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是现代学校治理的抓手
2016-03-02梁立忠
梁立忠
(深圳市龙岗区新生小学 广东深圳 518116)
管理是现代学校治理的抓手
梁立忠
(深圳市龙岗区新生小学 广东深圳 518116)
摘 要:校长是学校的核心和灵魂。校长的办学思想决定着学校的管理能力。随着教育改革走向深处,学校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办学质量。传统的约束性管理束缚了学校教育现代化发展,探索现代学校治理是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关键。现代学校治理必须与校情结合。
关键词:思想 理念 约束性管理 现代学校治理
校长是学校的核心和灵魂。校长的办学思想和理念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鉴于此,校长应具有科学的办学思想和先进的办学理念,思想决定管理的策略,理念指引管理的举措。
校长的治校理念,首先应得到管理团队的认可,不然,就无法达成共识,形成合力。管理团队充分接受了校长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就能形成一种共同的价值观,长期的实践积淀,就很自然地会上升为一种管理文化,而文化引领则是管理的最高境界。约束性管理只对服从者起作用。其实,没有约束,原本服从者也会守住自己的底线。[1]
一般情况下,学校教师群体均为优秀是不可能的,通常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优秀者,大约占25%。优秀者不需要约束的,他们是超越管理底线的部分人,他们的榜样作用牵引和促进了组织发展。他们有思想,有情怀,有追求。
第二类是合格者,大约占70%。这类属应付生存型,占绝大多数。即使管理不到位,他们也能够凭良心做事。管理对他们是有作用的,但作用区间很窄。
第三类是后进者,大约占5%,属愤世嫉俗型。这类教师人数不多,但副作用不小。他们往往对规则管理视为无物,做事没有底线,偶尔怨天尤人。
由此可见,管理的显性作用区间是非常有限的。约束性管理实质是底线管理,我们讲现代管理,不应只守住底线,否则管理就失去了意义。[2]
董奇提出,教育管理创新的6条途经:从部门中心转向学生中心,从知识中心转向育人为本,从重管理转向管理与服务统一,从关注投入转向效益,从经验管理转向科学管理,从封闭性行政管理转向公开民主管理。我们提出了“以善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目的就是试图从适合校情的理念入手,改革现有的约束性管理,探索现代学校管理机制。我们认为,善是核心,就是要培养教师有善心,把教育当作善事践行。和谐是关键,没有良好的和谐教育生态,将一盘散沙,离心离德。为此,我们管理的主张不是底线管理,而是以文化引领的发展型管理。因为这种管理模式最切合教师的需求。学校需激活发展梦想,搭建发展平台,提供发展动力。
一靠引领,文化引领,校长的价值观引领,教师的职业梦想就有生成的土壤和放飞的空间。
二靠机制,民主的校长应该具备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核心品格,在这种前提下建构的管理机制能把教师的梦想插上翅膀。
三靠激励,缺少有效的激励,难于产生工作的动力。适当的激励能让教师的梦想变成现实。[3]
当然,管理是学校教育永恒的话题。正如名家熊丙奇先生提出的“教育创新离不开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倘若没有真正构建起现代学校治理结构,也就谈不上教育创新。他说:“离开民主管理和现代学校制度,学校办学很有可能偏离基本的教育轨道,教育底线都有可能因为行政管理和各种利益的干扰而难于坚持,更别说教育创新了;从根本上说,现代学校制度是明晰教育管理者、办学者、受教育者权责的学校制度。”可见,管理仍然是现代学校治理的重要抓手。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更应该时不我待加快探索现代化管理手段,尽快形成科学、高效、前瞻,与世界接轨的管理模式,为全国提供具有深圳特色的现代学校治理范式。实践表明,目前我们探索现代学校治理已走在正确的路上。[4]
参考文献:
[1]《二十一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柯汉琳)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
[3]北师大校长董奇在“育人之道”第六届京师基础教育创新论坛暨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合作办学工作会上的讲话
[4]《中国现代教育论文集》(“试论班子结构的构建与班子效能的发挥”刘荣光,P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