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课堂情感教育初探

2016-03-03江选胜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30期
关键词:师生情感音乐

江选胜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东桥希望小学 安徽六安 237162)

小学音乐课堂情感教育初探

江选胜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东桥希望小学 安徽六安 237162)

小学阶段音乐教学是小学教育的必修课,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音乐教育最基础的阶段,在此阶段加强学生情感教育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对于音乐和生活的情感认识,在体会音乐情感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因此,本文首先对小学音乐教育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进行简单探讨,随后结合笔者实际教学工作经验,对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策略进行了详细分析,以供参考。

小学音乐 课堂教学 情感教育 方法策略

在小学教育中音乐课堂教学主要为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初步认识和美的感受,欢快愉悦的音乐课堂不仅能够释放学生的情感,而且能够给予学生体验优美音乐旋律的机会。在音乐教学中加强学生情感教育,能够有效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感情,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于音乐的情感认识和感情释放。

一、小学音乐教育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所产生的各种思想与想法,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是对学生个体尊重的一种教育进步的体现,通过情感层面,加深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体会,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目标。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进行情感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审美观念,在学生学习与生活中的态度、情绪和信念方面的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情感品质。学生在演奏与欣赏音乐时,感受音色之美、节奏之美、旋律之美与和声之美,情感品质在音乐的艺术境界里得到熏陶与提升,加深体验人生的真善美。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可以根据小学生的所能掌握的知识能力,引导学生融入音乐知识的海洋,通过音乐中的情感因素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其次,小学音乐进行情感教育是实施美育的最好方法。情感教育与实施美育的最终目的都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在音乐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使音乐教学不但具有传授知识的功能,同时还具有审美教学功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知、感受与想象力,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音乐教师通过审美化教学,实现传授知识与情感教育教学;最后,小学音乐进行情感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观念[1]。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策略

1. 引导小学生对音乐内涵的更深入了解

当小学生对于音乐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正处于兴趣盎然之中,音乐教师就可以改变教学方式,将学生从想象中带回到现实中来,让小学生在意犹未尽中体会音乐的实质性内容。此时,可以采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比如多媒体课堂教学。伴随着音乐的响起,从幻灯片上出现了学生们都熟悉的龟兔赛跑的影像。乌龟在慢慢地爬行,兔子在快速地奔跑,伴随着音乐的节奏,将课堂的氛围带动起来,并同时加深了对音乐内涵的理解[2]。

如果对于音乐无法理解,小学生就不会展开活跃的思维与音乐教师产生互动,更不会积极地接受音乐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只有当学生在情感的带动下,主动地、自发地参与到音乐教学内容当中,并以积极的态度来配合音乐教师教学进程的时候,音乐课堂教学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

2. 设计情感教育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各科教学中均有应用,通过情境教学能够有效营造出愉悦融洽的课堂氛围,进而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情趣。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设定相应的音乐情感教学情境,在情境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以启发学生心灵,促进学生认识和体会音乐中的情感美。

3. 选择目标,内化吸收,挖掘带有爱国主义情感的教学内容

音乐教材中的歌曲、乐曲具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丰富内容,具有“声情并茂,以情动人”的情感教育功能。情感教育功能的发挥,以内化为中介,要求将歌曲、乐曲中所蕴含的爱国情感,通过学生的内化吸收,转化为他们自身的情感体验。颂扬祖国辉煌成就和家乡日新月异变化的歌曲、乐曲,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描绘家乡美丽的大自然风光和祖国壮丽山河的歌曲、乐曲,可以培养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塑造为国家兴盛富强而呕心沥血、英勇献身的志士仁人的歌曲、乐曲,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教师还可以结合教材讲音乐故事,把教材的内容扩展到课外。教师可以将古今中外音乐家传记、轶事趣闻、名人与音乐、欣赏故事、作品珍闻等用故事形式讲给学生或让学生讲,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不可估量的教育影响[3]。

4. 开设更多有效平台,为师生创造更多的互动机会

要将情感教学有效融入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创造必要的学习氛围,还要加强师生感情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更多师生情感互动的机会,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音乐情感。现阶段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以师为尊的教学观念,与学生之间仍然保持着一种很明显的级别界限,导致师生之间产生严重的情感交流障碍。小学阶段的学生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发展方面都处于基础阶段,需要更多的鼓励和关怀,教师偌一直在学生面前展现一种高高在上的教学形象,将会严重影响师生关系的融洽和谐发展,对于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将产生严重的阻碍。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无论在课堂还是课外都要展示一种学生的大朋友、大伙伴的形象,并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友谊关系,课间和课外形成良好的互动,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与教师相处时的亲近与自然。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不会让学生感觉到压抑和束缚,真正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从而有效实现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结语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情感教育在小学各科教学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加强学生情感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将学生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进行表达,而且在师生情感互动的过程中能够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建立比较融洽愉快的教学氛围。加强情感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和实施,进一步挖掘学生深层次的情感,以激发学生学习情趣,进而有效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果,达到课堂教学与学生发展共赢的良好局面。

[1]张玲.小学音乐课堂情感教育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1):00072-00072.

[2]吕敏.小学音乐之情感教育教学[J].科学中国人,2014(9S):280-280.

[3]顾海娣.谈小学音乐课堂情感教育的有效渗透[J].学苑教育,2015(11):24-24.

猜你喜欢

师生情感音乐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圣诞音乐路
音乐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