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钳工实训应遵循的“八大”原则

2016-03-03杨少华

关键词:钳工规范化课题

杨少华

(江苏盐城技师学院 机械工程系 224002)

浅谈钳工实训应遵循的“八大”原则

杨少华

(江苏盐城技师学院 机械工程系 224002)

在技工院校,机械类专业的学生都要进行钳工实训。但在目前的教学活动中,钳工实训仍缺乏一个教学原则。因此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钳工实训应遵守的一些原则。

钳工专业 实习训练 原则

钳工是使用钳工工具或设备,按技术要求对工件进行加工、修整、装配的工种,具有灵活性强、工作范围广、技艺性强的特点。不管现在还是将来,钳工在机械领域很重要。在技工院校,不仅机械专业要进行钳工实训,其它专业如电气专业、汽车专业、数控专业等都要进行钳工基本功训练。但在目前的教学活动中,钳工实训仍缺乏一个教学原则,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浅谈钳工实习训练应遵循的八大原则。[1]

一、实训课堂的科学性原则

实训课堂的科学性原则包含两层:一是钳工专业的实习计划制定要体现科学性。不同专业的钳工训练时要体现针对性、科学性,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整个钳工训练系统中要按照教学大纲制定系统化、科学化的教学计划,不能因为学生人数,班级数的增加就把钳工核心技能训练计划课时减少,只仅仅进行钳工基本功训练的实习,这样容易造成学生的技能水平的下降。[2]

二是实习课堂要体现科学化。实习课堂化教学的四个环节是:组织教学、入门指导、巡回指导、结束指导。这四个环节实习指导教师在授课时都能遵循,但授课的内容却很难统一,对同一课题,在入门指导中应讲什么,示范什么,如何示范,常因实习教师的不同而不同。为此必须规范课堂实习教学内容。要组织教师,通过反复讲解、操作、讨论,将每一课题的授课模式、内容统一起来,得出一套具有较高科学性的、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保证不同的实习教师在讲授同一课题时,都能按同一模式授课,杜绝授课的随意性,最终才能保证实习教学的质量。[3]

二、实训课题的趣味性原则

钳工实训初始阶段单调乏味的,整天用锉锯錾跟冰冷的铁块打交道,久必生厌。学生实习无兴趣,就会直接影响实训效果。在钳工实习中锤击练习是錾削实习中的必要环节,实习指导教师就要在学生锤击练习中变换训练方式,比如在老师示范指导后让几个反应较快的学生做“模仿示范”,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动作要领;在训练一段时间后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在同一速度的前提下分别进行“锤击姿势规范化对抗赛”,让学生在互相攀比的情景下激发他们的训练兴趣。[4]

三、实训内容的渐进性原则

渐进性主要是讲实寻课题的安排本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循序渐进地掌握操作技能。每一学期应完成哪些课题,讲授内容、顺序如何,应合理安排,精心设计。要按部就班,不能超前,不能跳跃,尤其要重点加强基本功技能的训练,要等熟练掌握了基本操作要领之后,再进行配合、修配等综合性训练,初级工考核过关后才能进行中级工内容的训练。作为配套措施,学院每个阶段应严格执行“过程性考核制度”,对学生实行实习内容的渐进性管理,既调动学生“闯关”的积极性,又消除学生由于不了解自己实际水平而盲目练习、囫囵吞枣、提高不快、事倍功半的弊端。实习教师对每个课题的训练内容也要按照学生学习时的认识规律和操作技能形成规律,科学地组织教学。把每个课题的主要操作要领和基本技能进行分解和综合,确定训练时间、顺序、目标、方法,做到统一化、标准化、规范化,按照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科学指导和训练。

四、实训动作的规范性原则

规范化操作是保证产品质量,提高操作水平的重要前提,也是在组织钳工实习训练中应该强调的要点。先有老师的示范动作规范化才有学生动作姿势的规范化。教师示范是实习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示范动作的规范化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学生动作姿势的规范化贯穿学生动作形成的整个过程,从开始学动作老师就要手把手的对每个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指导,看其操作动作是否规范,操作方法是否科学,操作程序是否合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只有在动作规范、方法科学、程序合理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动作技能的形成。作为实习指导教师,在学生操作训练时必须及时进行巡回指导、点拨。每到一个工位,教师要细致观察学生操作动作有无不当之处,操作步骤与方法有无不当之处。

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只有制订了标准,统一要求,才能保证训练的有序进行,才能达到预期的实训目标。在钳工实习前期,基本技能的速度、动作、姿势等训练很难制订统一尺度。如果教师就此睁一只眼闭一眼,很难使实习走向规范化,很难提高学生进步的速度。为此,教师必须依据有关实习教材和实习大纲根据不同班级的学生特点制订出统一的、科学的分课题实习训练要求,在训练中逐条对照,及时实施。例如在锯削训练中安排“锯缝的直线度”分课题进行针对性训练,在每个同学都达到统一的直线度要求再进行下个课题的训练。切忌向学生下达标准含糊、要求不明的训练课题,力争每一课题都有统一的要求、统一的训练目的,在检查中坚持按标准评分,切忌好坏不分,在学生中造成误导。

五、实训思维的创造性原则

现代企业需要学校为他们培养既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又具备一定的改革创新能力的人才,特别是高级部或技师部学生,在基本功训练阶段结束后,核心技能、专业技能的拓展训练,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是一种打破常规,标新立异,超越传统思维习惯束缚,力求通过问题的表象,从较深层去认识问题本质的高层次思维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教师营造的学习环境密切相关。因此,教师的思维也应具有创造性,并以创造者的身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气氛中学习,对学生的质疑,老师的态度应该是鼓励引导,使学生逐步做到善于提问。对于学生提出的每个问题,要认真善意地对待,绝不能因学生提出没有意义和不好回答的问题而表现出不高兴、不耐烦。教学中,应把学生的质疑、提问作为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教师要不断提高质疑、提问的质量,认真研究学生的思路,善于发现和捕捉好的提问和答案,并及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总之在钳工实习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也是一项细致、反复的工作,这需要钳工专业教师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唯有如此,钳工专业教育才会富有生命力。

[1]卢之章.生产实习教学法[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6.

[2]姜波.钳工工艺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3]谢增明.钳工技能训练[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4]送军民,冯忠伟.钳工基本操作技能训练[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钳工规范化课题
钳工机械操作的质量控制策略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探析钳工锉削面凹凸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对提高钳工教学质量的思考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