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质差异视域下的中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2016-03-03◎殷威
◎殷 威
气质差异视域下的中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殷威
中学生不同的气质类型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不一样。语文教师只有运用相关的气质差异心理学知识,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才能对学生因材施教。在气质差异理论指导下的语文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当中,这样语文小组合作就不会流于形式,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人格差异与教育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气质差异是人格差异的组成部分。青少年气质差异是个客观存在的事实,语文教师如何运用气质差异相关知识帮助中学生有效学习至关重要。基于心理学人格差异相关知识指导下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更好地引导中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一、气质差异与语文小组合作学习
根据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的八阶段理论,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对应着第五阶段。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青少年探索自我认同的各个方面,努力形成一个完整的自我概念。中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教师在鼓励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同时,并给他们以指导。中学生的心理差异包括认知差异和人格差异。人格差异又包括气质差异、性格差异和动机差异。现在的气质类型分类是后人对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特提出的气质分类的发展。现在通常把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抑郁质和黏液质。
本文将从气质差异的这四种类型出发,以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为例,根据中学生气质差异来分析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参与的差异。通过对气质差异的学生进行观察和分类,以便语文教师准确地指导中学生积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最能体现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被大量的引入语文课堂教学。语文教师可以将人格差异相关的心理学知识运用于课堂教学,并引导中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学习。
二、气质差异理论指导的意义及价值
语文教师通过学习气质差异相关教育心理学知识,拓宽自己的学习视野,使教学从感性向理性迈进。语文小组合作能较好地发挥中学生的主体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教师和学生两个角色缺一不可,语文教师应对语文小组合作的中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语文教师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中学生的气质类型进行了解,才能在中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时对中学生进行教育。气质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各种气质类型各有优缺点,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促进中学生气质类型中积极的部分,逐步减小消极的部分。语文教师应当识别中学生的气质差异,合理指导中学生进行语文学习。
三、小组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结果呈现,忽视合作学习过程
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只是学习结果的对话,并不重视学生学习的体验过程。并且语文教师没有对中学生的气质类型进行分类指导,只是任由中学生自由发展。这样会让抑郁质的中学生和黏液质的中学生缺乏主动探索的经验。在进行课堂小组合作之前,语文教师已经将小组合作的结果做出了预设,中学生的小组合作也只是对一个明确的结果进行合作交流。小组合作仅仅围绕结果来展开,跳不出语文老师备课的预设。对于中学生来说,不利于发展创造性思维。
(二)组内话语霸权,“小老师”的独白
语文小组合作中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一部分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掌握着话语的霸权,另一部分中学生就成为了听众,往往小组合作得不到充分的交流。成为听众的中学生就缺乏了独立思考问题的机会,这样的小组合作不能保证每个人说话的权利。事实上,每一位中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考,个别中学生的霸权不利于思想的交流。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应该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不能是小组内某个或某几个中学生的想法。否则,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就不能实现,每个中学生的积极性也得不到充分发挥。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语文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否则胆汁质的中学生可能就掌管着话语霸权。此时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增加抑郁质与黏液质的中学生小组合作的参与度。
(三)交流层次浅显,未能深入问题本质
语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一个问题的时候,只是针对字面的意思做个简单的交流,在交流的时候没有深入地探究问题的本质。只是徘徊在问题的表面,仅对问题进行浅层次的交流,以至于合作不能达到理想的结果。从语文小组合作的沟通方式来看,小组合作表面展示出热闹的样子,但事实上不能触及核心。语文小组合作是多个学生进行参与的,应该有思想的碰撞,并能闪耀着智慧的火花。从语文小组合作的内容来看,部分语文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内心需求。语文教师设置的题目没有趣味,不能激发中学生学习的兴趣。语文小组合作的成员讨论的是“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而没有考虑到“怎么样”的问题。小组内的成员围绕的是教师布置的问题,没有进行发散性的思维。结果教师抛出一个问题,中学生进行交流围绕问题,不能深入到问题本质。这时候,语文教师要根据气质类型,调动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气质差异与因材施教
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相关问题可以运用心理学人格差异理论的相关知识进行解决。气质可以分为四种,分别是黏液质、抑郁质、胆汁质、多血质。不同的气质类型有不同的表现。黏液质的中学生思维比较迟缓,反应速度慢,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不能集中注意力。抑郁质的中学生胆小懦弱,反应速度慢,非常内向。中学生进行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语文教师要根据中学生不同的气质类型进行不同指导。此外,语文教师也要指导中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气质类型,保持和发扬气质类型中积极的成分,尽量控制消极的成分。胆汁质的中学生好胜心强且具有充沛的精力,具有理解能力强和接受速度快的特点,可是他们通常不求甚解,容易激动。多血质的中学生比较活泼,思维活跃,善于表现自己,但做事不踏实。
(一)胆汁质与多血质
胆汁质和多血质的中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时候很容易形成话语霸权。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参与度不均,会出现一部分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中学生掌握着话语的霸权,另一部分中学生就自然成为了听众,导致语文小组合作效率达不到最优化。成为听众的中学生缺少了思考问题的机会,没有进行充分思考。个别中学生话语霸权,不利交流思想。对胆汁质的中学生,语文教师需要鼓励他们气质中的积极品质,帮助他们锻炼自制力。在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胆汁质的中学生很容易提出问题,在学习上给他们一些有难度的学习任务,克服它们急躁不求甚解的毛病。此外,语文教师应该给这类中学生更有难度的问题进行思考,这样胆汁质的中学生更能去深入地思考问题。对于多血质的中学生,他们的积极表现语文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反馈,也要对他们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进行批评。多血质的中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时容易分心,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观察时要注意到这类学生,适当提醒他们集中注意力。
(二)黏液质与抑郁质
相对来说,黏液质的中学生和抑郁质的中学生很容易成为小组合作的附庸。这两类学生在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时会处于劣势,因此语文教师在这时候要注意帮助这两类学生,多给他们创造参与的机会。黏液质的中学生,在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反应比较慢、思维刻板,语文教师应该拓宽他们的思路,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运用心理学的学习动机理论增加他们的学习动机。抑郁质的中学生在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可以增加他们回答问题的机会,使他们克服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自卑感。语文教师应鼓励抑郁质的中学生参与到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来,给他们的问题不要太难,要能让他们经过思考后解决。逐渐丰富他们成功的经验,增加他们的自信心,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五、小结
根据心理学气质差异相关知识解决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题,可以拓宽语文教师的教学视野,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语文教师将中学生气质差异进行分类指导,一方面能够促进教师高效的教学,另一方面可以鼓励中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语文小组学习中去。虽然语文教师不能改变学生的气质差异,但是可以帮助不同气质类型的中学生更好地参与语文小组合作学习。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周庆元.中学语文教育心理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郅广武.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路径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5.
(殷威浙江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31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