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浅浅地教出语文味——以肖培东老师的教学为例
2016-03-03谢灵峰
◎谢灵峰
如何浅浅地教出语文味——以肖培东老师的教学为例
◎谢灵峰
苏霍姆林斯基说:“充满教学艺术的课堂,教师青春常在,学生如沐春风,课堂春意盎然。”肖培东的语文课堂常常能够立足文体,深入文本,紧紧地抓住“语言”这个基本元素,浅浅地把学生带入听说读写的语文世界,又浅浅地把学生带出听说读写的语文世界,精心设计“读”、“问”、“导”三环节,培养了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样的课堂弥漫着“语文味”,在“语文味”中让学生获得生命的启迪,通达了人生的意义。肖培东老师的专著《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收录了他从教以来最能体现其教学风格的16篇课堂教学实录,篇篇有特色,处处可圈点,耐人寻味,意蕴丰富,字里行间鲜明地流露出肖老师对语文教学的艺术追求——耕织言语,把玩语文味。钱梦龙先生曾这样评价:“这是名副其实的语文课,培东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始终坚守着语文教学这块‘一亩三分地’,他上的每一堂语文课,都是不掺杂质的真正语文课,这种坚守尤其需要勇气和对语文教育的深切理解”。本文主要从感情的朗读、精心的提问、玩味的语言等三个方面谈谈肖培东老师是怎样“浅浅地”教出了语文味。
一、感情充沛的朗读
感情朗读是一种欣赏性朗读,它要求不仅再现作品的思想内容,而且要准确地再现作品的形象和感情,关键在于“读”,要以声传情,以情动人,声情并茂。朗读是整体感知文本的基本载体,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也是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的有效抓手。肖老师的课有一个特点就是“读”,有感情地朗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他依据文体特征、文本特点和学生的学习进度灵活安排教学环节,有时可能是老师示范朗读,有时可能是指导学生朗读,有时可能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朗读。《假如我有九条命》教学片断如下:
师:最惬意的是怎样旅行?
生:和妻子一起。
师:好,把这种惬意读一读。
生(读):我所优为的,却是驾车长征,去看天涯海角。我的太太比我更爱旅行,所以夫妻两人正好互作旅行,这一点只怕徐霞客也要艳羡。
师:同学们,惬意的话是要读得快一点还是慢一点?嗯,慢一点,悠闲,幸福,不要急。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生(读):我所优为的,却是驾车长征,去看天涯海角。我的太太比我更爱旅行,所以夫妻两人正好互作旅行,这一点只怕徐霞客也要艳羡。(读得舒缓,憧憬感十足)
像这样扣住“语言”展开朗读并品读文字背后的情感,在肖老师的课堂里随处可见,朗朗书声弥漫课堂,真正把书声还给了课堂,还给了学生,有学生个人的朗读,有集体的朗读,有男女生交错朗读,有师生分角色朗读。朱自清先生说:“不但指点方法,并且着重训练;足以自行,怎么好的方法也是白说”。学生在读中体味,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读中感动,读出了情感,读出了情境,读出了思想。
二、精心巧妙的提问
韩雪屏教授指出,“‘主问题’是支撑阅读对话教学的‘脚手架’,是理解或生成文本意义时有关文本全局性的枢纽问题。”倪文锦教授指出,“主问题,指对课文阅读教学过程能起主导作用、起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
《始得西山宴游记》主问题的准确抓取,与肖老师平时的阅读、思考密切相关;没有思考,就难以深入体会到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山人合一”的境界。肖老师在教学感言里写道:“主问题教学,最重要的是让你的主问题既能‘包住’文章又能深入文章。它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既是文本的,又是个性的。教学时,既要给学生思考的开放空间,又要让学生聚焦于文本。想出好的主问题是一种智慧,实践好主问题教学则是一种艺术。”《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片断:
师:西山之游,柳宗元才真正获得了宴游的乐趣。与其说柳宗元在游西山,不如说柳宗元 西山?
师:请填上一个表示情感态度的动词,来表达你对柳宗元游西山的理解。结合文本内容说出理由。
生(思考):赞西山,写出了西山的美丽,对西山的赞美。
生:醉西山,醉西山的辽阔,醉的是西山的浩茫美丽,沉醉于山水之乐。
生:恋西山,写出了暮色越来越近,柳宗元不想回去,对西山的深深依恋。
生:合西山,写出了他观赏西山之后,觉得自己与西山融为一体。
生:知西山,柳宗元借山水之灵眼读懂自己的内心,西山仿佛是柳宗元冥冥等待的知己,慢慢走进了他的内心深处。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起地球。”课堂教学活动中,如果选择一个细小的切入点和贯穿全文内容的问题,我们将会牢牢拽住学生的注意,纵深激活学生的思维。肖老师成功地运用了主问题教学,要求学生填写一个动词表达出柳宗元游西山的情感,学生依据文本内容和自己的个人生活经历,纷纷说出了各自不同的解读,这一问题,刺激了学生对文本复杂细腻的感受体验,加深了学生对文人看待山水的态度体验,深化了学生对文本丰富的文化意蕴的认知体验,“柳宗元之游西山,不在山水之乐,在于内心的愉悦”。
三、涵咏玩味的语言
叶圣陶先生说:“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叶老精准地点出了语文教育的任务,即着眼于语言文字的学习,立足语言文字教会学生如何借助文本的外在形式去理解文本的内在内容,领会语言文字所传达出的带有作者个性化的独特情思。在《菩萨蛮》中,肖老师围绕语文的本体性内容来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思路,展开教学过程,启迪学生思维。《菩萨蛮》教学片断:
师:白居易写江南的诗句,跟韦庄写江南的诗句一起读,觉得哪一句是非常相似的?
生:都写到春天的江水。
师:“春水碧于天”,我想把这个“于”字改成白居易的“如”字,“春水碧如天”,我们一起来读读看。韦庄为什么不用“如”字?
生:后面那句“画船听雨眠”第四个字是“雨”,前面用“于”的话,有音韵美。
师:还真有音韵的感觉。你是从前后句用词上去思考问题,这是一个角度。
生:我觉得词人着力要表现的不是天的碧绿,而是要显现出春水的碧绿。
生:“春水碧于天”的主体是春水,“春水碧如天”的话,主体就变成了天。
师:应该说大家的视线就可能被天给带去了,虽然是水天一色。词人着力观察描绘的还必须是眼前的“春水”,再想一想,还有吗?
生:“春水碧于天”,碧绿在程度上更深一点。
师:哪个字?
生:“于”,比的意思。
生:“春水碧于天”说明春水比天还要碧,然后感觉就印在了水里,好像水比天还要大。
在这个教学活动中,肖老师抓住了极有表现力的词语,用换词、体会深层含义的方法来促进理解,引导学生思考“于”和“如”的哪个更好?这样,隐藏于词语、诗句背后的深层情感渐渐明朗起来。通过对字词的的涵咏、玩赏,学生找到了感悟词人情绪的密码,能从感受江南适闲之美提升到知人论世,品析离乱之痛。
肖老师以自己对教育的热爱,对语文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在行进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浅浅地教出了自己对语文的理解的“语文味。”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师都能够像肖老师那样扎根言语的表达形式,追求语文本身的独特魅力,追求创新、讲究艺术、尊重学生、激扬情感,我们的语文花园里一定会姹紫嫣红,桃李芬芳。
[1]肖培东.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
(谢灵峰 四川资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64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