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基本现状的主要原因及其对策
2016-03-03福建三明永安六中钟发文
福建三明永安六中 钟发文
初中作文教学基本现状的主要原因及其对策
福建三明永安六中 钟发文
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书写、材料、写“细”、写法、语言方面。主要原因:评卷、学习态度、老师教学、素材储备方面。对策:评改作文时分数应拉开差距,检测阅读积累情况,每周至少写一篇作文,写作技法的指导应通俗易懂,学生互批互改,让好的习作得以展示,每周收集一件感人的事作为写作的储备材料,注重赏析佳作。
基本现状 主要原因 对策 成效
一、基本现状
现在,初中学生的作文真可以用“很糟糕”来形容。几乎半数学生从初一到初三作文水平几乎没有提高,有一部分学生甚至还有退步。作文水平有一定提高的学生真可谓凤毛麟角。
作文当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书写方面: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的字几乎要用“考古”的精力去看。看后让人赏心悦目的学生实在是少之又少。
2.材料方面:
(1)经常有约四分之一学生的作文材料不能围绕中心,约四分之一学生的作文材料与中心若即若离,能紧扣中心的不多。
(2)材料大都比较陈旧,明显感觉是“间接获得”而非切身感受,没有应有的独特感。
(3)材料不能感动人,读后总感觉平平淡淡,没有什么印象。
(4)材料大都不能从小处着眼,给人的感觉很空虚。
(5)材料大都没有真情实感。
(6)文章中材料往往太少,使人顿生“单薄”之感。
3.写“细”的功夫很差。学生的作文即使是周末带回家写,时间很充裕,交上来一看仍是没有几个学生能把“物”和“人”写细致。大都只是大概的说一下。读者的感觉是如过眼云烟,再也没有回头看的欲望。
4.写法方面: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就连最基本的写法(如“对比、衬托”等)也荡然无存,读后给人的感觉就如街头巷尾的闲聊。
5.语言方面:大多数学生的文章根本找不到比较优美的词句(含修辞手法的运用、名言警句、传神的词语等),完全不像是作文的语言。
二、主要原因
1.评卷方面:长期以来许多学校的许多老师评改作文时打的分数大都集中于30~36之间(以总分40分为例),差距拉不大。造成好作文比差作文多不了几分,差作文比好作文少不了几分。换句话说,在作文教学中付出很多心血的师生比付出少的师生成绩多不了几分。教与不教,教与随便教,学与不学,学与随便学没什么差别。你说,哪一个人愿意做“无用功”呢?
2.学习态度方面:对于学习怎么写重视的学生很少,在动笔写的过程中认真的同学更少,对自己的习作进行反思修改重写的极少。学生交给老师的作文中太多惨不忍睹的了。大多数学生对作文的态度太随意。
3.老师教学方面:许多老师在教作文时缺乏计划性、针对性、目的性、有效性和严肃性。具体说来,初中三年作文要教哪些知识,要训练哪些能力,按什么顺序等没有计划,随意性大。教学的内容没有针对学生实际,随大流、跟风。在一定的时间内要达到什么目标不明确。教了半天发现学生不在意,不论是知识的学习还是写作实践都敷衍了事也无可奈何或听之任之。这样教学,学生的作文水平当然得不到提高。
4.素材储备方面:由于学生学习的科目多,每天要背、要写、要想的、老师要检查的任务就非常多,时间紧迫,每天周而复始。这样,学生阅读的时间被挤占了,几乎没有了阅读,几乎没有了积累。写作的“间接素材”也就少得可怜。再者,现在的学生大都生活在呵护、温馨中,经历简单,更少有刻骨铭心的事,导致写作的“直接素材”也少得可怜。
三、对策
1.迅速改变评改作文时分数过于集中的状况,拉开差距。从分数上体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步得”的差别,以激发师生写作教学的热情。
2.对学生的阅读积累情况进行检测,不按要求完成的要严肃处理,不能迁就。
3.进行每周至少一篇作文的练习。老师要认真批改,从中归纳出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实例进行讲评。每次讲评立足于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不求面面俱到。尽可能给予学生面对面的辅导。
4.对于不认真写作文的学生,或批评教育,或责令其重写,或请家长配合,或让其写反思等。总之,对于作文学习、练习抱随意态度的学生老师应有“师道尊严”,应有积极、稳妥、严肃的措施,决不能听之任之。
5.写作技法的指导应通俗易懂,简洁易学,切不能搞得太复杂。然后要坚持不懈,反反复复,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态度进行训练。如:
(1)审题:要求学生把题目一个词一个词地用斜线划分好,然后再逐个琢磨其内涵。如:我们初中生的故事。很多学生之所以题意把握不准就是因为没有先“逐个琢磨,再整体理解”。
(2)结构安排:练习写记叙文可立足于练熟这样一种结构:“开头写景,中间叙事,结尾抒情议论”。然后再延伸至其他结构的学习。
(3)作文的总要求可概括为“七件事”,即写前“审题、中心、材料”,写时“开头写景结尾抒情议论、景物衬托、用修辞手法、细节描写”。这样便于学生在练习时据以遵照,最终达到基本要求。如果要求提得过多,最终学生什么要求也没有达到。
6.开展学生互批互改活动,以活跃课堂气氛,增添写作乐趣,发挥他们的创造性。
7.通过“投稿、办展示专栏、向家长汇报”等形式让好的习作得以展示,增加学生的成就感。
8.对于部分字写得实在糊涂的学生要求其字要“横平竖直、顶天立地”。这样短期内就能让学生的字基本清楚、端正,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9.对于写不“细”这一非常重要的问题,以课前演讲的方式进行解决。对演讲的“细节”先个人讲,后全班读,再各自背,最后理解运用。长期坚持,特别是要督促学生在写作实践中一定要运用已经积累的细节,创造性地写出精彩的细节。
10.督促学生每周收集一件感人的事作为写作的储备材料。按学校、家庭、社会的顺序逐个准备。每个学期安排两次左右的时间让学生相互交流、借鉴。这样,学生在写作实践中选材既省时又能保证质量。
11.注重赏析佳作的教学。专门性与渗透性相结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明确什么是好文章,好文章要写什么、怎么写。
12.抓好“记忆”的落实工作,决不含糊。对于诸如“自己曾经的错误、老师的要求、他人习作的优点、积累的写作素材”等之类的该记的东西要给足时间让学生去背和消化。对于不背的学生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不能姑息。很多学生的作文没有进步,极其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几乎没有记忆”,写了几遍的题目再考仍一塌糊涂。
四、成效
从我的教学实践来看,以上这些做法还是有成效的。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基本能达到要求。那种“不靠谱”的文章很少。
匆忙之中把自己现在对作文教学的点滴认识与做法写在一起,目的是供大家批评指正。我将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持之以恒地思索和尝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