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周易》及《黄帝内经》的中和思想
2016-03-03方满锦
方满锦
(香港中文大学 专业进修学院,中国 香港)
论《周易》及《黄帝内经》的中和思想
方满锦
(香港中文大学 专业进修学院,中国香港)
摘要:医《易》同源,皆以阴阳为核心,而中和思想则贯穿其中。医与《易》皆以阴阳调和为万物化育之本。《易》卦以二五爻居中为贵,强调无太过或不及;医道则强调“过”为百病之源。《黄帝内经》汲纳了《易》的三才观,成为代表中医学特色的天人合一思想。《易》以中正为天下之大行,又以苦节为“节”之弊,这种观念亦为《黄帝内经》汲纳,提出“生病起于过用”之论。《易》除尚“中”外,也贵“和”,“和”为万物生化之本;《黄帝内经》也强调“和”有利于人体的健康。《易》道主变,随变所适;医道治病,着重权衡之术,二者皆以“时中”为务,故医《易》同源,其理固然!
关键词:中和;阴阳;天人合一;中正;时中
《黄帝内经》的医理,与《易》理息息相关,盖医与《易》皆以阴阳为核心思想,药王孙思邈(581—682)说:“不知易者,不足以言太医。”[1]2007医家张介宾(1563—1640)更说:“易者,易也,具阴阳动静之;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医易同源者,同此变化也。”[1]2007医家孙一奎(1522—1619)也说:“深于易者,必善于医;精于医者,必通于易。”[2]5于此可见,医源于易,恒称医易同源,故学医者,每多学《易》。
《易》专论阴阳,阴阳以平衡为原则,其内涵是中和。所谓“中”,指中正、不偏不倚,无太过或不及,其精髓在时中, 时中者,即权衡时宜而执中。所谓“和”,具和平、和谐、和合、和应、调和等义,其义可引伸为和合生物,共荣共利,向至优发展。《说文解字》释“中”,和也,此义言中寓于和。所谓“和”者,古字作龢,《说文解字》释龢,调也,《广韵》释龢,谐也,合也。在周代之前,“中”与“和”,虽分属两个概念,但“中”常寓意“和”,“和”也常寓意“中”。
一、《易》道与医道的阴阳观
言《易》必论阴阳,言医也必论阴阳,《易》与医的阴阳观,皆以中和为本。阴阳为万物之源,阳为乾,代表天,阴为坤,代表地,阴阳和顺,四时适时而至,则能化生万物。《乾卦·彖》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3]3-9乾统天,为“万物资始”。《坤卦·彖》说:“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品物咸亨。”[3]25坤载物,为“万物资生”。《易传·系辞下》又说:“天地氤氲,万物化醇。”[3]311此言天地阴阳二气交感,化育万物。对于阴阳交感,《素问·天元纪大论》指出:“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4]336“气”即五气的风热燥湿寒,“形”即五行的木火土金水,形气交感,化生万物,此乃天道职能。《素问·生气通天论》又说:“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4]13“阴阳四时”乃天之道,宜顺不宜逆。阴阳运动正常,其态中和,才可持续生化。《易》道与医道,对于阴阳调和,化育万物的概念是一致的。
阴阳蕴含天地万物变化之理,《易·系辞下》说:“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3]298《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阐释阴阳之义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4]29于此可见,《易》道与医道的阴阳观,皆以彰述天地万物之变化为共通点。
二、易之三才与医之天人合一
《易》以卦爻辨吉凶,卦分上下,一卦六爻,上卦三爻,下卦三爻,中爻主吉主利。所谓中爻,是指居下卦的二爻及居上卦的五爻,故《易传·系辞下》有“二多誉……五多功”[3]318之语。爻位以居中为贵,“中”的哲学概念,其重要意义是无太过或不及。
此外,《易》道有天道、人道、地道之分,称三才,《易传·系辞下》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3]318《易传·说卦》又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3]326《黄帝内经》汲纳了《易》的三才观,并予以演绎及升华,成为中医学特色之一的“天人合一”思想,例如:
《灵枢·岁露》: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4]168
《灵枢·逆顺肥瘦论》:圣人之为道者,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4]89
《素问·宝命全形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4]143
《素问·宝命全形论》: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4]60
《素问·六节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五味。[4]60
上述《黄帝内经》的天人合一概念,源出《易》的三才观。
三、易之中正观与医之过用观
《周易》屡言中正和谐,例如《易·乾卦》说:“元亨,利贞。”[3]1《周易正义》引子夏传云:“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贞,正也。”[3]1孔颖达疏说:“元始亨通,能使物性和谐,各有其利,又能使物坚固贞正得终。”[3]1《易·乾卦》又说:“保合大和,乃利贞。”此言中正得和及得利。《易经》强调中正功能,例如:
《易·需卦》:酒食贞吉,以中正也。[3]44
《易·观卦》:中正以观天下。[3]97
《易·晋卦》:受之介福,以中正也。[3]153
《易·益卦》:利有攸往,中正有庆。[3]176
《易·姤卦》:刚遇中正,天下大行也。[3]184
《易》的中正观,言简义明,放诸四海而皆准,故能“天下大行”。中正有所偏,则出现太过与不及,其后果不吉。《易·乾卦》有言:“上九,亢龙有悔。”[3]7此言其位离中,升至高位极限,结果物极必反,由盛转衰,有所后悔,所悔者为“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3]23-24。所以,凡事要有所警觉,适时节制,勿使太过。《易·节卦》说:“彖曰:节,亨,刚柔分而刚得中。”[3]239《易·节卦》又言:“当位以节,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3]240此言天地人有节制,诸事中正亨通。节制虽属美德,但节制过度,则成“苦节”,《易·节卦》指出其害说:“苦节不可贞,其道穷也。”[3]240此言苦节道穷,不可得利,并作出警告说:“苦节,贞凶,悔亡。”[3]241《易·节卦》又强调“甘节之吉,居位中也”[3]241,节而无过则不伤,谓之甘节,其位居中。对于不知节制之害,《易·未济卦》举例说:“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3]255此言饮酒太过而失态,不知自我节制。
《黄帝内经》汲纳了《易》的中正观及节卦的义理,予以深化,并应用于医道,提出“生病起于过用”之说,此乃中医病因金句。所谓“过”,即太过,也含不及之义在内,例如风、寒、暑、湿、燥、火称六气,又称六元,乃自然界正常之气,生物得其利,才能生、长、化、收、藏。假若六气表现太过,则由正气变为淫邪之气,称六淫,又称六邪。六淫之气,乃天地不正之气,不利于生物生长,人命也遭其害。《素问·至真要大论》说:“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4]490时气太过,六淫为害,故《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太过者暴……暴者为病甚。”[4]446有关太过之害,《黄帝内经》记述颇多,例如: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寒暑过度,生乃不固。[4]31
此为寒热太过,危及生命。
《素问·上古天真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4]2
此为起居失节,纵欲过度,未老先衰。
《素问·痿论》: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4]228
此为房劳太过,伤及肾脏。
《素问·举痛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下,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4]203
此言太怒、太喜、太悲、太恐、太寒、太热、太惊、太思诸气太过,伤及气机,病及脏腑。
《素问·生气通天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4]20-21
此言饮食五味太过,伤及五脏。
《素问·五常政大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4]415
此言治病中病即止,过则伤正。《黄帝内经》强调冶病准则,“以平为期”,“平”的意义,是无太过或不及,以中和为达标。
四、易与医之尚和观
《易》除启蒙尚“中”的哲理外,也开悟了贵“和”的哲学。“和”,主吉主利,所谓“和实生物”是也。《易传·说卦》:“水火不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3]326,“不相逮”“不相悖”“通气”,皆具“和”之义。《易·泰卦》的“天地交泰”[3]66,此言地气上升,天气下降,天地二气交通,其气“和”,此乃大自然的“和”态表现。在《易经》中,屡见“和”的哲理,例如:
《易·乾文言》:利者,义之和也。[3]12
《易·咸卦》: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3]39-40
《易·夬卦》:健而说,决而和。[3]180
《易传·系辞下》:履,以和行。[3]324
《易传·说卦》:和顺于道德。[3]325
在《黄帝内经》中,也屡有论述“和”的医理,例如:
《素问·生气通天论》: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4]19
《素问·六节藏象论》: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4]60
《素问·调经论》: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4]310
《素问·举痛论》: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4]203
《灵枢·行针》:阴阳和调而血气淖泽滑利。[4]138
五、易与医之时中观
时中,乃中和思想之精髓所在,着重权衡轻重变通,包括权衡利害,适时执中,一时一中,与时屈伸,与时迁徙,伺机而行,掌握时机等意义在内,总之,“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易》道主变,故此《易经》有“变经”之称。《易》道以变为务,但变中有常,知变达常,乃时中精神表现。“易”者,变也,易爻以变为其特色,《易传·系辞下》说:“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系辞而命之,动在其中矣。”[3]294“动在其中”,即“变在其中”,“变”而不失中和者为贵。《易传·系辞下》又说:“《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3]315“唯变所适”是指顺时势而适变,以“时中”为务。《易·蒙卦》指出:“蒙亨,以亨行,时中也。”[3]38《易》以卦为时,爻为变,重视时机,故常言“及时”“随时”“时行”“时发”“时用”“与时”“趣时”。“时中”有一重要元素,就是“变通”,《易传·系辞下》说:“变通者,趣时者也。”[3]295“变通”之利,《易传·系辞上》说:“变而通之以尽利……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3]292-293《易传·系辞下》又说:“通其变,使民不倦……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3]299
《易》的“时中”哲理对《黄帝内经》关于治病时机方面有很大的影响。《灵枢·逆顺》说:“兵法曰:无迎逢逢之气,无击堂堂之阵。刺法曰: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漉漉之汗,无刺浑浑之脉,无刺病与脉相逆者。”[4]117此言针灸治病,有如兵家对阵,敌军士气高昂,人强马壮之际,不宜正面交锋,治病亦需权衡病情,“病与脉相逆”者,不宜针刺,宜用他法治疗。《灵枢·逆顺》篇又说:“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下工,刺其方袭者也,与其形之盛者也,与其病之与脉相逆者也。故曰:方其盛也,勿敢毁伤,刺其已衰,事必大昌。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4]117此言四类级别医生,对掌握治病时机的学问各有不同,上工“治未病”,次者“治未盛”,又其次者“治已衰”,下工“治方袭”。
治病宜权衡时机,结合辨证论治,巧用治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4]41病之初起,邪在经络,可刺而不留针,若病邪盛,可刺而留针,待病邪衰减始出针。病情属表证者,用扬刺法;病情属实证者,用泻法;病情属虚证者,用补法。适时把握治病时机与治法,有利尽快调和形体阴阳气血,恢复健康。
此外,治病宜权衡疾病的常中有变,《素问·移精变气论》说:“理色脉而通神明,合之金木水火土、四时、八风、六合、不离其常,变化相移,以观其妙,以知其要,欲知其要,则色脉是矣。”[4]75色与脉虽各有常规主病,但仍需结合五行、四时、八风、六合的“常”与“变”,予以通盘考虑,以定夺诊治之道。《灵枢·五变》说:“一时遇风,同时得病,其病名异……是谓因形而生病也,五变之纪也。”[4]99-100此言病因虽同,病情各异,其理是形体不同,故此诊查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
《易》乃大道之源,为六经之首,《黄帝内经》亦为中医四大经典之冠,二者共通之处,皆言阴阳,咸认阴阳为万物之本,而中和思想则贯穿阴阳,也为二者之共识。医家常言,医易同源,其理固然!古人有言,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治国如治病,皆以中和为首务。
中和思想为我国政教文化的精神,其源可远溯至三皇五帝时代,史载尧舜时代,已积极推行治政“允执厥中”,即公允执中。舜帝更仿尧帝实践禅让,禅位于大禹,并授其治国要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尧舜禹三代,皆以中正为治国之本,故称盛世。到了周代,除续以“中”治政外,更以“和”为国策,成就了成康之治,“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可惜,时至春秋战国,礼崩乐坏,诸侯割据,战火频连,民不聊生。孔子有见及此,倡行复古,以周礼为目标,制礼作乐,删诗书,整理经籍,其门弟子及后人更积极推行中和思想。孟子、荀子、子思皆以立言鸣于世,尤其是子思的《中庸》一书,更代表儒家中庸思想的典范。由于中和思想乃治术之一,故为诸子汲取,并予以深化成为己家思想。成书于战国中末期的《黄帝内经》,其医理也深受中和思想影响。故此,《易》为大道之源,中和思想源出于《易》,《黄帝内经》也源出于《易》,医《易》同源,有据可寻也。
参考文献:
[1]张介宾.类经(下册)[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2]孙一奎.医旨绪余[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3]周易正义[M]//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黄帝内经·素问[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蒋成德)
On the Neutralization Ideas inTheBookofChangesandHuangdi'sInternalClassics
FANG Man-jin
(School of Professional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kong, China)
Abstract:Medicine is homologous with The Book of Changes,both of which focuses on Yin and Yang and believes that the key value principle all throughout is the neutralization.The Book of Changes stresses neither excess nor deficiency while medicine emphasizes that excess is the sources of all diseases.Absorbed the Trinity concept from The Book of Changes,Huangdi's Internal Classics makes it the unity of nature and man which represents the characteristic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nother similarity between the two books is that both of them stress harmony which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world and is beneficial for people's health.
Key words:neutralization; Yin and Yang; unity of nature and man; just; opportune
中图分类号:B2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571(2016)03-0037-04
作者简介:方满锦(1949- ),男,广东东莞人,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中医食疗课程导师(教授),文学博士,医学博士,注册中医师,主要从事先秦哲学、金元文学、中医理论及《黄帝内经》等研究。
收稿日期:2016-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