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文体,“言”之不尽
——以人教版五下《桥》为例谈文体意识关照下的小小说教学的言语实践
2016-03-03陈瑶琼
陈瑶琼
(浙江省温州瓯海茶山一小)
“咬”定文体,“言”之不尽
——以人教版五下《桥》为例谈文体意识关照下的小小说教学的言语实践
陈瑶琼
(浙江省温州瓯海茶山一小)
小小说作为一种文体,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短句的运用、故事情节简单却一波三折、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出人意料的结尾等。然而长期以来,小小说却处于被忽视状态,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重内容分析轻语言训练等现象严重。对于小小说教学的探索刻不容缓。在小小说文本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努力做到:语言训练,立足于学生主体;语言训练,着力于表达形式。
小小说;言语实践;表达形式;学生主体
一、小小说教学现状透视
首先,“小小说”文体性被忽视。从1984年小小说成为文学大家族中的一种文体开始,小小说在当代主流文学的格局中,仍然是一种被边缘化的小说。四川省社科院研究所的向荣认为:“小小说在主流文学的权利结构中,还没有真正的话语权。”在文学界被忽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同样如此。记叙文、散文、说明文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而小小说作为一种文体却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小小说的课文被教师一带而过,或者将小小说上成普通的记叙文,其独有的文体特点未能充分体现。
其次,重教师轻学生。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下了他的教育理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我想这种方法就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渴望,才会主动学、多学。但现实中我们多以“教师想教”代替“学生想学”。比如,我们在《桥》第一次磨课时,以体会老汉形象为主线展开教学,未曾想学生课前对课文理解得这么透彻,形象体会也很到位。很多老师和我们犯了同样的错误,不顾学生起点和需求,将重心放在分析人物上,学完小小说,却不会读小小说,更别说写简单的小小说或者是短句了。这样的教学可以说是无效的,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再次,重内容轻言语。王崧舟老师说:“语文老师必须睁大两只眼睛,一只眼睛注视思想内容,一只眼睛聚焦语言形式。”然而长期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偏重内容分析,忽视语言形式。在小小说教学中,大部分老师会以情感线为主,通过内容的分析,着重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形象,却鲜有人从大处着眼,通过语言文字训练,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小小说的文体特点:短句的运用、故事情节简单却一波三折、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出人意料的结尾等,也就是以文本为例子来学习小小说的阅读方法。
二、小小说教学言语实践初探
(一)言语实践,着力于表达形式
语文课程改革从偏重内容分析到关注文本表达形式,是阅读教学美丽的转身。而《桥》这篇文章用词准确,是学习小小说这种表达形式很好的“范例”。教师可以抓住文本这一特点进行言语实践,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感受小小说的语言特点。
片段一:书声琅琅,认识“短句”
这个环节抓得非常细致,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悟说出来,读出了洪水之大、猛、急,体会了情况的危急,思考并发现了语言表达上“短句”的秘密,体现了浓浓的语文味。
片段二:品词析句,体悟“修辞手法”
这个环节让学生从课文中找描写洪水的句子,再引导学生抓住词句进行深入的品读。在感悟洪水凶猛的同时,体会遣词造句方面的独到之处,即语言虽然简短却能巧妙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言语实践扎实有效。
片段三:咀嚼文字,揣摩“用词准确”
从语言文字的细节入手,一个字、一个词,反复推敲斟酌,咬进文字的深层,嚼出文字真味,在品出老汉形象的同时,更深深体会小小说语言用词准确的特点。
片段四:平中见奇,感受“出乎意料”
这样一个重要的环节,我们却用一种非常平淡的方式来处理,平淡的范读,无论是语气还是在每句结尾处的长长的停顿;平淡的分析,让学生自己发现,不渲染感情不做过多讲述。
这些看似平淡无心的处理,学生内心早已被深深震撼,恰恰体现了小小说在结构上出人意料结尾的特点,故事情节简单却一波三折,故设悬念,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教学方式与文本的特点那么天衣无缝地衔接,妙哉!快哉!
(二)言语实践,立足于学生主体
片段一:“静中有思”,体会形象
研读课文时,让学生默读课文做批注,又用一个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积极性的问题让学生自读自悟——老汉的哪些言行深深地触动了你。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分析、感悟,感受语言的张力,与文本对话,写下感受,为下一步组织语言进行最优化表达奠定了基础,达到“此时无声却有声”的美妙境界。
片段二:“小组合作”,迁移练笔
这是一篇很好的小小说范例,孩子们在感悟了语言特点后,进行练笔实践是很有必要的。课堂上,我们引导孩子学着老汉的喊话将哈尔威船长的喊话改成短句,出示练习:
精心设计课堂练笔,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将内容改写成短句,写完后的交流让学生互评,再修改。在“独立思考—同伴讨论—全班交流”的替换形式里,使探究、合作、交流产生的火花在课堂上不断迸发,使练笔高效,也培养了学生倾听、表达、质疑、组织、反思的能力,很好地体现生本理念。
以小小说《桥》为例,阐述了小小说教学的言语实践,无非是想阐明一个事实:小小说教学要“溯本求源,寻言得美”。溯本求源,即言语实践要立足于学生主体,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做到静中有思、小组合作;寻言得美,即言语实践着力于表达形式,通过咬文嚼字、品词析句等手段发现小小说语言表达上用词准确、短句等特点,感受其艺术的美感。以语言文字为根本,以言语实践为途径,以学生为主体,以表达形式为着力点,使小小说的语言文字得到充分体会,也使学生扎扎实实地学会了读小小说,写短句。既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夯实了语言训练这个小学语文教学的根基。
[1]杨文忠.让学生走进小小说的世界:以《桥》的教学为例[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5(3).
[2]汪国良.《桥》一课的教学处理[J].小学自然教学,1998(4).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