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情
2016-03-02游磊
游磊
早些年,在我的老家豫东太康,只要一进入腊月,人们就已经认为新年就要来到了。每到这个时候老家都有个与其说是风俗不如说是规矩的习惯,那就是天天可以看县道情剧团演大戏。
春节期间,太康无处不以唱戏为事,演戏规模又大,“一村演戏,众村皆至,各招亲厚者,酒食款待,流连宴乐。移他村,亦如此……”“要请出嫁闺女回家听戏,要请邻近庄上亲朋好友,戏不散,乡村狂欢就不算完。”道情剧团老艺人王永田对记者说。如今,随着娱乐形式的多样化,人们已没有原来那样痴迷了。
道情剧团过年演出,往往一天演三场,上午八九点开戏,中午休息两个小时再演一场,夜戏是六七点开演,散了场,演员卸妆吃夜宵,到夜里11点多才能休息。有时还会一天演四场,中午就没午休,演员轮流下台吃饭,好多演员都有“演迷”的时候。
道情剧团的王永田和胡金山两位老先生,呵呵笑着,给记者讲起了剧团著名小生朱锡梅“演迷”的“段子”。
有一年过年,在太康西南逊母口演《雷宝童投亲》,王永田演雷家义仆,朱锡梅演少爷雷宝童,两人搭戏,少爷拜义仆,义仆说:“少爷请起。”朱锡梅用袖子一挡脸,小声对王永田说:“我该唱啥?”忘词了。王永田就算替她现想,伴奏已起,眼瞅着赶不上板眼了,王永田只能“现编了四句”对付过去。
还有一回过年唱戏,演的是《张廷秀私访》,这回“演迷”的是一个李姓演员。演张廷秀的朱锡梅上场门搭开帘子,李姓演员该从这儿出去,但他口里喊着“来了来了”,一弯腰从下场门钻了出去,观众“轰一下”笑开了。
解放前,道情艺人有个占一年兴旺的小仪式,年三十夜里吃过饺子,艺人们打着锣鼓家伙出门去,碰见啥都算“接着了”,碰见猪高兴得很,说:“明年戏写不完了,是好兆头。”碰见兔子连声叫苦:“坏了,明年光落着不着窝了,到处跑了。”这个小仪式解放后不再有,但春节演出季的艺人们,确实像兔子一样,辛苦地到处奔波。
整个春节演出季里,道情演员们就这样扛着铺盖卷四处辛苦着。
太康过去起年会必演戏,“四方辐辏,贸易盈城,焕然巨观。然有会必有戏,非戏则不闹,不闹则趋之者寡,而贸易亦因之而少甚矣!”不唱戏人气不旺,连交易额都下降。年会上,老百姓是最大受益者,也买了也卖了,也玩了也闹了。老百姓对大戏的向往,甚至发展到一方起年会不演戏,“众皆鄙之,村人亦自以为耻”。
太康道情戏演出,原有重要一项为“祀神演戏”。旧方志记载:“俗喜祀神,多结社里,演戏无节。欀瘟欀火,贺雨贺晴,重叠举行……”太康各地,春节期间,祀神唱戏者终年不绝,规模也最盛大。解放后,“祀神演戏”已被彻底取消了,自然演出的次数也大大缩减了。
道情剧团的春节演出季中,《王金豆借粮》很受欢迎,这也是道情代表性剧目,道情的欢快、通俗、生活气息浓郁的特色,通过它展现得淋漓尽致。该剧表述的是大度而富有爱心的张爱姐在未婚夫王金豆家遭遇不幸时,能慷慨解囊伸出援手相助,最终成就二人美好姻缘的故事。自然深受观众的喜爱,人们也想通过看戏为过年增添喜庆的气息。
“《王金豆借粮》本身就是过年戏。故事发生在除夕夜,王金豆到老岳父家借粮,未婚妻爱姐和嫂子都在包饺子,王金豆私会爱姐,被嫂子发现,笑闹一场厚赠钱粮,是个小喜剧、小闹剧。戏里都是过年节俗,姑嫂包完饺子,约定第二天早上一块儿去赶庙会。还说初一五更不兴叫,两人咳嗽为号。嫂子泼脏水,因为过年不兴泼到院里,所以不小心却泼到磨道里的王金豆身上,因此引出一连串故事。”王永田道。
《王金豆借粮》原作者姓名不详,故事发生地就在太康县城北25里的杨庙集上。新中国成立前,太康已有道情班艺人演唱,到了1957年,太康道情剧团正式建团,经过加工整理后,在许昌人民剧院演出,“反响强烈,日演三场,连演月余,座无虚席”。之后,参加各级会演,屡获殊荣。1992年6月10日,太康县道情剧团带《王金豆借粮》赴山东淄博市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活动,一举荣获编剧、导演、音乐、舞美、伴奏和优秀演员等8个奖项。文化部艺术局局长曲润海评价:“不愧是老戏翻新的典范之作,为老戏新演找出了一条新路子。”
时隔多年,当年参与导演此戏的胡金山仍记忆犹新:“这个戏,下了大工夫啦!”
也许是道情唱词极度生活化,才赢得了人们的喜爱。人们过年的喜庆在这出戏里充分得以体现。比如包完饺子,嫂子给爱姐说给她的陪送,先说柜子衣服鞋,再说厨房里的陪送:“陪送你大锅和小锅,蒸馍的箅子也配齐。陪送一个面案板,有一个菜柜带抽屉。大擀杖小擀杖,还有铜勺带笊篱。陪送你一个筷笼子,有一把筷子是新的。陪送你个鏊子三条腿,外带一个翻馍批。小妹妹你要嫌少,支鏊子的三块砖头也给你……”
道情,为何在豫东太康,甚至皖西北这么受欢迎,以至于变成年俗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呢?
记者通过查阅县志获悉:太康位于河南东南部,南临淮阳,北傍开封,为南北交通要道,商贾荟萃之薮。古时与陈国相近,盛行巫风歌舞,以祭祀神事最流行。历代县志记载:“愚夫愚妇,多好鬼尚巫,烧香拜佛,又好约会演戏。”“祭祀神事”的客观需求,导致戏曲诞生。而“约会演戏”,又最集中于过年之时。道情诞生之初,即和年俗密不可分。
道情形成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约在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流入太康,它由道情(渔鼓)、鼓儿词、莺歌柳相结合,又广泛吸收了越调、豫剧的营养。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艺人们结成戏曲班社道情班演出,太康及周边县道情班多达数十个,以太康最盛。1942年,太康县成了黄泛区,艺人流散,剧种几近灭绝。1957年,太康道情剧团正式成立,这一剧种复得挖掘振兴。道情剧团实行“拿来主义”,直接套用豫剧成熟的表演和舞美。
道情一向注重唱,不注重表演,导致道情戏管听不管看,“睁不开眼”。为了这出戏,剧团从上海戏剧学院请来了名导演薛沐先生,着重改进了表演。
王金豆上场,原来拎条口袋,简单几句唱,交代一下除夕为啥借粮、去哪借粮。新版中,王金豆一手执破伞,一手拿口袋,天寒地冻中,耸肩缩背乞乞缩缩上场,只见他一步一跐,摔倒滑跌,跌跌撞撞,一连串摔跌动作,渲染了悲凉气氛和他的心酸处境。之后是风雪中的伞舞,表现了王金豆在风雪中挣扎前进。这种表演上的改进,新版中有多处。
这出戏,一是出新,二是将道情最突出的“生活化”特点完美保留了下来。
道情原本就是土生土长,有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地百姓过年看道情,犹如当今必看央视春晚。不知从何时起,过年时,在当地延续多年的这一习俗,已不多见了。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如今,眼看着春节一个接着一个过去了,给人的感觉是过年的氛围没有了,年味也越来越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