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PACK带给高校教师教学改革的启发
——以梧州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为例

2016-03-02杨秋慧

梧州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梧州计算机

陈 佳,杨秋慧

(1.2.梧州学院,广西 梧州 543002)

TPACK带给高校教师教学改革的启发
——以梧州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为例

陈 佳1,杨秋慧2

(1.2.梧州学院,广西 梧州 543002)

在各国不断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形势下,该文介绍了受到广泛关注的TPACK框架及其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立足于“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实践,设计了一份面向任课教师的问卷调查,收集了教师情况和课程教学情况,并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体会,分析总结出本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TPACK的思路,提出了本课程教学的改进建议。

TPACK;教学实践;问卷调查;改进建议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全球教育改革的总趋势。“计算机文化基础”是梧州学院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基础,旨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何才能将信息技术与本课程进行有效整合来提高教学质量?不妨研究一下教育信息化发展较快的美国所倡导的TPACK框架,从中学习一些教学创新的思路,以改善梧州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

1TPACK概述

1.1TPACK框架的提出

图1 TPACK框架及知识要素

作为美国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及方法第三阶段的最具影响力的整合模式,“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缩写TPCK,后改名为TPACK)的概念框架于2005年由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两位学者首次正式提出[1]。TPACK框架中包含三个核心要素,即学科内容知识(CK)、教学法知识(PK)和技术知识(TK);这三个核心要素交叉形成了四个复合要素,即学科教学知识(PCK),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TCK),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以及境脉因素(Context),其框架及知识要素如图1所示。

其中,CK是指教师要教和学生要学的具体学科知识,以及教师对于学科知识本质的理解;PK是指对各门学科适用的普通教学法;PCK则是具体学科知识的教学转化,包括知识的表征方式、学生的前概念等。TK是指教师要具备一种适应性的,可以用于思考和使用各种技术的能力。

TPACK的内涵是指教师使用技术进行有效教学所必需的知识。教师不但要懂得如何使用技术,还要清楚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选择何种以及如何使用技术。

TPACK的创新之处在于学科教学知识基础上加入了技术知识,真正关注到教师所需的知识和教师在将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教育信息化健康、持续和深入发展[2]。

1.2TPACK的价值

学习与运用TPACK,不仅对每一个学科内容领域的技术整合都有价值,而且还会改变技术在教育情境中的应用方式和教师的培养方式。

通过文献分析来看,利用和发展TPACK框架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价值:首先,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从教学资源中选择合适的技术工具教授和理解特定的内容,将技术有效地整合,在进教学设计中突破重点难点,促进学生的理解和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次,破解传统教学的困境,激发学生兴趣。TPACK框架有助于教师重新认识和思考教学内容,进而采取整合技术的方式突破传统教学中的某些困境,化解传统教学的难点。同时,新技术的引入还有利于还原学习内容探索的过程和本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次,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TPACK的提出正是基于深入思考教师知识结构的问题,因而借助TPACK能有效地指导教师职业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化。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TPACK不仅是一种整合了技术的全新学科教学知识,还日渐发展成为一种能将信息技术整合于各学科教学过程的全新可操作模式。

通过对国内外的文献研究发现,目前TPACK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3]:对TPACK理论的精细化建构,通过对TPACK本体进行研究,使得TPACK理论得以完善,TPACK框架中各组成要素能够被清晰辨识;对教师TPACK水平的测量,既关系到TPACK理论体系的发展与完善,也关系到教师TPACK水平的培养策略和方法的制定;教师TPACK培养策略研究,在对TPACK理论深度理解和TPACK测量方法完善的基础上,制定促进教师TPACK水平提高的培养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的推进,国内教育界对TPACK的研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4]。我国学者研究的内容主要包含:TPACK框架的提出、对TPACK框架的理解、TPACK概念的发展、教师实践中的TPACK、TPACK的发展过程与途径、TPACK评价的维度模型与方法、TPACK量表设计、TPACK测量方法、基于TPACK框架的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基于TPACK框架的教师培养研究等,并进行了初步的实践。前期这些成果为国内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入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在TPACK与“境脉”以及具体学科相结合方面的研究不多。例如,与具体学科结合的TPACK研究中,只有少量针对学科TPACK结构模型的研究,以及针对教学设计的研究和教学评价的研究等。从教学实践来看,数字化的教学内容资源、与具体学科密切相关的技术工具、信息技术支持下能力目标的生成等仍然是制约教师TPACK培养和发展,制约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

2TPACK带给高校教师教学创新的思路

TPACK给高等教育创新带来的思路可总结为以下三点[2]。

2.1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TPACK是教师应当具备且必须具备的全新知识,其贯彻和实施离不开教师。所以在将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教学的过程中,TPACK强调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实施者;教学过程的引导者、监控者——即教师必须在整合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2学科内容、教学法和技术有效整合

TPACK强调要把学科内容、教学法和技术三者有效整合在一起。所以教师必须很好地认识并把握“在何处使用技术”“使用何种技术”以及“如何使用技术”这三个方面的问题。

2.3关注“境脉”

TPACK强调的“境脉”是指学生和教师组成的一个具体班级中,由包括课堂的物理环境(软硬件基础设施)、学生的家庭背景、认知特点、心理素质和班级的精神面貌等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的协同作用。可见,“境脉”涉及生理、心理、认知、语言、社会、文化等各方面。

3“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我国已开展多年,但迄今为止,在校园里仍存在一些片面甚至错误的认识。例如,有少数教师不清楚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只是因为上级号召应用信息技术而不得不用,或者是因为大家都在用而跟风;更多的教师则是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完全等同起来,认为只要在课堂上运用了多媒体或是课件就是在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而对于如何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还只是一知半解。

为了更好地掌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各方面情况,笔者设计了一份面向任课教师的问卷,内容包括教师基本信息、教师对课程性质和开设目的等情况的了解程度、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使用情况、教学方式以及教师的TPACK现状。

3.1教师情况分析

目前,担任“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教师由信息技术基础教研室的专任教师、其他专业教研室的专任教师和一些行政兼课的行政人员组成。男女教师比例分别为64.7%和35.3%;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占76.5%,88.3%的教师都是计算机专业;职称为助教、讲师、副教授和其他的比例分别为17.7%、64.7%、11.8%和5.8%;教龄10年以上的占64.7%,教龄不到3年的占12.5%,教龄在3~5年之间的占11.8%。

从教师对课程的开设目的的掌握情况来看,大家都很重视向学生传授系统化的知识,使其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还不太关注培养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掌握运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教学中所采用的技术来看,绝大多数教师都采用网络教学软件加PPT的模式进行教学,辅以视频为主的其他多媒体素材,少数教师用到了搜索引擎、资源库及QQ等交流工具,个别老师还用到了博客和交互白板。

从教学方式来看,88.2%的教师愿意采用传统的PPT课件辅以操作演示,58.8%的教师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开展个性化学习,47.1%的教师支持课内播放微视频,41.2%的教师支持翻转课堂。

从问卷调查的整体情况来看,担任本课程教学的教师们本身都具备了这门课程教学所需要的学科内容知识,借助计算机专业的学习背景,又具备了技术知识的学习能力。由于绝大多数教师都是非师范专业毕业,本科接受过师范教育的教师所占比例非常少,尽管经过岗前培训学习过“教育学”和“心理学”等课程,但教师们仍比较欠缺教学法知识,从而导致学科教学知识、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及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不够完备。在教学设计中,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选取何种技术以哪种方式传递给学生存在一定的困难;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学策略、课堂组织方式及把握技术使用的时机方面还有一些欠缺。

与此同时,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比较传统,接受专业发展有关的培训不足。除了学校要求必须参加的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提供的在线培训外,教师每年去校外参加专业发展的培训或学习不足一次,无法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和教育技术来改善教学。部分教师对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还不太愿意去尝试,更愿意按照传统模式进行教学。

3.2学生情况分析

3.2.1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目前新生计算机知识的起点都有了提高,但由于生源地不同和家庭条件等因素,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差异非常大。出生在城市的学生从小就接触计算机及互联网,并在中小学就接受过较好的计算机课程的教育;而有些来自农村的学生自己家没有计算机,在中小学接触计算机教育的时间也相当有限,故学生计算机操作的水平差别较大。

3.2.2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由于大多数学生已习惯了“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还不太适应自我管理和开展自主学习的大学生活。在教师安排自主学习的任务时,不习惯探究式学习和自主学习,就容易处于精力不集中或无所事事的状态。

3.3教学实践分析

3.3.1教师难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由于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从而导致教师难以取舍教学内容,以及难以安排教学进度。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知识,哪些需要讲或哪些需要详细讲,对不同的学生来说,需求是各不相同的。面对近百人的大班进行教学,教师既要考虑基础较好的学生已经具备相应的知识,又要照顾对此可能完全不清楚的学生,所以实际情况就是教师往往只能采取折中的办法。以前教研室的老师在部分专业尝试过分层次教学,就是在入学时进行一次计算机摸底测试,根据考试成绩把同一专业的学生分成快、中、慢三个层次的班级,因材施教,教学效果有明显改善。但是也存在一个管理方面的问题,就是要求这些混编合班的同学的授课时间统一,否则会影响到其他课程,另一个问题就是,通过划分不同层次,会使低层次班级的学生的自尊心受挫。

3.3.2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虽然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学风不同,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各不相同,但教学实践中本身也存在问题。一方面,对于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教师为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所选取的教学内容中必然有一些是已经掌握的,这种情况下,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就缺乏兴趣,表现出学习积极性不高,在课堂上开小差。另一方面,除了实验课是以学生操作为主外,课堂教学中讲解和演示操作仍占据较多时间,学生的主体性未得到充分体现,从而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

3.3.3“境脉”因素考虑不够

由于“境脉”因素考虑不足,导致教学实践中针对性不强。很少在授课前借助一些手段去收集学生的信息,对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心理素质等情况缺乏了解。另外,在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专业发展需求去选定适当的教学策略方面做得还不好。例如,不同专业对计算机软件应用的需求各不相同,但在教学大纲的统一要求下,不同专业的教学内容几乎相同,并没有从学生今后专业发展的需求去补充针对性更强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3.3.4教学过程缺少个性化。

尽管学生存在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但由于教师往往都是面对接近百人的大班进行教学,以班级为教学单位的学生都是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通过相同的途径学习几乎相同的内容,不能有效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改进建议

由于掌握与应用TPACK知识没有一成不变的、对各个知识点和不同境脉都适合的解决方案,只能依赖教师的认知灵活性在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和技术知识这三种知识的结合与交叉中、以及在不同的境脉中去寻找。因此,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都必须结合各自的学科教学实际,进行深入的探索与思考,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把TPACK知识在整合过程中有效地加以贯彻。

通过对梧州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情况的分析,并借鉴TPACK的思路,笔者对担任本课程教学的老师们有如下建议。

4.1转变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相结合”的教学观念

教师们要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学习并实践“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相结合”的新观念。同时,在教学中教师们要重视学习技术和学科内容表征的关系、技术和教与学活动的关系,以引导学生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

4.2从境脉出发,选择在何时如何使用何种技术

教师们要努力探索各种不同境脉下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和技术知识有效整合途径与方法。一方面,教师要尽可能对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进行全面了解,进而制定出既符合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又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设计方案,适当考虑学生的专业对计算机应用的需求。另一方面,教师们要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选择合适的技术并恰当运用。教师要尽可能去创设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情境,来辅助完成特定内容的教学,借助情境使得教学内容自然而生动,既可以聚焦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4.3坚持教书育人,培养有责任感的信息技术使用者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育人涉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在育人方面,教师有责任去教学生如何做人,引导学生应该承担起社会赋予的责任感;在教书方面,则要求教师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使学生能以高效的方法学会并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书育人任重道远。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们更要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承担起社会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通过学习TPACK框架,我们收获了一些值得借鉴的思路,但要真正落实到教学实践中还需要大家长期不懈的努力。

[1]罗忻,吴秀圆.论TPACK视域下专家型教师培养模式的转变[J].现代教育技术,2013(7):9-13.

[2]何克抗.TPACK——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研究的新发展(下)[J].电化教育研究,2012(6):47-56.

[3]刘艳华,徐鹏,王以宁.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境脉因子模型构建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5(2):60-66.

[4]李建珍,冯利珍,袁玉飞.国内TPACK研究的分析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15(11):102-108.

(责任编辑:高 坚)

Inspiration of College Teaching Reform from TPACK——Taking “Computer Culture Foundation” Teaching in Wuzhou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Chen Jia1, Yang Qiuhui2

(1.2.Wuzhou University, Wuzhou 543002, China)

In the situation in which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is boosted in many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framework of TPACK its research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 Based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Computer Culture Foundation" in our college, the authors designed a questionnaire oriented to the teachers of this course for collecting the information of teachers and teaching practice. After analyzing the collected data and by taking into account our own teaching experience,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ourse teaching are summarized. By referring to the thought of TPACK,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of this course are put forward.

TPACK; Teaching practice; Questionnaire;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2016-09-11

梧州学院校级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Wyjg2014B006)

G642.4

A

1673-8535(2016)06-0080-06

陈佳(1982-),女,重庆大足人,梧州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数字图像处理。

杨秋慧(1990-),女,河南潢川人,梧州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数字图像处理。

猜你喜欢

计算机文化基础梧州计算机
中共梧州城工委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梧州工人运动的急先锋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八十多载后寻访梧州
梦梧州(外两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