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学高考改革中走班制教学策略的研究

2016-03-02田文军

新课程(下) 2016年11期
关键词:走班制任课教师家校

田文军

(甘肃省镇原县三岔中学)

农村中学高考改革中走班制教学策略的研究

田文军

(甘肃省镇原县三岔中学)

教育部在2014年颁布的《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从2017年全国将开始高考综合改革,在以后的高考中全国统考科目只有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需要选取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中的三门成绩作为高考成绩,这就意味着中国的高考制度步入深水区。教育需要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要求,即将退出历史的舞台。在这个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走班制成为教学发展的一根救命稻草,受到了教育教学工作者和有关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

农村;高考改革;走班制教学

走班制主要是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从自己的现阶段知识水平出发,结合自己的学习兴趣以及对学科的学习能力,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不同层次的教学班级。这里的班级会就同一科目开展不同程度的教学活动,学生依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分别去不同层次的班级接受教育。这是一种不固定的班级,具有流动性的学习模式。那么,学校尤其是教育基础薄弱的农村学校如何在高考制度改革的环境中有效地实施走班制呢?

一、开展双重管理

在教育开展过程中,学校中的每一个部门都是相互联系的整体,这些部门在教学中缺一不可,他们应当在教学中相互配合、协调管理。在农村中学负责教学管理的主要是学校教导处和德育处这两个部门,在走班制这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下,我们需要将这两个部门联合起来,使他们在工作开展中各司其职、相互监督、互助协作,从而推动教学工作的有序、有效、高效运行。在实际教学中,教导处可以加强对班级的教学管理,对课程安排、教学研究、教学实施等进行监督管理,在走班制中起到统筹兼顾的作用。走班制实施之后,学生交流交往的范围扩大,接触到的群体也在加大,学生接触到的信息更加多样化,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思想变得多元化。这时,就需要德育处严格把握学生的思想建设工作,用规则来严格规范学生的行为。这两个部门相互协作,在班级中积极组织文化建设活动,让学生自主开展讨论,求同存异,形成独具班级个性的特色文化,注重培养学生的班级归属感和荣誉感。

二、实现教管合一

众所周知,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这不仅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更是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的核心要求和出发点。不管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都需要自觉承担起教学、管理、引导的责任,形成符合教学改革要求的“师师尽责、教管合一”的班级管理新体制。走班制的实施,使得学生处于流动状态,班级成员组成也在不断变化。这时,班主任的班级动态管理就显得异常重要,班主任如果能够及时、准确地把握住自己学生的学习状况、生活状况,就能及时对教学进行调整,对学生进行管理、指导,与对教学工作的开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想实现这一点,首先,班主任需要加强与任课教师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地掌握本班学生的情况,与在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出现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交流,引导学生走出困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心态。然后,教师还需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尽管教师可以通过与任课教师的沟通来了解学生的情况,但是由于班级授课制的影响,任课教师也不能很好地把握住每一位学生的情况。这时,直接与学生进行沟通,才能准确地掌握第一手资料,以便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最后,还要加强学生的自觉教育。走班制的实施使得学生大多数都游离在班主任的视线之外,班主任对其管理受到限制。这时,班主任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自我管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其正确的行为习惯,在此基础上,使其积极配合班主任的教学工作。

三、实施家校共管

家庭教育是学生接受到的第一教育,它在学生的成长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的生活圈子一般就是学校、家庭,因此,需要加强家校的联系,家校协作管理学生,良好的家校关系将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在实施走班制之后,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能力有所下降,这时,就需要将家庭的力量融入学校教育管理体系中,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做好家校的时空“对接”,建构家校联系沟通的各种渠道,在沟通中使家长与老师能准确掌握学生的情况。在网络高度发展的现代,学校可以利用网络的时空性、及时性建立家校互动平台,利用校园网建立学生档案,档案中设置与学生有关的心理状况、学习成绩、家庭表现、学校表现等内容,供家长、教师和学生参考,以此根据学生的情况,提出有针对性地解决措施,弥补走班制下家庭与老师对学生了解不全面的弊端。

走班制的实施顺应教育改革潮流,在开展中有利也有弊,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新方法来扬长避短,将走班制与教学顺利结合起来,提高教学质量。

[1]周常稳.普通高中走班制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5(16).

[2]林海妃.走班制背景下普通高中生管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4).

●编辑 李博宁

猜你喜欢

走班制任课教师家校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浅谈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物理教学的变化
论走班制的应然追求与实然现状
普通高中走班制背景下书院式管理的有效策略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任课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