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课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设计理念
2016-03-03陈国春
陈国春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老山头乡中心学校 黑龙江大庆 165321)
浅谈微课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设计理念
陈国春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老山头乡中心学校 黑龙江大庆 165321)
近年来为积极回应国家对青少年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要求和教育部提出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大量基础教育工作者对微课的研究热情、认识深度与日俱增。微课(microlecture)源自上世纪90年代荷兰Le Roy A.Mc Gre W教授实践的60秒课程,以其“微主题”、“微时间”、“微情景”、“交互快”等诸多特点,迅速在我国2010年后逐渐兴起。因小学生生理与心理发育阶段性特点,小学语文教学逐渐成为适用微课教学探索的一个热点领域。针对义务教育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的微课实践,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理清思路,才能不忘初心,规避模式化、僵硬化的套路性教学思维。[1]
一、微课设计基本原则——交互性
微课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微”、趣味性、关联性特点等等。但是由于语文学科的母语性,交互性原则是微课在小学语文识字类教学中最突出、最基本的原则。不同于小学数学微课,小学识字类微课可以融入更多的图片和动画,更多直观的信息来刺激学生的感官,引导学生联系更多的实际生活事物,将生字不“生”,激发学生积极回应知识点。[2]
二、微课设计基本策略——兴趣
激发小学生对识字的兴趣,是汉语言基础教育的核心,是提升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开始,是一切后续学科学习的基础。利用微课的交互性特点,使学生对每个生字、生词产生兴趣是微课设计的最基本的策略。[3]
1.创设情境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主要针对的是小学一、二年级阶段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孩子们还完全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只有到达四、五年级时才会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也自然进入小学语文的习作训练时期,所以针对识字教学,我们的微课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形象化的情景创设的设计来巩固识字效果。例如,在学习寒流、北风、雪花、腊梅、苍松等词串时,首先要引入动画和音频效果,将塞北冷冽的寒风配合雪花呈现给孩子们。对于东北的孩子们来说,这是在熟悉不过的场景了,先有了一个主观情境的渲染,教师可以将寒流、北风、雪花的知识点引出来。接下来,动画展示鲜艳的梅花,苍翠的松柏,这对孩子来说比较陌生,特别是梅花,教师可以告诉孩子们:不是所有的树木在冬天都会掉光叶子,只剩下光光的树干,腊梅和苍松都可以抵御我们东北寒冷的天气的,将腊梅和苍松等词串引出来。创设情境合理的微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单调、枯燥的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识字微课设计中一定要加以重视。
2.微课体系
究其本质,微课只是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信息化辅助手段,目的是激发学生积极性和灵感,让孩子产生交互式的学习动机。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们在生活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生字生词,而我们的微课课件一般只会将大纲中要求的相关字词展示出来,这就产生了课内外知识内容的不配套或不对称。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会使教师会面对全班几十位同学的提问,例如:冬天的寒风中我还看到了小鸟、小狗,但样子都不一样,老师,他们有什么区别?这就要求教师使用的微课课件不能只是一个,而应该是具有启发性的一整套相关微课体系。这些微课不需要在课堂上展示,只需要挂到班级的微信群中,以启发的形式留给孩子们作为作业,回去看第N个微课,让孩子们去填空,在家长的帮助下去自主学习,然后第二天来到学校,利用早自习、下午自习的实践展开一个小讨论,教师做总结。这也是翻转课堂的一类形式,可以去尝试一下。[4]
三、微课效果评价——过程为主
在过去的应试教育模式下,考试成绩是评价一个教学方法优劣的唯一标准,但是近年来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改革,过程性评价已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升学压力相对较小,以打基础,促兴趣、养习惯为主要目的的驱动下,微课的教学效果也相应以过程性评价为主。[5]
总体看,微课效果的过程性评价是以学生是否想学,是否爱学,是否能借助工具书来查阅生字生词等无法用一纸试卷的平均分数来评价的深层次效果。这种评价模式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课堂提问的方式来寻求结论,最终目的是掌握每一名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将学生的识字效果做群落分析,是否形成正态分布,如果出现异常分布情况,及时回归教材知识点和微课设计策略,并分析问题出处。如果分布状态正常,教师可以针对两端的少数群体制作有针对性的微课内容,并发布到班级微信平台,使识字效果突出的同学能更上一层,使识字效果不明显的同学能追赶上中间的同学群体。
结语
微课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应用看似比较简单,只是一个5-10分钟的课件展示,但是想让小学生对一个简单的识字知识点内化于心,只能是一系列有交互性,可以激发小学生兴趣的微课体系才能做到的。为适应小学生天马行空的想法,教师需要利用课后大量时间制作微课课件,考虑的内容也更加多样化,任务量繁重,但是最后的效果我们需要及时评价,认真总结,不能只埋头工作,而忘记初心。
[1]何克抗 等.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1-85.
[2]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72-177.
[3]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10.
[4]李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效率的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13.
[5]张璨.微课在小学语文识字中的应用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