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老王》中“不幸”的立体意
2016-03-03吴九虎
◎吴九虎
反思《老王》中“不幸”的立体意
◎吴九虎
伴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与推进,笔者开始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深刻的反思。在执教时,教学参考书往往成为教学的指挥棒,不得不承认,在一定程度上,这所谓的指挥棒却限制了我们在课堂上的发挥。而这种认识在笔者执教苏教版必修三杨绛的散文《老王》时感受尤其深刻。
《老王》是苏教版必修三专题二“号角,为你长鸣”中一篇写人记事类散文的典范之作,也是教师在选讲此类散文的重点篇目。通过对文本的阅读,了解了关于老王的职业、身体状况、生活现状等基本情况。与此同时,介于《老王》所在板块题为“底层的光芒”,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自然而然地会将学习目标定位为对老王这个“底层人”形象的分析和把握。他的不幸境遇,他的善良朴实,他的知恩图报,正与板块的主旨十分吻合。这些品质正是老王这一类“底层人”身上最高贵的人性闪光点,也正是“底层的光芒”。纵观文本,老王的形象确实在字里行间,点点滴滴地融汇而出,一个活生生立体版的老王在我们一步步的分析中跃然纸上。
笔者在准备备课资料时,参考了不同设计的教案,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将教案的问题设计焦点集中在老王这个人物的身上。的确,我们不能否认这确实是文本的一个重点,这个问题的解决对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形象也相当重要。而这个问题本身的难度并不大,学生通过仔细的阅读和讨论交流基本上能够将老王的形象抓住。但一味地训练难度较小的题目不易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笔者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能不能站在常规教案的基础上,将问题的设计进一步延伸和提升。于是笔者大胆地作了一个设计,只利用一个问题来解决对通篇文本的学习。笔者从文本的最后一句话“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入手,大胆放手,让学生深入文本,发动学生小组内部进行讨论,来阐释他们自己的看法,明确“谁是幸运的,谁是不幸的”。
其实,在赏析此文时,总是摆脱不了一个人的影子,她就是作者杨绛。《老王》是杨绛追忆既往生活的记录,在文本中我们可以追寻到作者的身影。但当我们过于把目光投射到老王身上时,是不是忽略了老王身后的“那人”——杨绛。在2001年第一学期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上,刘锡庆教授在其文章中明确提出“散文要读‘我’”的主张,这一主张逐渐被语文教育界所接受,并付诸教学实践。读懂了杨绛,从“知世论人”中我们更能体会出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从内心深处所发出的“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细细揣摩一番,杨绛在文中不光是投射了自己的影子,如果我们深入文本加以探究,她的形象丰富性绝对不亚于老王。于是,笔者让学生围绕着“幸运”与“不幸”展开了讨论。整个课堂充满了激烈的氛围,学生大致分成了两个阵营,一派认为老王是不幸的,因此才有了后面作者的内心愧怍,另一派认为作者杨绛是不幸的。两大阵营各自都亮出了自己观点和充足的依据。持老王是不幸的一组,他们的主要依据是文章中,老王是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劳动者。他生计的来源“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他住的地方是“荒僻的小胡同”,“破破落落的大院”,“几间塌败的小屋”;他还“瞎掉一只眼”。此外,他是“单干户”、“失群落伍”;他近乎没有亲人,“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是一个“老光棍”。无论是物质上、生理上,还是精神上,老王都是一个彻底的“不幸者”。这些文本依据足以证明老王的不幸,毋庸置疑。
的确,每一个证据都是最清晰的佐证,同时寻找每一个证据的过程也证明了学生梳理文本内容,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使我们看到了老王形象的轮廓。持作者杨绛是不幸的阵营其依据更丰富更有深度,学生翻阅了大量的资料,了解了关于“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以及杨绛在那个特殊时代的生活。这一阵营的同学将《丙午丁未年纪事》中所记载的杨绛顶替临时工小刘去打扫厕,小刘则负起了监督文学所全体“牛鬼蛇神”的重任和杨绛在遭受批斗时被剃成阴阳头的这两段经历列举出来。他们认为作为知识分子的杨绛本应该在学术上潜心钻研,却因为时代的问题成为一个悲剧,成天生活在惶恐之中,甚至可以说杨绛的生活状态至少从心理和精神层面来说比处于底层的普通劳动人民更差。文本中有一个这样的情节,我们不妨再回头看一看:老王在临死前将自己的鸡蛋和香油全送给杨绛一家,如果杨绛家的生活条件好,为何老王还会在那个物质极其匮乏的时代把东西送给杨绛,难道真是他自己不需要吗?而杨绛面对老王的这些“接济品”时,从她的“苦笑”背后细细品味一下,不正是一个人生活不幸的影射吗?我们再看看老王又为何在送杨绛他们去医院时执意不愿收车费?仅仅是因为老王善良吗?如果往深层想一想,应该不会这么简单。多思考两个问题,在读者的眼中,杨绛是什么样的人?她的生活又如何?相信通过文本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得更加清晰。
或许不管杨绛的生活过得怎样,作为知识分子的清高之气始终散发在她的身上,可是当我们仔细揣摩之后,那种隐藏在其清高背后的不幸亦会浮出水面,成为读者对杨绛的又一层认识。一个问题引出了同学们如此丰富而又有条理的分析和辩论,这堂课的收获是可观的,是有目共睹的。试想以这样的方式去解读文本,梳理文本,能不深入吗?文本中一个个人物,一段段场景就会像电影一般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笔者也在不断地进行总结和反思,当我们跳出常规问题设计之后,有时会把更多的问题看得更清楚更透彻。这样的课堂模式才真正地符合新课程改革,才能真正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水平,也才能深入地贯彻执行“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核心课程理念。作为老师,我们应该不断地去反思我们做过的,寻找更有效更优益的方法来实现教学价值的最大化。
(吴九虎江苏省宝应中学22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