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数学教学学以致用
2016-03-03顾岳澄
顾岳澄
(江苏省昆山市城北中心小学校)
如何让数学教学学以致用
顾岳澄
(江苏省昆山市城北中心小学校)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强调“做”是学之中心,也是教的中心,可见做之重要。现如今的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大多数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假如能够使学生学会应用这些知识,也就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标。
小学数学;生活;应用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中我们可以知道,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但同时因为他们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所以,在课堂上不能够长久地保持注意力的集中。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行是知之始,行是知之成。”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在课堂上设计一些学生动手操作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以及学习如何在生活中应用这些新知识。
数学课堂生活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但同时也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陶行知先生认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在教学生学;因为先生不能一生一世跟着学生,热心的先生,固想将他的所有传给学生,然而世界上新理无穷,先生安能尽把天地间的奥妙为学生一齐发明?所以,教学的本质就是“教学生学”,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拉近了学习与生活的距离,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学,然后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从而达到“做中学,学中做”。
一、注重观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起源于人类的生产活动,可见我们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寻找对应的数学问题,在观察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小学生很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在教学“平行四边形”这一单元时,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找出一些你身边的四边形,可以是在学校内,也可以是在自己家里,或者在你所经过的任何地方。第二天,学生的汇报十分热烈。有的学生说:“我家的饭桌是一个长方形”;也有的学生说:“我家的电视机是一个长方形”;还有的学生说:“我看到汽车的玻璃是四边形,因为它有四条边”……学生的回答多种多样,基本都得到了我的肯定。有这样一个学生的回答引起了我的注意,他观察到,走廊上窗户的形状是一个长方形,中午的时候,他在走廊玩耍的时候发现窗户在太阳的照射下,在地上形成了一个长方形的形状,而等到下午的时候,他又观察到地上的长方形变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我首先肯定了这位学生所观察到的现象,同时表扬了他细致的观察力。我简单解释了一下是由于太阳照射的角度不同才形成了这样的现象,并鼓励其他学生像他那样善于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学会将数学运用到生活中。
善于研究生活中的数学是数学课堂生活化的基础。在“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中,有这样一道例题:“公交车上原来有34人,到站后有15人下车,又有18人上车,离站时车上有多少人?”根据这道例题,我设计了一个“上下公交车”的小游戏。教师请几位学生上讲台,宣布游戏规则,讲台的左面是公交车的前门,学生从那里上车,讲台的右面是公交车的后门,从那里下车。教师做售票员,指挥上下车,学生为乘客。在游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公交车上乘客数量的变化过程,然后通过数学方法求得车上的人数。这一游戏,把“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将课堂氛围推向了高潮。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改变了旧有的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大大改善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联系的,也就是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有了这样的学习体会,学生学起来也感觉不枯燥,反而有了实际意义,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注重积累,让学生发现并收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数学规律蕴含在生活的角角落落,学生只要注意观察,就能找到这些规律。任何一门学科,都有深厚的底蕴,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才能做到融会贯通,真正理解其中的奥秘,并能学有所用,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在“圆的认识”一课中,在讲解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和掌握圆的基本特征,会用圆规画圆之后,教学目标明确要求学生能用圆的基本特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课后有这样一个问题:学校的工人师傅要在操场上画一个半径是5米的圆,应该如何操作呢?有的学生说:“我们可以用一个圆规画”;有的学生不同意:哪里去找这么大的圆规呢?这个圆的半径是5米呀。学生在经过激烈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下得出了这样的结果:可以用一根5米长的绳子一端固定在圆心,然后把绳子拉直,另一端旋转一周就画出了一个圆。学生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工人师傅找到了办法,别提有多兴奋了。
在“认识方向”一课的教学中,教科书上第一个例题就与学生的生活十分贴近,书本上指出: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学生表示这个是生活常识,他们之前就已经知道了。可见,数学知识只有运用到生活中,才能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通过不同的
情景,让学生知道生活中还有许多方法可以辨别方向,例如,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始终在正北方向的北极星、通过观察大树的年轮:年轮宽的是南方,年轮窄的是北方、通过观察长满树叶的大树:树叶茂盛的一方是南方,树叶稀疏的一方是北方……
而在学习了“统计与可能性”之后,让学生了解到,为什么那么多人买彩票,中奖的却没有几个。
小学生在生活中碰到问题还不习惯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一方面是因为小学生的应用意识还不强,另一方面则是他们的数学积累、生活经验还不够。在日常教学中引导他们收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
三、注重实践,让学生在探究性活动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数学课本上的知识是比较抽象的,因此,学生需要老师的指导才能理解。现在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学习内容要贴近生活,也就是将知识抽象为具体。注重实践,在课堂上通过实验、观察,就能做到将生活与数学联系起来。
例如,在“认识时间”这一单元的教学中,首先必须让学生认识“时”“分”“秒”,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这几个不同的时间单位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时候只要让学生拿出学具盒中的钟表,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建立对不同的指针和相应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联系。这一单元比较重要的内容就是单位之间的相互转化。更重要的是,教师应特别关注让学生体验时间的长短,例如,在认识秒的一课中,我特意安排了体验“1秒”、体验“几秒”、体验“1分钟”的活动。课堂上,学生观察秒针的走动、听秒针走动的声音、做相应的动作,1秒的持续时间与学生眨一下眼、拍一下手、画一个圆圈、吹一口气等具体行为联系在一起。简单的互动使得学生对时间的长短有了深刻的认识,同时鼓励他们拥有良好的时间观念。
在“观察物体”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口头讲解显得十分抽象,而直观的教学更能让学生透彻理解。课堂上,通过让学生观察一些物体各个方向上的图片,从而发现不同方向上物体的特征。通过细致观察,使学生有了更好的方位感。
陶行知先生批评了“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不知不觉地就将教和学分离了”的教学模式。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充满了对未知的好奇与探索,在课堂上,教师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尝试,经历着对新鲜事物的探索,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与教师、同学的互动中掌握新知,同时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掌握新知在生活中的应用,这是学生学习、成长、提高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我们所要努力追寻的目标!
[1]赵京城.浅议小学数学中的“学以致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2).
[2]陈琼.学以致用,把握小学数学生活化趋向[J].新课程(小学),2015(2).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