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级听障学生亲子阅读现状调查及引导方法
2016-03-03朱苏娜
● 朱苏娜
中年级听障学生亲子阅读现状调查及引导方法
●朱苏娜
摘要:在听障学生家庭开展亲子阅读,是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的有效手段。对无锡市特殊教育学校中年级听障学生亲子阅读调查分析表明,目前大部分听障学生未享受亲子阅读,需传播亲子阅读理念、普及亲子阅读方法,利用多样的方式呈现亲子阅读成果。
关键词:中年级听障学生;亲子阅读;现状;引导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所有那些有教养、品行端正、值得信赖的年轻人,他们大多出自对书籍有着热忱的爱心的家庭。”亲子阅读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中年级聋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如能得到家长更多的关注和引导,就能将好的阅读习惯贯穿于生活,并从中受益。目前,我校的中年级聋生亲子阅读状况如何?学校该如何引导家长关注亲子阅读呢?为此,我们进行了以“中年级聋生亲子阅读”为主题的问卷调查。
一、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调查共选取了学校四至六年级的听障学生共29名。其中,男生15名,女生14名;寄宿学生11名,非寄宿学生18名。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自编问卷测试和个别访谈两种方法。自编问卷共设计了13个问题,包含家庭阅读的环境、家长自身对待亲子阅读的认识以及现有的做法等内容。为确保问卷的可操作性,问卷以选择题为主。为确保调查的准确性,此次调查分为学生问卷和家长问卷两部分。
学生问卷由各班语文教师负责统一讲解,答卷过程中,对学生不能理解的题目进行详细阐述,以求最真实的反馈。家长问卷发放前,也由各班级语文教师负责将本次调查的意义和目的告之学生家长,并逐个电话通知家长到校进行答卷。对不识字的家长,还采用了一对一辅助的方式,由语文教师进行现场提问与记录。经统计汇总,两次问卷结果基本一致。
二、中年级听障学生亲子阅读现状透析
(一)对亲子阅读理念的调查
这部分调查由“什么是亲子阅读和课外阅读对听障孩子的影响”两部分组成。从调查结果看,有65.5%的家长表示对“亲子阅读”完全不了解;其余家长表示虽然听说,但并不了解具体该怎么做。虽然对亲子阅读不甚了解,但有72.4%的家长非常希望孩子能多读课外书,拓宽知识面,提高理解和交流能力。
(二)对亲子阅读环境的调查
该部分调查包括对家庭阅读设施和阅读氛围的调查。家庭阅读设施包括:是否有书柜、是否有藏书;阅读氛围调查包括:家庭成员是否有阅读的习惯。
调查结果显示:58.6%的家庭没有购买书柜,29户家庭的平均藏书约20本;55.1%的家长在家有看书或读报的习惯。
(三)对亲子阅读现有做法的调查
这部分调查,主要包含了“家长每天陪伴孩子阅读的时间、家长如何与孩子进行阅读交流、家长怎样为孩子选择书籍”三项内容。
调查结果显示,有13.8%的家长经常陪伴孩子读书、62.1%的家长偶尔陪孩子读书、24.1%的家长从不陪孩子读书。在阅读时间方面,27.5%的家长每天花半小时以上和孩子一起读书,44.8%的家长所花的时间为半小时以下,另有27.5%的家长没时间陪孩子阅读。在“如何与孩子进行阅读”调查中,51.7%的家长会让孩子自己读,自己只在旁边督促;27.5%的家长表示,陪孩子读书需要花时间与精力,比较辛苦,但还是会坚持陪孩子,并给孩子讲解书中的内容;27.5%的家长感觉与孩子一起阅读,探讨书中的问题,是一件让人快乐的事情。家长为孩子购买书籍时,更侧重于选择作业辅导类书本,科学类、历史类、名著类书籍相对较少。
三、中年级听障学生亲子阅读引导方法
(一)重视亲子阅读理念的传播
调查结果告诉我们,只有很少一部分听障学生家长听说过“亲子阅读”这个词汇,绝大部分家长从未进行过亲子阅读。分析现状,主要由两方面因素造成:一方面是由于听障生家长的整体文化层次较低,导致他们对阅读文化的不甚了解;另一方面是由于听障学生家长对孩子低期待,许多听障学生的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有听力残疾,没有语言基础,于是他们只重视对孩子学科知识的灌输而忽略阅读兴趣的培养、亲子关系的构建。对于这些家长而言,了解“亲子阅读”的意义,是鼓励他们开展亲子阅读活动的第一步。学科教师必须承担起对亲子阅读理念的传播重任,通过召开家长会议,与家长共同探讨亲子阅读的必要性;通过分享成功案例,让家长直观感受亲子阅读的魅力,从而告诉家长什么是亲子阅读、为什么要开展亲子阅读,最终引起家长的重视,得到家长的支持。
(二)重视亲子阅读环境的营造
环境对于孩子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调查显示,听障学生家庭阅读环境不容乐观。没有书柜、没有藏书、没有阅读氛围是主要问题。我们要给家长推荐好书,鼓励家长加入到阅读队伍中来,还要动员有实力的家长为孩子购买书桌、书柜、书籍。对于经济困难的家庭,要动员学校教师、社会爱心人士与其结对,帮助他们营造温馨的阅读环境,让家成为阅读的港湾,让听障孩子拥有属于自己的阅读小天地。
(三)重视亲子阅读过程的指导
从调查中我们也了解到,大部分听障学生家长意识到了课外阅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但因缺少具体方法的指导而无从下手,久而久之便错过了最佳的习惯养成期。学科教师可以分以下几个步骤开展亲子阅读指导。
第一步:教会家长选择适合听障学生的书籍。开展亲子阅读,读什么很重要。首先要考虑思想健康,有教育意义;其次是要语言文字可以让孩子接受;然后是内容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家长对学科知识类书籍的选择远远多于其他书籍。而事实上,历史、科学、人文类书籍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更为重要。中年级的听障学生,经历了三四年的语文学习,已经拥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对书籍的选择也有了自己的偏好,而这一年龄段的听障学生也开始对社会、自然、科学等领域有了探索欲望,因此,我们要引导家长尊重孩子的选择意愿,当家长不会选择时,教师可以介入,通过“推荐书目”,指导家长与孩子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材料。
第二步:教会家长选择合适的亲子阅读时间。亲子阅读需要空间,也需要时间。但当今快节奏的生活,让人很难静下心来享受阅读的快乐。而阅读需要定力,静下心来认真仔细地阅读才能有所收获。在关于阅读时间的调查中,我们看到能够陪伴孩子达到半小时以上的家长只占了三分之一。对于非寄宿学生,我们要教会家长选择晚上固定的时间陪伴孩子阅读,比如睡觉前、晚饭后等等,让亲子阅读变成每天的必修课。对于寄宿学生家长,更要让他们珍惜孩子周末回家的机会,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在亲子阅读中增进与孩子之间的交流。
第三步:教会家长选择科学的亲子阅读方法。中年级听障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思维习惯也正慢慢形成。这个阶段的亲子阅读,应侧重于对阅读材料的分析、感悟。听障学生阅读能力存在差异。因此,家长在亲子阅读指导中要根据孩子的现实能力,采用不同的方法。
(三)重视亲子阅读成果的展示
在听障学生中开展亲子阅读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在此期间难免会出现懈怠情绪。为了保持家长孩子的热情,必要的激励手段也不可或缺。我们可以定期组织“妈妈给我讲故事——亲子故事会”“我家的书柜摄影展”“好书推荐”“美文摘抄”“亲子阅读感悟”等活动,评选出“最会讲故事的爸爸/妈妈”“最佳亲子阅读组合”“最佳推荐书目”等奖项,以此展示亲子阅读成果,丰富亲子阅读的形式,提高听障学生家长的参与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762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特殊教育学校,214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