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曹操人生理想的矛盾:仿周公还是效刘邦?

2016-03-03

许昌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周公刘邦曹操

付 开 镜

(许昌学院 魏晋文化研究所,河南 许昌 461000)



曹操人生理想的矛盾:仿周公还是效刘邦?

付 开 镜

(许昌学院 魏晋文化研究所,河南 许昌 461000)

曹操在年轻时便怀有“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远大且矛盾的人生理想。曹操以周公自比,是其理想中“治世之能臣”的体现;曹操以汉高祖刘邦自比,是其理想中“乱世之奸雄”的体现。仿效周公还是仿效刘邦成为曹操人生理想中的一对矛盾体。曹操胸怀如此矛盾的人生理想与其个人天赋、家庭环境和客观形势有关。曹操的人生理想严重影响了他的为政方略,使其不能充分利用人才统一国家,并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

曹操;人生理想;仿效周公;仿效刘邦

人生理想重在实现人生的价值,一般都具有人生的奋斗目标即价值示范和榜样人物,而政治思想重在思考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方法措施与目标。两者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又密切相关。这是因为,在古代中国人生理想常常需要通过政治行为来实现。就曹操而言,其政治行为是他实现其人生理想的重要方式,而其政治行为又是其政治思想的重要体现。司马光在《资治通鉴·汉纪》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臣光曰》中指出,曹操之志就在于“废汉而自立”[1]2174,但惧怕名誉受损而不敢称帝。这是对曹操人生理想存在着矛盾性的专家式论述,为当代一些学者所认可。如田余庆在《关于曹操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认为,曹操具有叛逆的政治理想,但“摆脱不掉名教的束缚”[2]40。张作耀在《曹操评传》一书中认为,曹操未篡汉称帝之因是受到报汉之心的影响[3]308。不过,学术界在长期关注曹操政治思想研究的课题时*相关研究成果可参见吕思勉:《三国史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第115-125页;刘志伟:《“英雄”与魏晋文化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裴植:《论曹操的理想国模式》,《东岳论从》2009年第5期;寥志斌、寥锦治:《理想主义情结对曹操的影响》,《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9期;孙明君:《社会史思想领域曹操研究综述》,《阴山学刊》1996年第3期;郭淑媛:《20世纪曹操形象诠释综述》,《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王路:《20世纪曹操研究与评价的转变》,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学位论文;章紫璇、吴怀东:《曹操研究的最新进展与反思》,《黄山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包括上述学者都很少对曹操人生理想矛盾性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故此,笔者特撰写此文,希望能够加深对一代英雄曹操的研究,并期待方家指教。

一、曹操人生理想的定位:仿效周公与仿效刘邦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4]32-33

这是建安十五年(210年)曹操发布《己亥令》中的重要内容。在此令中曹操陈说他年轻时的人生理想是争取为汉朝建立功业,或做郡守,或成为征西将军,却未料到后来做了丞相。曹操用政府的名义宣传自己的理想,是在向世人表明,他早年的人生目标与同时代多数人的目标没有两样,不过尔尔。有学者因此认为曹操的人生理想,经历了由郡守到征西将军再到治国平天下贤宰三个阶段[5]。

但通过考察曹操的事迹,可知曹操早就立下了做周公式人物和做刘邦式人物的雄图大志。曹操《己亥令》中自言其志的话,大可怀疑。当时,社会舆论对曹操极为不利,不少忠于汉室者认为他要改朝换代当皇帝。曹操为堵塞众口,方才写下此令。事实上,曹操的人生理想,并非像他自己所言,而是在早年已立下了雄图大志,没想到会坐在丞相的位置上。曹操所言做郡守、征西将军,只是他实现人生理想的两个台阶而已。曹操曾称:“夫有其志,必成其事。”[4]541那么,曹操早年定下的人生理想是什么呢?我们可从当时以评品人物著称的桥玄对曹操的评语中窥其端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魏书》:“太尉桥玄,世名知人,睹太祖而异之,曰:‘吾见天下名士多矣,未有若君者也。君善自持。吾老矣。愿以妻子为托。’”《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云:“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4]2桥玄看重曹操,把曹操当成安天下的稀有人才,在以妻子为托之时,并为曹操成名出谋划策:“君未有名,可交许子将。”[4]3许子将即许劭,以品评人物而著名,世人得到他的评价,声名即刻远扬。曹操为此找到许劭,追问许劭对自己的评价。《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孙盛《异同杂语》:“尝问许子将,我何人也。许不答,固问之,子将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太祖大笑。”[4]3《后汉书·许劭传》记载与此不同:“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劭鄙其人而不肯对,操乃伺隙胁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操大悦而去。”[6]2234桥玄给予曹操的是期待曹操将来安天下式的夸奖,而许劭给予曹操的是冷眼透视式的评估。两人对曹操评价的共同点在于,都认为曹操才能出众,可建立大功业。不同点在于,许劭看出了如果遭逢乱世,曹操必定生出异志,威胁汉朝的存亡而桥玄却以家人相托。因此,曹操非常感激桥玄的赞扬。建安七年(202年)曹操率军至浚仪,治睢阳渠,“遣使以太牢祀桥玄”[4]23。曹操同时也认可许劭之评,且甚为高兴。可以说,这二人的评语为曹操树立创建帝业的人生理想奠定了思想动力。

除品评人物名家给予曹操极高评价外,当世之人对曹操的评价也极高,李膺之子李瓒盛赞曹操,并依托曹操而免难。《后汉书·李膺传附子李瓒》载:“初,曹操微时,瓒异其才,将没,谓子宣等曰:‘时将乱矣,天下英雄无过曹操。张孟卓与吾善,袁本初汝外亲,虽尔勿依,必归曹氏。’诸子从之,并免于乱世。”[6]2197何颙对曹操的评价也相当了得。《后汉书·何颙传》记:“初,何颙见曹操,叹曰:‘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操以是嘉之。”[6]2218

张可礼著《三曹年谱》,推断何颙评价曹操的时间当在灵帝建宁二年(169年)[7]16,曹操时年15岁。由此可见,曹操在15岁时已受到名士的高评。当然,高评曹操者还有其他人士。《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皇甫谧《逸士传》:

汝南王俊,字子文,少为范滂、许章所识,与南阳岑蛭善。公(曹操)之为布衣,特爱俊;俊亦称公有治世之具。及袁绍与弟术丧母,归葬汝南,俊与公会之,会者三万人。公于外密语俊曰:“天下将乱,为乱魁者必此二人也。欲济天下,为百姓请命,不先诛此二子,乱今作矣。”俊曰:“如卿之言,济天下者,舍卿复谁?”相对而笑。俊为人外静而内明……避地居武陵……年六十四,以寿终于武陵,公闻而哀伤。及平荆州,自临江迎丧,改葬于江陵,表为先贤也。[4]31

曹操表王俊为先贤,重要原因在于王俊把曹操当成了济天下的英雄。当然,曹操对自己的评价也相当了得。建安四年(199年)他对刘备评论天下英雄时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4]875

二、曹操为何具有远大的人生理想?

曹操远大的人生理想与曹操的卓绝才华、所受教育、家庭环境以及社会环境都有密切的关系。

首先,曹操天生具有超逸之才。史称,曹操“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4]1。《三国志集解》卷一引刘昭《幼童传》载,曹操“幼而智勇,年十岁,常浴于憔水,有蛟逼之,自水奋击,蛟乃潜退”[8]4。除了自小勇猛之外,曹操的行为异于常人且机智过人。《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曹瞒传》:

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其叔父数言之于嵩。太祖患之,后逢叔父于路,乃阳败面喎口;叔父怪而问其故,太祖曰:“卒中恶风。”叔父以告嵩。嵩惊愕,呼太祖,太祖口貌如故。嵩问曰:“叔父言汝中风,已差乎?”太祖曰:“初不中风,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乃疑焉。自后叔父有所告,嵩终不复信,太祖于是益得肆意矣。[4]2

其次,曹操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曹操出身于高官之家,15岁之前在家乡接受教育,后到洛阳太学中学习。曹操“在洛阳太学之年应为15岁至19岁之年”[9]。曹操以15岁之年入太学,并在太学为窦武、陈蕃翻案,对于朝野党人来说,无疑是一大震动。桥玄、何颙等人盛赞曹操,其因就在于此。在汉朝“独尊儒术”政策的指引下,曹操接受的是儒家的教育,因此儒家的功业观对曹操影响甚深。作为官宦子弟,立功是曹操的首要选择。

再次,曹操热衷读书。史称曹操“博览群书,特好兵法,抄集诸家兵法,名曰《接要》,又注《孙武》十三篇,皆传于世”[4]3。“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4]54。曹操在读书过程中深刻地认识到智力在创业中的作用:

初,绍与公共起兵,绍问公曰:“若事不辑,则方面何所可据?”公曰:“足下意以为何如?”绍曰:“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公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4]26

又次,曹操的家庭出身也决定了他有机会成为国家的重要人物。曹操尽管出身阉宦之家,但毕竟属于权贵之家。其祖曹腾曾为中常侍、大长秋,其父曹嵩曾官至太尉。如此之家庭环境,遂使年少的曹操便与官场结缘,耳闻目染,很容易产生长大为官的人生理想。

最后,天下大乱的时代背景也为曹操提供了树立远大人生理想的机运,且受到当时社会擅长鉴别人才者的称赞,从而增强了他建功立业的信心。曹操自己也“素以创业自任”[10]7。

三、曹操人生理想的分步实现

年轻时的曹操沿着他为自己制定的人生理想之路一步步向前走去。熹平三年(174年)曹操20岁,举孝廉为郞,除洛阳北部尉。这是曹操从政之始。这一时期的举孝廉,民意成分已非常少了,故而可以知道曹操的出身决定了他起家的顺利。熹平六年(177年)曹操迁顿丘令,又征拜议郎。光和元年(178年)因从妹夫宋奇被诛,坐免。光和三年(180年)以能明古学,复征拜议郎。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曹操拜为骑都尉,参与镇压黄巾起义。从此,曹操开始出任武官职务。后迁济南相,在任期间,“国有十余县,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曹操“奏免其八”[4]3-4。由此可见,年轻的曹操充满了一腔报国之心,嫉恶如仇,努力以治国之能臣的形象出现在官场。中平三年(186年)其父嵩买官为太尉,曹操也征为东郡太守,但曹操不就,称疾归乡里。这是曹操主动辞职。原因是“数数干忤,恐为家祸”[4]4。此时,冀州刺史王芬等谋乘灵帝北巡时劫之而立合肥侯,约曹操参与,曹操拒之。可见曹操行事谨慎。

中平五年(188年)东汉中央初置西园八校尉,曹操被征为典军校尉。董卓入洛阳,表曹操为骁骑校尉,希望曹操加入其阵营,但曹操却逃出洛阳,返回家乡散财招兵以讨伐董卓。这一时期的曹操对汉朝皇室还是充满了感情,是拥护汉朝政府的铁杆青年,其人生理想中还不存在做乱世奸雄的成分。

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杀,但其部下继续作恶。此时天下大乱,汉朝中央政府失去了号令天下的实力和威信。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曹操通过努力,开始站稳脚跟。初平元年(190年)袁绍等谋立幽州牧刘虞为帝,约请曹操参与,为操所拒。初平三年兖州刺史刘岱为黄巾军所杀,鲍信等迎曹操领兖州牧。此年曹操得“青州兵”,从此拥有一支劲旅。兴平二年(195年)汉献帝拜曹操为兖州牧,正式确立了曹操的官位。

建安元年(196年)八月曹操接受荀彧的建议,迎接献帝于许昌。当然,荀彧的目标在于拥汉,但曹操却因此占据了一定的政治优势。建安元年春,献帝拜曹操为镇东将军。汉献帝对于曹操的救驾感激涕零,以曹操领司隶校尉,假节钺,录尚书事,后又以曹操为大将军。因袁绍不满,曹操让出大将军称号,而改任司空。从此,天子就被曹操掌握在手中。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升为丞相,其权力更大。曹操人生理想中的周公情结和刘邦情结开始产生碰撞,并在其政治行动中表现出来。

此前,曹操选择周公作为自己效法的榜样和偶像。周公的业绩,西汉之前少有。周公是孔子最为佩服的先圣,孔子梦过周公数次。孔子把周公与商汤、文王、武王相提并论。周公不是西周的开国者,但却是奠定西周制度的领导者。周武王灭商之后得病去世,成王年少。周公辅佐成王,平定了叛乱,并制订出整套的治国制度,从而使周朝统治延续了数百年而不衰。周公所处的时代和所处的地位,与曹操此时所处的时代和所处的地位具有相似性。由此他产生了对周公的敬重之情,并因此形成了他的周公情结。当此之时,曹操把他的人生榜样定格在周公身上。曹操敬佩周公[11]5,应该是其真心。因此,有学者说:“曹操与周公的处境十分相似。”[12]曹操以周公自比,在于他希望像周公那样收揽天下的人才,从而重新统一天下,使乱世变为治世。当然,曹操也会做戏。建安十八年(213年),天子加九锡于曹操,曹操竟然说,“夫受九锡,广开土宇,周公其人也。汉之异姓八王者,与高祖俱起布衣,创定王业,其功至大,吾何可比之”[4]40,自谦不能与周公相比。

曹操的理想并未停止在做周公第二上。事实上,曹操很早就有了以刘邦为人生榜样的思想。初平二年(191年)袁绍表曹操为东郡太守。此年荀彧自袁绍处归曹操,曹操大喜说:“吾之子房也。”[4]308后来见到许褚,曹操称赞说:“此吾樊哙也。”[4]542曹操这些语言,均以刘邦的角色表现出来。由此可见,曹操早年无意中已流露出要与汉高祖刘邦并驾齐驱的雄心。曹操把自己当成了英雄中的英雄,豪杰中的豪杰,诸如荀彧、许褚等人不过是他手下的文臣武将而已。

曹操想做刘邦第二的理想,大约在赤壁战败之后的建安十五年开始显露出来。此年曹操下《己亥令》,以证明自己真实的理想不过是当一名汉朝的征西将军而已,但没想到位居丞相。“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为何不退休呢?是因为:

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所以勤勤恳恳叙心腹者,见周公有《金縢》之书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4]33

曹操此令是向世人宣告他没有称帝的野心,只不过想仿效周公而已。周公忠诚于成王,我曹操同样也忠诚于汉帝。既然如此,却为何不还政于皇帝呢?这说明曹操自明其志,根本的目的是想堵塞众人之口,平息不利于自己的舆论。曹操头脑中总是抹不去刘邦这位开国皇帝的示范形象。

刘邦从一介平民一跃而升为开国皇帝,并让所建立的皇朝延续近400年。这种业绩不是一般的英雄可以想象的。刘邦的政治功业是建立汉朝,作为开国皇帝,刘邦不拘一格。曹操对刘邦很少直接评价,但曹操的言行中却常常显示出他就是刘邦的再现。曹操人生理想的榜样为何会从周公转化为汉高祖刘邦呢?这与政治形势的变化和社会思潮的演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先说政治形势的变化。曹操虽然把皇帝握在自己手中,但他并没有真正尊重汉朝皇帝,而只是把皇帝当成自己发号施令的旗帜。当朝的皇帝没有任何政治权力。对这一政治局势,天下人看得清清楚楚。如孔融就认为袁绍、曹操“终图汉室”[6]2264。因此,天下地方上的实力人物多数不听从曹操的号令,认为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在这种形势下,曹操自己也明白,想当周公第二,天下之人却不相信自己真心会做周公第二。然曹操家族人员众多,人才济济,多在政府担任要职,其家族成了此时汉朝政府最具有实力的家族。这是曹操敢于抛弃仿效周公做一忠臣而仿效刘邦做一开国皇帝的坚强后盾。

再说社会思潮的变化。东汉末年五德学说盛行,汉德衰亡的社会舆论盛行,各地诸侯多相信汉朝将亡。袁术率先打起代汉的旗号,袁绍、孙坚等地方实力派人物也纷纷努力搜罗人才,扩充实力,企图在条件成熟之时代汉自立。这种社会思潮也影响到曹操的心理。当时社会上流传着“代汉者当涂高”[4]1020,“当涂高者,魏也”[4]64的符命。如此美丽的谶言,怎么不会令曹操心动?曹操集团的许多人物也渴望曹操称帝,以图富贵。夏侯惇在曹操死时,以没尽力劝说曹操称帝引以为憾。夏侯惇是曹操的族人,深受曹操重用,二人关系极为亲密。可见夏侯惇应该谙晓曹操称帝的心理。

随着曹操集团权力的扩大,曹操的思想也由“早期忠君报国,演变为自己称王,谋取汉室”了[13]28。朱熹因此说:“曹操作诗必说周公,如云:‘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又《苦寒行》云:‘悲彼东山诗。’他也是做得个贼起,不惟窃国之柄,和圣人之法也窃了。”[14]3324

这次曹操理想的转化和此前的理想已有本质的不同。此前只是做人臣,此次却想做人君。在曹操心中,周公是统一天下的第一臣子,而刘邦是建立新皇朝的第一君主。皇帝之中,曹操最敬佩者为汉高祖刘邦,也就理所当然地把其人生榜样定格在刘邦身上,在政治生活中有意或无意地表明自己与刘邦一样。

为了实现称帝之梦,曹操在政治上的第一个措施,是重建丞相制度。曹操在政治上的第二个措施,是建立自己的封国。建安十八年五月,天子使御史大夫郗虑持节策命曹操为魏公,“实是政治中心最后完成全面转移的标志”[15]。曹操超越周公的政治行为,就在于他虽然渴望成为周公,但更渴望成为刘邦,他并没有真正放弃权力而归政于汉朝皇帝,他想成为事实上的皇帝,只是还没有穿上皇帝的外衣。曹操强迫手下臣子上书让皇帝封自己为魏王,建立自己的强大的异姓封国,这在东汉没有先例。曹操同时让曹丕作为副丞相参与国家大事的处理,表明曹操已超越了周公的政治行为。曹操在政治上的第三个措施,是提出了唯才是举的口号,这是对汉朝用人政策的一大反动。曹操提出如此的用人政策,并非完全唯才是举,而是想通过这种手段把忠于汉朝的人才设法除去,把忠于曹操的人才提拔上来而已。

在曹操准备代汉的过程中,四类人成为曹操的必杀对象:一是威胁到自己利益的故友旧人,二是威胁到自己的世家大族,三是皇帝家族,四是亲信重臣[16]121-122。尤其对那些胸怀大志者,坚决除去,毫不手软。如曹操虽然器重娄圭,但当发现娄圭显露非凡之志时立即诛杀。娄圭,字子伯。《三国志·魏书·崔琰传》注引《吴书》曰:“曹公常叹曰:‘子伯之计,孤不及也。’后与南郡习授同载,见曹公出,授曰:‘父子如此,何其快耶!’子伯曰:‘居世间,当自为之,而但观他人乎!’授乃白之,遂见诛。”[4]374由此可见,曹操为了能成为刘邦式的人物,不惜屠杀能臣,以保证其理想的实现。

四、曹操人生理想中周公情结与刘邦情结的矛盾

应该说,当曹操内心存在当皇帝的冲动之时,这种冲动便与其思想中的周公情结产生了矛盾。这对矛盾影响着曹操晚年的政治生活。

周公的政治作为是名臣的体现,曹操对周公的敬佩可以称为周公情结。曹操心中同时还敬佩刘邦,这可称为曹操的刘邦情结。到底是做周公,还是做刘邦?这是曹操面临的一个两难选择。因此,到了曹操做了丞相之后,曹操的人生理想便游移在周公与汉高祖刘邦之间,这是曹操人生理想的一大特点。曹操屠杀政敌,主要原因在于他周公情结的下落和刘邦情结的张扬。曹操杀荀彧等人,就在于其刘邦情结上扬过程中荀彧等人阻挡了他代汉的道路。

这两种情结的共生造成了曹操政治行为的矛盾性,也就决定了曹操政治决策和政治行为的游移性。曹操的人生理想为何在这两大情结之间游移不定?这源于曹操骨子中儒家思想与其法家思想的对抗。

曹操接受的教育是正宗的儒家思想,曹操的出身也决定了他应该成为儒家思想的践行者。然而曹操还深受汉代盛行的五德学说的影响。五德思想只不过是通过五德的运转,证明儒家用新的君主代替旧的君主而已。曹操大权在握,为何至死没有称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曹操拥汉扶汉而不篡汉的话说得太多了,实在是不便自食其言。”[15]在亲信劝说他称帝时,他只好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4]53

曹操的人生理想就是如此充满了矛盾。曹操想做周公,却禁不住天下众多英雄向往的帝王之梦的诱惑。“曹操对儒家文化思想始终都存有一份深刻敬畏”[17],但他却为了实现代汉之梦而不得不用血腥的手段铲除异己。曹操一边希望成为一个政治人格高尚的能臣,一边又企图代汉称帝,由此造成曹操的各种政治行为,既有儒家尽忠守诚的一面,同时却又具有法家不择手段的一面。当然,曹操不择手段地屠杀政敌并非完全源于法家思想,也源于其出身。曹操祖父的身份是笼罩在曹操家族上空的阴影。这个家族为了保护其利益,对诡诈手段的采用是十分平常的。因此,曹操在自己的的血脉中和家族生活中,早已对法家那套尔虞我诈的手段了如指掌。

建安二十五年春正月,曹操病故于洛阳,至死没有登上皇帝的神坛。有学者说,曹操“未能废汉自立的根本原因,是受制于现实的政治条件或政治实力”[18],而不是司马光所说“畏名义而自抑”[1]2174的两难选择。但笔者以为,其本质原因在于曹操人生理想的矛盾性。

五、曹操人生理想矛盾的政治影响

从时间的发展来看,年轻时的曹操尚未建立“乱世奸雄”所做的功业。盛年时的曹操在做出“治世能臣”功业的同时,也建立了“乱世奸雄”所立的功业。总的看来,曹操的一生都在为他做“能臣”与“奸雄”的目标奋斗。曹操人生远大理想的矛盾,导致了曹操政治行为的矛盾。当身无分寸之功的曹操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之时,曹操的政治行为充满了一腔报国的热忱。这个时候的曹操给世人的印象是一个忠于汉朝的热血青年,嫉恶如仇,敢作敢为。当已平定北方的曹操渴望成为周公第二时,曹操为汉朝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慨充满了儒家的功业情怀。这个时候的曹操,给世人的印象是一个渴望成为振兴汉朝的扭转乾坤的风云人物。因此,在用人上也就虚怀若谷,渴望人才汇集一堂。当已建立盖世功勋的曹操企望成为刘邦第二时,曹操不再是渴望恢复汉朝统一的时代英雄了,他的心里充满了改朝换代的梦想。这个时候的曹操,给世人的印象是已经成为家族利益至上的铁血丞相了。在用人上不讲儒家的道义,只讲法家的利益: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赤壁之战后,曹操依然存在统一中国的实力。但是此后曹操的理想的变化趋于显性化,结果遭到忠汉派荀彧等人的反对。曹操为了达到称帝的目的,就不得不用血腥手段消灭其政敌,而消灭了这些政敌之时也就弱化了曹操统一中国的力量,变相地帮助刘备和孙权建立了地方霸权,有利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可见曹操人生理想的矛盾影响了汉末的政治形势和历史走向。

[1] 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96.

[2] 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 张作耀.曹操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 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

[5] 杨永俊.论曹操的理想与理想主义[J].宜春学院学报,2002(3):77-80.

[6] 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8.

[7] 张可礼.三曹年谱[M].济南:齐鲁出版社,1983.

[8] 卢弼.三国志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6.

[9] 万绳楠.廓清曹操少年时代的迷雾[J].安徽师大学报,1988(2):154-159.

[10] 汤用彤全集[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

[11] 曹操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2] 徐颖瑛.浅析曹操诗文中的周公情结[J].现代语文,2014(10):8-9.

[13] 刘勇.曹操智囊集团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4] 朱熹.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5] 张作耀.曹操集权而未篡汉自立辨析[J].东岳论丛,2000(3):65-70.

[16] 张荣明,董志广.中国政治思想通史[M].魏晋南北朝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17] 洪卫中.论曹操对儒家思想的矛盾心理[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14(4):111-116.

[18] 柳春新.曹操霸府述论[J].史学月刊,2002(8):44-53.

责任编辑:罗 操

Cao Cao’s Contradictory Life Ideal: Imitating Zhou Gong or Liu Bang?

FU Kai-jing

(Institute of Wei-Jin Culture, Xuchang University; Xuchang 461000, China)

From an early age, Cao Cao had a great but contradictory life ideal, that is, to be a superior prime minister or an arch-careerist depending on whether the Han Dynasty is in the times of peace and prosperity or in trouble. Regarding himself as Zhou Gong is an example of Cao Cao’slife ideal to be a superior prime minister and comparing himself to Liu Bang reveals hislife ideal to be an arch-careerist.To be a second Zhou Gong or to be a second Liu Bang presented a dilemma to Cao Cao in the formation of his life ideal.All of this was directly decided by his talent, family background and the social environment then. Also Cao Cao’s contradictory life ideal seriously affected his governing strategy, making him fail to fully use talents all over the world, and to some extent brought forth the confrontation situation of the Three Kingdoms.

Cao Cao; life ideal; regarding himself as Zhou Gong;imitating Liu Bang

2016-04-21

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BZS097);2014年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魏晋文化研究中心项目(2014WJ04)。

付开镜(1966—),男,湖北枣阳人,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史。

K236

A

1671-9824(2016)06-0001-06

猜你喜欢

周公刘邦曹操
论周公的法理学说
周公攝政未稱王申論——兼論周公二次東征與營新邑
1800年后读懂曹操
曹操: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刘邦记嫂之恨
刘邦斩丁公
刘邦不识字吗?
四岁让梨的孔融,为何被曹操杀了
熬夜看书也测试
曹操地下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