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学习型区域活动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
2016-03-02朱丽丹
●朱丽丹
利用学习型区域活动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
●朱丽丹
所谓“学习型区域活动”是指教师根据幼儿的教育目标、发展目标及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将活动室环境进行有目的的设计、分割,使其成为相对独立的区角,并在其中投放幼儿感兴趣的操作材料,使其在与环境、材料、同伴自由互动的过程中获得学习和发展的一种幼儿自主性学习活动。学习型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集体活动的必要补充和拓展延伸,以其设置灵活、包容量大、信息量足、材料可变度高、自选性强等特点,彰显出幼儿主体性地位这一重要特点。
学习型区域活动是以个别化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孩子在这种区域中不断地学习,获得知识,既体现了“尊重幼儿个体差异”这一儿童观,也充分发挥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使幼儿主动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学习方法、内容、进度。
活动目标应围绕发挥幼儿主体性地位来设置
教育目标是一个活动的起点,也是其归宿所在。根据幼儿发展目标和幼儿实际发展水平制定适合的教育目标,其意义在于保障教育过程的顺利进行,使教师能根据预定要求,组织有效的教育活动。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忽视幼儿主体地位的现象。我们在设定学习型区域活动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和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从而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如:在“塞一塞”这一活动中,目标既可以定位为“幼儿根据指示图进行排列,塞出与任务卡相同造型的图案”;针对心智发展水平较高的幼儿,也可以设定为“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塞出不同造型的图案”。这种分层次目标的提出,有利于促进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
活动空间的创设要有利于促进幼儿主动参与
材料的投放要有新颖性和层次性。学习型区域游戏是幼儿通过操作、摆弄材料来感知和获取知识的自主性活动,所以材料是幼儿和知识之间的媒介,是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我们在提供游戏材料时要不断更换,以便构建的游戏环境具有新颖性、创造性、挑战性,不断吸引幼儿参与。学习型区域中提供的材料还要有层次性,以便幼儿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进行选择。如:在剪纸练习区,可以从“随意剪纸”开始,然后“剪粗纸条—剪细条纸—剪曲线条纸”;从“剪纸”开始,然后“剪布”,再“剪麻布”。材料不同,操作难易程度不一。为了让幼儿准确地了解各种材料的使用方法和难易程度,在布设游戏材料时,可在操作材料上贴上标签,让幼儿根据自身的实际水平选择适合自身的材料进行游戏。
营造开放、宽松的精神环境。幼儿园的精神环境主要包括师幼关系、师师关系、幼儿同伴关系。只有为幼儿提供一个能使他们感到安全、温暖、平等、自由、能鼓励他们探索与创造的精神环境,他们才能活泼愉快、积极主动、充满自信地学习和游戏,获得最佳的发展。
首先,要有良好的师幼关系。每一名教师都要树立现代儿童观、游戏观,善于用发现的眼光看待幼儿,充分尊重每个幼儿的个性、情感、想法,民主、公平地对待每个幼儿,使幼儿从心理上感到安全和自由。同时教师还要做幼儿游戏的合作者,成为孩子的朋友,指导幼儿游戏而不是指示幼儿游戏。
其次,建立互助、友爱的伙伴关系。幼儿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文明礼貌、友好谦让,在游戏中相互协商、共同合作,这些都为游戏的继续深入增加了可能性,提高了幼儿游戏的主动性、积极性。
选择有利于幼儿主体性发展的游戏内容
内容要有趣味性,能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并运用多种感官感受、体验,从而获得更多的学习经验。比如,为了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建筑物的搭建结构,教师在建构区中投放了木质的建构材料,幼儿兴致很高,但时间久了他们的兴趣点就会降低。此时,教师投放了新的搭建材料,如奶粉罐、饮料瓶等,幼儿开始用不同的材料进行组合搭建出不同的建筑物。正是因为教师不断地更新游戏材料和游戏内容,幼儿才一直以饱满的热情和较高的兴趣投入到游戏之中,获得更多的学习经验。
内容要有适宜性,既要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又要符合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幼儿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年龄小的幼儿自我意识较强烈,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学习经验少,因此学习型区域游戏的内容要形象具体、趣味性强,以幼儿独立操作为主。而中大班幼儿的思维能力逐步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理解力、自控力都有了较大提高,有了合作意识,所以学习型区域游戏的内容可逐步减少形象性,先增加符号和标记,再增加书写和制作记录表等。比如同样是数学区的填数游戏,小班可以采用“一格一空”的游戏,请幼儿填出1~10的数字;中班可以采用“三格两空”的方式填出1~20以内的数字;大班则更进一步,在“数字火车”的游戏中,请幼儿根据1~100以内空的数字进行填数,然后将相应的数字放到空格中,这些不但满足了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的需要,也让孩子在与游戏材料的互动中获得了发展。
内容要有渐进性,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游戏的内容不但能吸引幼儿参加活动,还能激发幼儿继续活动的兴趣。这就要制定不同的游戏目标,提供不同层次材料,设计不同教学策略,以使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比如:中班幼儿在美术区学习绘画脸谱时,一开始为幼儿提供了成品的脸谱,要求孩子们根据任务卡的要求绘画同样的脸谱,刚开始孩子们都兴趣高涨,沉浸在绘画之中,但没多久,就没有孩子绘画了。于是,教师又为幼儿提供了不同的游戏材料如毛线、黏土等,并引导幼儿用这些材料来代替笔对面具进行装饰。这样,不但激发了幼儿对脸谱装饰的兴趣,也让他们开始在周围寻找另外一些适当的材料来装饰脸谱,幼儿的创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运用有效的指导策略为幼儿主体性的培养提供保障
学习型区域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方式,但它并不是“放纵性”的游戏,只有在教师有效的指导下,幼儿才能动手动脑成为学习型区域活动的主人。
学会观察。教师要在游戏中做观察者,在活动的观察中关注幼儿“需求”,了解幼儿的“水平”。幼儿在游戏时,教师要留意活动环境是否能激发幼儿学习的意愿,材料的投放是否适宜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需要;了解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有什么困难;把握每个幼儿的认知水平、情感态度特点和个性差异;重点观察幼儿的学习、探索情况。
以间接指导为主。在学习型区域活动中,教师以间接指导为主。这种间接指导,第一是以环境、材料为媒介。如,小班幼儿拼动物六面图活动,当教师观察到大多幼儿己驾轻就熟且兴趣下降时,应及时投放九面图、十二面图等,使幼儿从材料中获得探索学习的新激情。第二是当幼儿在活动中出现学习困难时,教师应引导幼儿继续去探索,去发现,鼓励幼儿不断思考。
观察性指导。学习型区域游戏中,教师的观察性指导十分重要,因为通过观察,教师能够随时发现幼儿的兴趣,及时调整活动内容,满足幼儿的需要。教师在观察过程中进行记录,从幼儿游戏的持续时间、幼儿的游戏过程、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情况和同伴间的交往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观察和记录,使教师对幼儿的兴趣和活动情况一目了然,随时根据情况更改或调整内容。
评价。在学习型区域中评价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组织环节。当幼儿在学习型区域活动中进行了探索、学习后,教师要组织幼儿交流体验与收获,分享快乐与成功,并把有些关键性经验加以提升。在总结评价时,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具有鼓励性的,如“你的脸谱画得真漂亮!”,鼓励幼儿继续进行大胆的绘画;教师的语言还可以是激趣性的,如“谁能让这个脸谱看起来有哭的感觉?”此外,教师还应该积极鼓励幼儿间相互交流、讨论,获得新的知识经验,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思想得到升华。
学习型区域活动对幼儿主体性的发展是直观的、显现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学习型区域活动时,只有从目标的设定、环境的创设、内容的选择等方面充分考虑幼儿主体性地位,才能让幼儿的主体性在学习型区域活动中得到最大的发展。
(作者单位:黄石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责任编辑 周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