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几个途径
2016-03-03郭萃
郭 萃
(石家庄市桥西区振头小学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几个途径
郭 萃
(石家庄市桥西区振头小学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音乐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学要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音乐教学效率。本文主要对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几个途径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小学 音乐课堂 教学质量
引言
在新教育时代,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小学音乐课堂的应当加入更多的多元化因素。加强对小学音乐的宣传力度和重视程度,为小学生学习音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1]
一、增加音乐设施方面的资金投入,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在音乐教学课堂上,小学音乐教师通过唱歌和音乐知识、音乐技能的训练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然而由于历史原因,部分学校未能对音乐课给予足够的重视。所以,首先就要纠正这一种观念,不管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应当更加重视音乐课,将音乐课的教学跟其他学科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增加音乐设施的投入,提升目前学校音乐设备的使用率。这样小学生学习音乐的环境才能得到提高,教师能够把现代化的教学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另外,还应注意的是,学校也应当给学生们配备具有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杜绝教师代课现象。[2]
二、抓住学生心理特点,用实践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
音乐本身满载着人文魅力,这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对于音乐教学来说,只有用音乐的魅力熏陶学生,满足了学生对人文魅力的渴望,才能不断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3]
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而我们的音乐教学就恰恰满足了学生“好动”的需求,为此,我们要积极调整,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让我们的音乐课堂真正地“动”起来。此外,“争强好胜”是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此,上课时我总要找出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其进行表扬、鼓励,以满足他们的好胜心,鼓励他们继续前进。如,在教学《请你唱个歌吧》一课时,在歌词续编环节里,我缓缓说道:美丽的春天又回到了人间,小杜鹃登上枝头放声歌唱,那么还会有哪些小动物来和小杜鹃一起歌唱呢?于是,各种各样的答案出现了:布谷鸟、小蜜蜂、小麻雀、小喜鹊、小燕子、小黄鹏……我又追问:那么谁能模仿这些小动物的叫声呢?孩子们一听非常兴奋,纷纷站起来模仿。有的孩子不能很好地处理好声音,我便予以指导:“小麻雀的叽喳声是不是应该再清脆一点呢?”接下来我让他们互评,当谁的叫声模仿得不准确的时候,就有小朋友主动帮助纠正,如:小蜜蜂的嗡嗡声应该再低一些……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分角色演唱,有的表演小燕子,有的表演小喜鹊……在学生们愉快的模仿声、欢乐的笑声中,很轻松地就把歌曲学会了。[4]
三、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推介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多元文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被广泛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引入多媒体,能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观看与音乐有关的图像,加强学生对音乐的直观认识,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如,在教学《祖国、祖国我们爱你》一课时,为了能让学生感受我们美丽的祖国,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蓝天白云映衬下一望无垠的草原、雄伟的万里长城、金碧辉煌的故宫、高耸入云的喜马拉雅山、云雾笼罩的黄山、奔腾的长江、黄河等,一幅幅直观的图片展不让学生感受到了祖国的美,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对学生理解多元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善于感化激发,培养高尚情感
运用感化的方式激发学生情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确保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提升学生分辨真善美和假丑恶的能力。如今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备受长辈宠爱,每一个家庭成员都为他们奔波劳碌,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逐渐使他们成为小皇帝和小公主,这样的学生大都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他人的尊重,目无别人的情感。为此,我们的教育要适当调整方向,在教会学生音乐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人格品质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高尚品质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语言和说教往往略显苍白,无法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但是音乐有所不同,能够成为连接教师和学生的桥梁,通过音乐的熏陶,可以逐渐感化学生内心,触及他们心底最柔软的部位,成为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催化剂。例如,《小乌鸦爱妈妈》这首歌曲,内容简单、形象鲜明、朗朗上口,教师可以利用这首歌曲引导学生仔细聆听,并深情朗读每一句歌词,之后再用多媒体播放动画视频,通过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了解歌曲内容,使他们明白孝敬父母的重要性。最后,还可以将歌曲编排成情景表演剧,鼓励学生自告奋勇地参与表演,通过实践参与音乐活动,可以直击学生内心世界,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孝敬父母,并懂得如何去爱自己的父母。
五、以音乐教材为蓝本,但不能拘泥于教材
在很多教学环节,音乐教师应当因材施教,为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来设计教学环节。在小学音乐教学课程教学中,音乐教材是教学的蓝本,其涵盖了方方面面的音乐相关知识内容。对于音乐教师而言,不仅仅要学会恰当合理地运用教材,而且不能仅依赖于教材,要通过对教材的备课发现教材中的有用元素。另外,还要根据所教授班级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来设计课堂教学。教师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广大音乐教师深刻思考。我认为,可以通过挖掘一些跟小学生生活经历相似的教学内容来构造生活情境,通过该情境,来潜移默化地感化学生,激发他们对音乐教材的学习兴趣。[5]
结语
近年来,我国教育不断的改革,尤其是对学生进行各个方面能力的培养,因此音乐教育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音乐在美学教育占据重要的位置,它不仅能教会学生唱歌,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它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远的理想,有助于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音乐现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们应该更加注重课堂的教学质量。
[1]刘婧.基于新课标的小学音乐教师教学思维转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
[2]刘瑜.农村小学音乐唱游课的教学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3]周乔.小学音乐基础知识教学现状与分析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
[4]汪芩.论小学音乐欣赏课教材与教学方法[D].黄冈师范学院,2016.
[5]李悦.小学音乐课堂学科综合教学的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