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2016-03-03刘晓慧

关键词:布鲁纳结构主义智力因素

刘晓慧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辽宁沈阳 110034 )

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刘晓慧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辽宁沈阳 110034 )

布鲁纳是一名远近闻名的教育改革家,在他的一生中,对于教育工作,他一直以专业的精神不断地探索。目前,教育改革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势在必行的一项巨大工程了,在整个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对我国的教育改革也有着很大的启示作用。

布鲁纳 结构主义教育观 课程改革 发现学习

一、结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

1.重视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

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中十分重视对认知能力的发展,布鲁纳认为教育是一个构建创造的过程,他将认知发展看做是在整个教学问题讨论过程中的一个基础。布鲁纳提出:“所谓的教学理论就是帮助人成长和发展的手段及方法”。因此,可以看出,布鲁纳更加重视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1]

2.提倡发现学习,注重直觉思维

从教学方法的角度,布鲁纳提倡“发现法”,“发现法”就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方法,又名发现学习。而从教师的角度看,“发现法”就是一种教学方法了,又名发现教学法。布鲁纳的观点是“教师在教授一门学科的过程中,并不是希望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教学,而是希望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知识”。换言之就是学习是一个过程而并非结果。[2]

3.注重学科的知识结构

在布鲁纳的眼中知识是作为建构人们形成一定规律性知识结构的模型,他提出将知识整理为一个结构框架从而对大量信息进行解决和处理。根据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理论,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就是任何学科都有其固定的知识结构框架。布鲁纳提出,“知识就是我们建立起来的一种结构模型,它使得经验中的规律性更有意义和说服性”。

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在教育上的意义

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正需要像布鲁纳结构主义这种教育思想进行指导,原因是因为布鲁纳的理论具有时代性与创新的科学性。布鲁纳是根据皮亚杰等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理论作为基础对教育教学进行改革的,这也为我们现代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很大的借鉴意义。

1.正确认识布鲁纳的结构主义, 准确把握知识结构与内容的关系

在教育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技能、智力与知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一个很具有争议的难题,知识与技能之间的关系更加的难以确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在教育过程中都是更加重视对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了对智力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视对学生进行书本内容的教学而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直接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社会生活相脱节。

2.发现学习为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在布鲁纳的学习理论中发现学习是其中的核心理论之一,这一理论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也就是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应使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成为一种乐趣进入学生的生活。而在进行教学时,我们更应该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相互统一的过程

我们不难发现,在布鲁纳的教育研究中,更加重视对知识结构的整理、对教材内容的编写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内容的改革,这样一来导致的结果就是,偏重于对学生智力方面的提高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所起的作用。我们应该从布伦纳理论的研究过程中认识到,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是相互包含、承上启下的关系。

三、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通过对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研究,得到了许多可以向前推进教育改革的方法和理论,其中的几个点可以概括成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学生进行多角度研究

布鲁纳在研究过程中更加重视对学生智力能力的提高,但是却忽视了非智力因素同样也非常重要。我们只有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同时进行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质量。[3]

2.布鲁纳发现法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布鲁纳的发现法在不断发展的今天,仍然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过对布鲁纳的研究,得到了许多的教育经验,这其中就包含通过对发现法的研究而提出的研究性学习方法和探索认知的教学模式,这两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使其更加热爱学习。

3.结构主义思想对课程改革产生过重大影响

在不断发展的今天,教育基础改革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已经处于迫在眉睫的境地,所以我们只有通过对前人成功的教育改革案例进行学习借鉴,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布鲁纳的教育理论了,我们必须通过对布伦纳理论的研究领悟到教育改革的真谛,从而成功的对基础教育进行有效的改革。[4]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张洪伟 结构主义的教育思想对当前教育改革的意义[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03.(6).

[3]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4]梁芳.结构主义教育理论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J].当代教育论坛, 2006, (2).

刘晓慧(1991.11—),女,汉族,籍贯:辽宁铁岭人,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15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猜你喜欢

布鲁纳结构主义智力因素
米菲兔之父:迪克·布鲁纳
结构主义文论回望与再探
《从街角数起的第二棵树》的结构主义解读
高素质护理人才培养中的体育策略
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布鲁纳发现学习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语言的牢笼:论詹姆逊对形式主义与结构主义的批判
浅析大学体操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物理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