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2016-03-03刘妍
刘 妍
(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素质教育实践学校 辽宁盘锦 124200)
浅谈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刘 妍
(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素质教育实践学校 辽宁盘锦 124200)
爱因斯坦说:丰富的想象力比渊博的知识更为重要。之所以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是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其能够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美术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现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重要作用。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想象力的培养:
一、在想象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画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形象思维为重点的课业,是在生活实践积累基础上通过想象画出新形象的教学方式,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形象思维活动。它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不受现实生活的约束,孩子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任意去表现,古今中外、天上地上、童话王国、人间仙境等各种事物都是孩子们表现的内容。儿童喜欢无拘无束的想问题,他们想象起来经常会漫无边际,而想象画教学恰恰与儿童天真童稚、富于幻想的心理特点相吻合。经常进行想象画的训练,会使儿童想象力丰富,会使创造思维,尤其使发散思维得到得到广泛的培养和发展。我在教学中结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及理解能力,充分发掘课本中的想象因素,充实想象内容,引导学生与现实生活中能够感知的事物联系,产生联想或想象,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想象训练。在课本所列想象画内容以外,我还适当的添加一些儿童感兴趣的想象画课题,如《小青蛙》、《小蚂蚁》、《我心中的太阳》等,让学生冲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画得高兴、画得开心。
二、在观察力的培养中发展想象力
观察力是人类认识事物的第一要素,它可以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是一般人的理性观察法,用双眼认真看,看事物的大小、多少、形状、美丑,这是看事物的表面现象;另一种是用心中之“眼”去看,看它表面背后深层的东西,在没有东西的地方看出东西,在没有字的地方看出字,在没有画的地方看出画来,这种看是感性的,是加入了个人的感受的看,也就是说,这种“看”是加入了想象的“看”。想象力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它不同于观察力,但它必须来源于观察后的感受。观察与想象是一个物体的两方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观察力中要有一点想象,而想象力中也要有一点对生活的观察,观察力与想象力高度结合,才会出现创造力。在教学中我就注重在引导学生对日常事物的观察中发挥学生的想象。例如,在一节课上,我拿了几块椭圆形的鹅卵石让学生来看,观察鹅石的大小、形状、纹理等,启发学生你能在鹅卵石的形状内画出什么呢?(《鹅卵石的想象》)。学生根据自己对鹅卵石和日常事物的观察,很快画出了各种太阳、不同年龄人的头、小动物、鱼、乌龟、昆虫等等,丰富的想象令人感叹。在此类课题的训练中,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两种能力的发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三、走进大自然发展想象
小学美术教学中,要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来发展想象。法国教育家蒙门说:“自然和社会是我们最好和最伟大的教材。”许多教育家也都主张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去感受、体验和学习,通过大自然直接启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同时让他们去大自然中发现美,从而创造美。因此,小学美术教师有必要经常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去观察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四季变化等等,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想象也会随之迸发。例如在教学生《大树的世界》时,我带领学生们去户外观察各种大树,并让他们讲述那些大树的枝干是什么样的、叶子是什么样的、高矮粗细等等,再结合多媒体手段展示各种大树的图片、特征等内容,并与几何图形、夸张变形等相联系,使学生们了解了各种大树的特点和特征后再进行创作。结果同学们画出了各种各样的大树,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运用感官提高想象
小学美术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提高他们的想象。调查表明,大脑信息的80%都来自于视觉,学生认识世界最重要的途径就是“看”。另外的20%是触觉、嗅觉、味觉、听觉,这些感官在艺术想象中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小学美术教学中,观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过程,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物象、再现物象、添画、装饰、涂色,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让学生摸一摸不同质地、不同规则的物体,激发他们的触觉系统;通过让学生闭上眼睛闻一闻各种各样的气味,激情他们的嗅觉系统;通过让学生舔一舔各种物品(前提是卫生和安全),激发他们的味觉系统;通过让学生听一段音乐或者各种声音,激发他们的听觉系统。继而在教师的引导下交流思想、表达感受,再让同学们利用手上的绘画工具表示自己的各种感受,画出自己的想象作品。实践表明:运用感官系统的这些尝试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此外,通过美术语言学习,既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语言来进行各种造型活动,又能使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各种形式美感,增进想象力与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