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启示

2016-03-03朱雁

新课程研究 2016年27期
关键词:存在主义课程教育

□朱雁

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启示

□朱雁

存在主义教育思想以人的生存和际遇为核心,注重以人为本,关心个人存在、强调自由选择、倡导“我”与“你”的对话的师生关系,对我们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我建构与自我教育;锻造教师的主体性,提高教师对自身选择的责任担当和对学生选择的引导作用;建构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

存在主义教育思想;新课程改革;启示

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是一种关心人的生存和境遇的哲学,对当今世界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教育思想作为哲学论述中一种对教育问题的关心,因具有的强烈的人本色彩而广受教育界的关注。教育是研究人的生成的学科,教育实践是最切近人的存在与本质的活动,“人是何种存在,可以成为什么样的存在”是教育的基本问题。存在主义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对我们当今反思教育的目的与意义、探讨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的主体价值、重新审视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和地位,仍具有深刻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一、存在主义教育思想概析

存在主义全部哲学的核心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个人。其核心观念由萨特提出,即存在先于本质。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即首先人存在、露面、出场,然后才说明自身。每个人的本质是由他通过自己的选择而创造,人生存的状况、境遇、价值、意义也都是个人选择的结果。以此相推,人是绝对自由的,但自由必须凭借个人的选择与行动来表现,积极自由的行动才反映自由、说明自由。可以说自由是一种选择与否定选择的权利,它的基础是自我,自我的根本特征即“自主性”。与此自由权利相联系的是“责任感理论”,自我的行为首先应对自己负责,不仅要对行为的后果负责,还要对自己成为怎样的人负责,这意味着人要勇于成为他自己。可以看出,人的生存和境遇是存在主义哲学的起点、核心,也是它最终的归宿。以人为中心,以及存在、自由、选择三个关键词贯穿了它全部教育理论的始终。

1.以人为本——个人的存在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核心

存在主义关注的始终是人的生存和价值,高度重视教育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把人受教育看作人摆脱不利于他的境遇的必要的准备。存在主义认为传统的教育太过于简单化和客观化,摒弃了个人的情欲与需要,而强调与个人自由存在相对立的东西,其最大的缺点就是把个人的自我发展置于次要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专注于人的理性的发展,注重抽象概念、科学及其客观性,抹杀人的主观性。如传统教育只强调知识的灌输,忽视人的自我发展;行为主义教育基于刺激—反应的公式,重视教材的逻辑顺序和程式化教学,以控制学生行为来实现教育目的,肢解了学生的自我;实用主义教育把个人活动仅作为一种方法论的目的,教育的结果则归于社会的改良;结构主义教育的中心是要求发展认知结构,而不是发展完满的人性。存在主义认为,教育是关于自由选择以及选择的意义和责任的认识过程,而并非是使文化遗产永存而建立的社会机构,并非传递永恒真理的途径,也不是使青年适应于民主社会生活的工具,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在于人的“自我生成”或“自我创造”。

2.自由选择——强调个人判断的知识观和活动课程观

与传统教育哲学希望个人服从于、归属于一个已经存在的社会相对,存在主义教育哲学更希望教育能使人更好地独立于社会。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改善人的生存境遇,所以教育要使每个人都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并形成一套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的生活方式。具体目标是:发展个人意识;给予人自由的、合乎道德的选择机会;鼓励发展自我认识;发展自我责任感;唤醒个人承诺感。存在主义强调,教育要使人认识自己的存在,使学生养成对待生活的态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他们真诚、选择和决定的能力以及责任感等。因此,要承认和重视人的自由选择的能力,这是人生最高的价值追求,教育要为形成这样的能力而打下基础。因此,在对知识的看法上,存在主义者认为知识之所以重要,并不是由于它本身重要,而是因为它把人从无知和偏见中解脱出来,帮助他取得个人自由,并使他发现真正的自我。无论是感觉、知觉、科学的证明,还是逻辑的证明、直觉,所有知识的真伪,最终必须由个人作出判断。学校不能再把教材本身作为目的,必须把学习看作是培养自我的手段。因此,存在主义者反对把知识的多寡看作是衡量学生优劣的标准,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样获得知识以及获得知识对他们有什么意义。

在课程上,存在主义的课程目标取向是在传递知识经验的过程中塑造人的品格,使人学会真正的共同相处。如布贝尔所说,“引导人们去充实人生的精神,使人们出于自由的情怀而建立相互之间生机盎然的相遇关系,将真实的公共人生与私人人生和谐、协调地结合起来。”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存在主义反对理性,反对永恒的、不变的知识体系,因而反对学科课程,力主活动课程。他们承认个人在经验上的差异,强调以学生的兴趣作为学习计划与活动的根据,主张学生在分组和个人单独活动中有完全的自由,课程要以学生的即时需要为根据。同时,存在主义认为历史、文学、哲学和艺术比其他学科能更深刻、更直接地揭示人的本性及其与世界的冲突,学生掌握这些学科有利于领悟人自身存在的际遇与世界的关系,因此强调对人文学科的学习。在课程的设置上,尼勒认为分得过细会阻碍学生整个内心生活的成长,因此课程设置必须符合人性发展的需要,强调综合化和人性化。

3.你与我的对话——一种理想的主体与主体间的师生关系

在存在主义的视野中,因为人具有主体性,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具有主体性。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作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作为教师,首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当作与自己平等的具有独特个性的自由的人,而不是工具化或者物化的人。既要拒绝课堂上的个人专制,还要反对非人格化的知识专制。对于学生,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自由选择权。真正的教育应该保证学生对教师的创造和教育内容的主体选择。教育要能使他们从个人的角度积极地辨别和检验他们的价值及其对个人生活的意义。这种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对话,是具有同等资格、同等权利的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的双向沟通的方式。不仅指二者之间的言谈,且指双方内心世界的敞开和彼此接纳。它不仅是师生之间交往的一种形式,而且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二、存在主义教育观对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启示

存在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观点,具有浓厚的主观性和个人主义倾向,但它对人的生存的关注、对人的自由的强调、对人的存在意义的追寻,与教育的本原和终极鹄的息息相关。当前,工业化带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在给人类社会带来繁荣的同时也造成精神家园的困惑,科技与机器的高效化与标准化对人个性的剥夺以及对人的异化甚至愈演愈烈,对知识的终身学习能力以及对信息的判断和选择能力在一个人的自我实现和发展中具有日益关键的作用。新课程改革就是迫于新形势的挑战而作出的选择,它不是对课程内容的简单调整,亦不是新旧教材的轻易替换,而是一次以课程为核心的涉及整个教育领域乃至全社会的系统改革,迫切需要教育观念和理论层面的转变和指导。这次课程改革的一大要点即对教育活动中的“人”——如何认识、对待、定位教育活动中的教师与学生给予了重点的关注,对知识的本质、教育过程中人的关系等问题的进一步思考与探讨成为教育工作者无法回避的关键问题。存在主义教育思想中的合理成分无疑仍能给予我们许多有益启示。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我建构与自我教育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意味着学校教育的重点、课程的中心,要从外在于学生存在的客观世界、客观知识,转移到学生个人的生长、生活、存在中来,强调要充分认识、尊重并最大程度地调动、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和自主选择性。第一,教师首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发掘学生的多元智能,了解和关心学生当前的生存际遇和内心感受,帮助他们深入了解分析自身的心理、兴趣和能力,引导他们正确确立学习和人生目标,鼓励他们敢于去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第二,在教材的设计和教学上,重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选择与参与,培养学生对教材和学习的主导与支配意识。如奈勒所言,“既不能把各科教材,也就是编纂成的知识本身看作是目的,不能把这些教材看作是为学生谋求职业做好准备的手段,也不能把它们看作是进行心智训练的材料,而应当把它们看作是用来作为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手段。”课程改革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切进学生的已有经验系统,把知识学习同学生的个人需要、生活、意义相联系,着眼于唤醒学生成长的内在动机,培养学生对知识思想的统合、建构能力,进而塑造自己健全的人格,获得思想和心灵的自由。第三,培养学生对自己的负责意识。要使学生认识到生活是自己的,没有人能代替自己生活,要勇于做出选择;自己的现状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是自己的责任,不能把这责任推诿于环境、家庭或他人的影响或者客观的规律等。课堂外更广阔的生活空间和更充裕的时间,是能够行使自由获得自由的基本条件,也是能够自我生成的宝贵资源。因此,在课程的编排和实施上,应创设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使他能够有发现自由和责任的机会。

2.锻造教师的主体性,提高教师对自身选择的责任担当和对学生选择的引导作用

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不仅要具有渊博的知识,掌握熟练的教育技巧,更要具备独立自由的人格,以及敢于进行教育创新、教育实验的智慧和勇气。如果每一个教师能够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和能力,不仅深入挖掘自我,并能指导学生认识发现他们自己,那么我们的教育必能呈现一种新的面貌。在课程教学上,教师应该不是“灌输”,而是把知识、道德规则“提供”给学生。这要求教师必须深入系统掌握自己所教授的科目内容,具有丰富广博的知识经验,尤其当教师需要完成某一部分的教学任务时,可以介绍尽可能多的观点,产生思想上的激荡,引起全体同学对于教材兴趣和讨论,而后才向学生介绍对该问题的最佳观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践进行检验并自己决定是否接受。同时,教师要维护自己的选择,承担选择的责任。他应该选择“为什么教”,他的教应该既不是屈从于校长或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也不屈从于外在的压力,而是出于对教育和学生的爱。教师还应该自己选择“怎样教”。此次课改对学校和教师都给予了较大程度的放权,意味着教师在教育中获得了更大的自由,那么在对教材、教学内容、教学途径、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勇于尝试,不懈探索。

3.建构平等、尊重、信任的对话型师生关系

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两个独立的主体的人之间的交往是教育的本质。在存在主义的视野中,教师和学生只区别在年龄和经验,是都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个体,每个人因自己独特绝不类同的生存际遇而拥有一个独立不可复制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在教育和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两个自由人和自由人之间的交往,如雅思贝尔斯所言,“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这里,不存在绝对权威,不应有强制服从,不能是居高临下的俯视。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只手对另一只手的相握牵扶,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关怀询问,一个心灵对另一个心灵的交融絮语,一个生命际遇对另一个生命际遇的体悟共情。平等、尊重、信任是这种师生关系的本质要求,自由选择、自由创新是这种师生关系的根本导向。要注意的是,这种我与你的对话,不仅仅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知识信息交流,更包括生活经验、成长阅历、行为规范以及情感、需要、价值观、态度等深层次的精神信息交流。如此才能真正形成师生教学相长的融洽氛围,也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使他们敢于张扬自己的个性,塑造热爱真理、独立创新自由的人格。

[1]王克千,樊莘森.存在主义述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2]万作芳.存在主义的个性教育思想浅析[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0).

[3]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4]陈友松.当代西方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编辑:杨 迪)

G640

A

1671-0568(2016)27-0132-03

朱雁,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编辑部副主任。

猜你喜欢

存在主义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归来》中的存在主义叙事
存在主义思想下《蝇王》与《鼠疫》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