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何有效整合之我见
2016-03-03陈小东
陈小东
(景宁畲族自治县教育局 浙江丽水 323500)
少先队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何有效整合之我见
陈小东
(景宁畲族自治县教育局 浙江丽水 323500)
少先队体验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融合,既能有效地促进少先队活动的实施,又能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效果,更有利于促进队员全面发展。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等三方面开展少先队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
少先队活动 综合实践课程 整合
教育家皮亚杰说过:“儿童的认识全来源于活动。”活动是少年儿童学习的初始。只有在活动中观察,在活动中认知,在活动中感悟,才能提高学习者的道德素养。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组织引导少先队员在实践与活动中体验、成长的教育活动,是充分发挥少先队员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把少先队教育目的内化为少年儿童的自身品质的过程,帮助队员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1]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做中学,学中做”理论,实践能力不是通过书本知识的传递来获得发展,而是通过学生自主地运用多样的活动方式和方法,尝试性地解决问题来获得发展的。从这个意义上看,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就是学生围绕实际行动的活动任务进行方法实践的过程,是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基本“学力”的内驱。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解决问题,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的整合,借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一阵地来有效地开展好少先队主题教育,把少先队教育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有机地整合起来,合二为一、融会贯通,给队员创造锻炼意志品质的舞台和增长才干的天地,进一步优化少先队活动,深化综合实践活动。[2]
一、巧“借”资源,整合教育目标
少先队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两者同属活动课程体系,都是强调以人为本、培养道德品质、提高综合素质的共同目标,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创新,在创新中成长。我们把综合实践活动与少先队活动一致的,或比较接近的目标整合成一个共同的目标。再把它们各具特点的小目标整合到便于操作的目标体系。在实现教育目标的同时,就能带动完成整合的教育小目标,取得最大的活动容量,最佳的教学效果。在整合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根据学校及所在地方的特点,充分开发与利用学校、社区和地方的课程资源,拓展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空间。譬如,学校开展“身边的电池”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充分开发与利用社区和地方的课程资源的主题活动。为此,我们学校可组建“电池环保中队”,组织学生进行专题探究,开展“给废电池安个家”“电池知识知多少”等系列探究性活动。“电池环保中队”的学生自愿组成了研究小组、实验小组、调查小组、采访小组、收集小组等五个小组开展探究活动。这些小组的探究活动,体现了少先队综合实践活动目标的综合化,激起了学生探索的热情。学校阅览室、电脑房、图书馆等就成了他们调查、研究的天地。活动既让孩子们带着问题走进社会,开展研究,在研究中学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明确回收利用废旧电池的意义,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参与活动的过程,提高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巧“抓”节日,整合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整合是少先队活动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实质性的整合。少先队活动涉及科技、自然、社会等主题,与综合实践活动涉及的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基本一致。少先队体验活动在我县开展了很多年,辅导员(教师)对少先队活动驾轻就熟,更为亲切,形成了较为成熟、全面的活动内容体系。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对促进学生主动将所受教育、所学知识、技能不断内化,践行能力不断提高,良好习惯不断形成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合力。
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承中华美德的重要载体。整合、融合传统节日,广泛深入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为队员创造一个张扬个性、发展能力的舞台,传承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增强队员的传统文化意识和民族自豪感。①端午节。开展“端午为媒,感受祖国传统文化魅力”的主题活动,让学生收集有关“端节午”的信息和知识,寻找有关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及其作品介绍,寻找端午节的起源故事,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析《离骚》忆屈原,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感受屈原文化精髓的所在、爱国情怀的伟大;播放赛龙船庆端午的录像,感受端午节的高潮,在看划龙船之余,体会团体同心的重要性。②中秋节。开展“话中秋,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活动。搜集与中秋节相关知识,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与含义;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诗歌、书籍,讲一讲这些故事、读一读这些诗歌、看一看这些书籍,从中解读传统节日在生活中的韵味;体会中秋节的含义,了解中秋节吃月饼的变迁等习俗,制作一个中秋花灯,“月到中秋分外明”电脑绘画,举行汇报和展示,让少先队员明白中秋节的具体内涵所在,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刻感受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魅力。③清明节。开展“缅忠魂,承先志,书幸福”活动,围绕清明节的习俗特征,结合各年级特点开展一系列主题明确、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孩子深刻体会清明节的重要意义,明白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热爱红领巾,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珍惜美好幸福的生活。[3]
三、巧“设”体验,整合教育方式
活动体验教育方式是少先队活动与课程改革的最佳结合点之一。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队员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进家庭,走向自然已成为新课改的现实要求。少先队活动体验方式,灵活地运用、整合到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凡能适合活动进行的教育,都通过活动进行,让他们在活动中全身心地去体验,因为只有体验的教育才是触及心灵的教育,最有效的教育。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开放课堂,让学生走近社会,走进自然。放手让他们在社会、自然的大课堂中自主选择,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实践创新。这样,学生在大量活动体验式的教育中,不断地感悟,不断地迁移、内化和强化,综合素质得到不断地发展。《“红领巾和谐过大年”——探究年俗》是学校少先队经常安排组织的一个活动,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个主题。“红领巾和谐过大年”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适合学生的研究水平,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其一,对象开放。“红领巾和谐过大年”的活动人员不仅仅是学生、教师,也可以是家长、校外辅导员等一切热心者,活动地点也不只是在学校、家庭,还可以到野外、邻居、社区。活动参与人员平等互爱,情感共振,促进了学生、教师、家长以及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契合,形成了一种最富生命活力、最具创造空间的合力。其二,内容开放。“红领巾和谐过大年”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①新春“红领巾爱心送温暖”活动,以“雏鹰假日小队”为依托,少先队员深入社区的困难家庭、敬老院等通过义务打扫卫生、小小志愿者服务等多种形式开展。②关爱送给“最可爱的人”活动,少先队员代表年初一到社区警务室开展慰问活动,将自己亲手书写、精心制作好的新春贺卡送到叔叔、阿姨们的手中,表达心中对警察叔叔的无限崇敬和感恩之情。③感受“年味”活动:写春联、贴春联、读春联活动,“我是小能手”“我是小主人”体验活动;勤俭节约,合理使用压岁钱活动。④欢乐探究看“年俗”活动:压岁钱的由来,拜年压岁祭祖走亲戚,吃年糕或饺子——团圆和谐,贴春联、窗花、年画和贴“福”字等包罗万象,丰富多彩。⑤“上绿色健康网、做阳光青少年”和“读书、知爱、明理”书香假期活动,给孩子们营造了文明健康的生活空间等等。其三,组织形式开放。“红领巾和谐过大年”活动可邀请学科老师共同设计适合本年级学生身心发展、喜闻乐见的活动内容,切实将孩子们在课堂上学习的技能技巧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孩子能够深入家庭生活,感受亲情,节约资源,关注自然,引导队员们探询、感受和传承民族文化。如语文老师参与了“品读春联”主题活动。在开题课上,教师先组织学生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思考每个具体问题用什么方式来展开,并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对所确定的活动方式逐个进行评价、修改和完善。其四,成果展示开放。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能从充分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相信每一个学生,给他们充分参与和展示自我的机会,引导学生有组织、有计划的去完成,注重了学生兴趣的激发与能力的培养。开学后开展的专题展览,展示着少先队员在传统春节的真切体验:有实物展示、操作表演,也有书面材料,如体验日记、问卷调查表、活动小报等,还有活动照片、录音、录像资料等,使活动成果的展示形式全方位、多样化。
综上所述,只有真正做到了实践加活动,让学生走出去,亲身体会,亲自动手,亲自动脑,才能逐步使学生形成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萌发创新意识,让课程落在实处。开展少先队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的优化整合的研究,以少先队的独特方式,将少先队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融合,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促进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学生健康心理品质,转化为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效果,使少先队活动在新课程改革中“亮”起来、“活”起来。[4]
[1]郭元祥、伍香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J].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2]钱新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开题三要素》[J].《教学与管理》,2013(6).
[3]高洪:《面对专家听讲座》,新华出版社,2014(1).
[4]柴纯青:《课程整合:让素养落地》[J].《中小学教育管理》,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