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
2016-03-03孔令满李学彩
孔令满 李学彩
(山东省临沂市杨集镇中心小学 山东临沂 276121)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
孔令满 李学彩
(山东省临沂市杨集镇中心小学 山东临沂 276121)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我多年来一直注重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学习同行们先进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小学数学 有效性教学 效果 方法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其有效性有以下几点思考:[1]
一、开展趣味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往往受兴趣的影响,学习兴趣高,对此学科的学习就会主动、积极,学习效率高。反之,会很被动。教师让学习的知识都学了,然而成绩仍然是不好,没有真正学进去。学生之所以没有学习兴趣,是因为数学教学的抽象理论性,与小学生的感性认知发生了冲突。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妨把枯燥的说教变成趣味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无意识中学到知识,积极参与,进而取得较好的课堂效率。[2]
让学生参与知识建构过程,体会参与之乐。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课前自制一个长方体,理解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然后让学生把模型拆开,成为组合图形,让学生动手量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师最后通过比较、分析、归纳,得出长方形的表面积公式。学生通过亲身参与,边动手操作边思考,印象更加深刻,记忆更加牢固。[3]
二、激活知识积淀,促进自主探究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任何学习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和简单地传递、复制书本知识,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认识结构注意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构建当前学习内容。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为了学习新知识,必须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具备先前的知识并不意味一定能学到、学好新的知识。例如在教学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首先让学生回想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计算公式是怎样得到的?思考能否把圆也转化为以前学过的图形而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接着让学生分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最后评价统一,补充完善各组的思维方法。整个活动过程,通过教师激活学生的知识积淀,面对新问题自然而然地利用先前经验进行真实的认识过程,亲自体验到前后经验的对比和变化历程,心灵产生深深地震动,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和收获。因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努力培养学生形成一种依靠已有的知识储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从已学的知识中独立获取新知识,得到新经验,产生新创造。
三、教师要从教材出发做好教学工作
教材是大纲的基本体现,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知识的基本来源,教学中我们要以教材为本,同样,备课的时候也要以教材为本。备好教材需要我们做好以下几方面:首先就是要认真钻研大纲要求,大纲规定了新时期教学的基本知识、基本任务与基本要求,大纲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只要依据。大纲就是我们教学的目的,而一切的教学过程都要以教学目的为最终的归宿,所以,认真学习好大纲的要求,对于整个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其次就是要系统的分析教材,我们知道,数学是一个连贯性很强的学科,几乎所有的知识都能联系在一起,所以,要做好数学备课,教师就要系统的、全面的分析教材,总结出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做好教学之间的衔接,以便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加以利用,方便学生的识记与理解,增强教学的连贯性。
四、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经历应用过程
现代教学论主张:学生学习数学,是让学生动手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动手操作就是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探索、猜测和发现的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探求新知识的活动中去,最终达到学会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在身边寻找数学,在对一个个数学信息的处理中,使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从而爱上数学、爱学数学。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不仅是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有利于学生逐步获得数学的思考方法,形成初步的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五、设计“趣味性”练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每一个学生从上课第一分钟到最后一分钟都能集中注意力,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又怎么向四十分钟要效率呢?要解决这一矛盾,提高课堂效率,就有必要设计一些“趣味性”练习。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玩。设计练习时要考虑到儿童的心理特点,从新的练习形式、题型出发,避免呆板、单调重复的练习模式,保持练习的形式新颖,生动有趣。也可以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练习,避免了机械重复练习所引起的注意力分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变“要我练”为“我要练”,更增添了练习的乐趣。学生在这样一个“趣味性”的氛围下做题,学习兴趣高,解题速度快,巩固性也强。
结语
小学数学处于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所以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传递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学生各种思维意识、学习能力综合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其重要性更要值得我重视。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为学生负责,在日常的教学过中多进行学习、总结,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途径或学习氛围,以便为学生的健康发展,为素质教育教学目的的早日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1]杨春云.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的研究[J].才智,2015(15).
[2]范菊香.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做法[J].数学大世界旬刊,2016(9).
[3]陈小花.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做法[J].青年时代,2016(7):247-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