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互动平台,增强多元体验
——高中生物“互动教学”的实践
2016-03-02赵昌霞
赵昌霞
(贵州省盘县第十二中学)
搭建互动平台,增强多元体验
——高中生物“互动教学”的实践
赵昌霞
(贵州省盘县第十二中学)
高中生物是高中阶段较为重要的一门课程,而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心理负担较重,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提升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在教师与学生多元互动的过程中逐步增加学生学习高中生物的兴趣。
互动教学;高中生物;教学实践
高中生物虽然不属于三大主要学科之一,但是在高考中却同样占据一定的比重,学生的生物成绩过低会直接影响升学率,而通过机械式的学习方式只能让学生的思维僵化,虽然这种学习和教学方式能够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生物成绩,但是提高的幅度不会太理想,也不能持久,相反会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综上所述,教师应该不断探究多元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相对愉快的教学环境中接受教育。
一、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建立互动教学的基础
增加互动教学的多样性,要保证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而且要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这些都是互动教学开展的基础。高中生的思维已经逐步成熟,对待问题不会一味地遵循教师的意向,而是有了自己的见解。所以教师应将教学重点放在与学生的互动上,对于教学实践要有清晰的认识,即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才是良性循环的开端。因此,在开展互动教学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培养高中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就是互动教学的准备工作之一,良好的兴致能够不断推动学生进一步探究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能够发现问题并主动解决,这些都离不开兴趣的建立。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时候要讲究一定的方式和方法,例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生物知识的影子,结合自己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带给学生很多的乐趣,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能够产生一定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可以促使学生进一步探究知识。这种良性的循环一旦开始,就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生物知识的积累,而且还会延长记忆的时间。总之,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生物知识,才是有效的教学方式。
二、建立多元化的互动平台,将互动延伸到课堂之外
多元化的互动平台能够增加师生之间或者学生之间的互动机会,传统的教学互动仅仅局限在课堂上,互动形式的单一,不仅降低了互动的频率,还会减弱学生互动的兴趣。所以要进一步提升学生与教师互动的兴趣,就应该建立多样的互动平台,让学生与教师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从而极大地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高中生物知识比较零散,学生在记忆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例如,概念混淆、步骤不清等问题,通过与教师和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能够找到知识漏洞和错误,进而补充和纠正。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教学技术也出现了很大的改变,通过网络技术等手段能够打破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带了来极大的便利。因此创建多元化的互动平台就可以借助网络技术的手段,让教师和学生能够方便地交流和互动。例如,在“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之前,需要做好小组的划分和实验前的准备工作,教师可以创建一个在线讨论组,方便小组成员之前的交流,为实验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这样的讨论组能够打破空间的限制,而且可以节省学生的学习时间,同时也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交流频率,还增加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三、合理安排生物实验课程,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生物实验在生物教学中占到了很大的比重,但是现阶段生物实验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很多教师认为生物实验占用了教学太多时间,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要进一步缩减生物实验的课程。这种错误的教学思想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生物实验也是一种互动交流的机会,经过做实验的过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试验的步骤非常的复杂,需要学生准确地记住实验的每一项环节,所以经过分组合作能够减少实验错误的出现,准确的实验分工能够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这种直观的学习方式也能够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所以实验教学互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生物成绩,帮助学生建立生物立体思维。
互动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多元化的互动平台能够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机会,互动的过程中能够极大地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有利于教学和学习的共同进步,生物知识的抽象性也会在相互交流中降低,使得学习的知识更加的清晰明了。当然交流互动的方式还需要生物教师不断地改革完善,从而可以让学生收获更多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1]李样聪.高中生物互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3(94).
[2]杨帆.高中生物互动教学存在的误区及对策分析[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3(12).
[3]王峰.高中生物互动教学存在的误区及改进措施[J].考试周刊,2013(87).
●编辑 贺轶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