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育研究

2016-03-03杨银平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17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生活化家庭

杨银平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营城第一中心学校 吉林长春 130000)

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育研究

杨银平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营城第一中心学校 吉林长春 130000)

小学教育是学生的教育阶段初期,在此阶段给学生实行思想品德生活化的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走向社会化,有利于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它是将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相互融合,以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化,从而达到知行合一。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实行“生活化”是教师现在需要研究的问题和方向。

小学教育 思想品德 生活化教育

引言

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是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活动根植与生活,将教学与生活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在生活的背景、事件、经历和问题中进行自主探究、自主构建,促使学生在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的探究活动中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小学教育阶段经历了学生心理变化的几个时期,而三四年级是小学教育的一个关键转折期,因此这一阶段的教学也有其特殊性。

一、学生心理特点

学生在小学的三、四年级阶段,学生心理状态有了一个较为明显的转折,这一时期的学生有了小小的叛逆,这是因为学生的自主意识开始逐渐增强,思维形式开始了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开始认识“自己”[1]。这一时期学生虽然有些不受控制,但是他们的专注力与独立思维能力都在逐渐增强与提高。正是培养综合素质,增强各项能力,引导正确价值观、价值取向的黄金时期。因此在这一阶段的教学工作就显的更加重要,而新课标对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恰恰是符合着学生心理需求的,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创造性、社会性与生活性[2]。

二、教学到人要体现生活化

伟大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来源于学生对学习材料具有兴趣。由此课件,教师在导学环节中使用有趣的方法与内容更容易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及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的浓厚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注意力的集中[3]。比如在讲授思品教材中温暖的家一课时,就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家庭照片带来,详细的讲以下照片背后的或快乐或温馨或感动的故事,学生在讲述自己家庭生活中的小故事时情绪就会被带动起来。引导学生通过一些生活小事了解父母对孩子寄予的希望,感受家人对学生的爱,从而让学生明白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家庭亲情的同时学会恰当是表达对父母长辈的关心、感激,并且与家庭成员相互尊重,相互沟通,增强其家庭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要体现生活化

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教学,教师应该将教学重点与小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找到“情”通向“理”的路径。与此同时结合情与理有效促进小学生“知”与“行”的统一发展达到知行合一。这也就需要教师将教材中的道德教育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及时准确的将现代化社会中的信息转换成思品教学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传递给学生。如讲授《居家生活讲节约》,通过对这一部分的学习对于生活中资源的开发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从而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之后呢布置一些课外小任务找一些勤俭节约的小故事,或是听老人讲一讲在条件艰苦的年代是如何养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最后教师可以再结合社会热门现象或是一些反面教材,帮助学生认识到浪费其实是对环境的破坏、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四、加强实践活动

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设计时,不要拘泥于固有的教学模式,要勇于创新,将课堂搬离教室,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更加有助于学生增强对课堂内容的深刻感受,并从中理解体会思想品德教育的深刻含义[4]。在学习《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时,就可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去看一看环卫工人,交通警察等职业,尝试一下他们的工作是怎么样的。环卫工人的工作又脏又累,但是那些叔叔阿姨任劳任怨,而且总是有人乱扔垃圾,环卫工人好像总也清理不完。警察叔叔,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他们不管是日晒还是雨淋,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都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就是过年一家团员时都不能与家人团聚。学生都可以从时间活动中深切体会到这些感受,从而对各个职业的工作人员都应该要敬重他们。尊重劳动者的劳动成果。

五、家校合作,形成一体化教育

宋庆龄说过“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为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确实家庭。”由此可见,进行生活化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参与和支持。小学生的生活就是由家庭与学校组成的,家庭生活占有了很大的时光,因此父母应该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学生的重要影响,努力与学校相互配合[5]。在学生遇到困惑和需要帮助时,及时给予学生关怀与帮助,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与学校教育目标始终保持一致,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形成家校合作的一体化教育,更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结语

总而言之,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生活是学生认知的源泉,是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土壤。新课改要求小学思品教学要回归生活,就是要将课程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因此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育技术要将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进行有机结合,给学生以真实的感受,促进其健康成长,成为社会有用的人。

[1]韦佳诚,马梁红.广西柳州市鱼峰小学3-4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2008,(8):20-21.

[2]刘武栋.把握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体育课堂效率[J].新课程·小学,2013,(7):40-40.

[3]潘呈利.浅谈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J].新课程·中旬,2016,(10):57.

[4]罗梅.小议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的教学方式[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31):9-9.

[5]高用勤.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践行素质教育理念[J].亚太教育,2015,(22):31-31.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生活化家庭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选择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家庭“煮”夫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恋练有词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