,可能更多的是对“书”的关注,教什么、学什么,或者怎么教、怎么学。这是一种偏向。作为对象的“人”是客观存在,焉有不睬之理?更何况,“人”是明显要比“书”重要的。如果“人”没了或者坏了,“书”还有什么用?正可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执教者深知这一点。所以,她的课在对“书”的把玩中时时,不忘对“人”的关照。认真的、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是这节课的一条“线”,贯穿始终却又闪耀其中——教师自己的“做”和对学生的“评”,都始终没有忘记这一点。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也是这节课的一个着力点。在词中、在句中、在篇章的把玩中都能自觉地让学生进到思维的殿堂中——所析、所辨、所感、所悟。当然,结合文本的情感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更是这节课着力要做的事。通过读、思、悟、写,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旨意逐渐地落实下去。王崧舟老师说,课堂的境界应该“人中有课,课中有人”,应该“人课合一”。让我们高兴的是,胡老师的这节课正朝着这个境界行进着。相信,在“核心素养”的观照下,胡老师还会走得更远。

(责编 韦 雄)

G623.2

A

1007-9068(2016)25-005

猜你喜欢

我为人人脊梁养花
党是民族的脊梁
脊梁
我们的脊梁
油站红哥张志祥
我爱养花
养花
乐在百日养花中
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