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构建英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思考
——基于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2016-03-02张秀芳

新乡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高校

张秀芳

(开封大学 公共外语教研部,河南 开封 475000)



关于构建英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思考
——基于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张秀芳

(开封大学 公共外语教研部,河南 开封 475000)

摘要: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合作意识不强、教学方法滞后、科研能力不强、反思习惯欠缺。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能够解决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问题。在专业学习共同体中,民主的风气为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空间,共同的愿景为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良好的协作关系为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方法,成果共享为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动力。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需要做好以下工作:在英语教师个人层面,一是要培养合作意识,二是要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三是要培养独立精神和参与意识,四是要培养集体意识;在学校层面,一是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二是要在各方面给予支持;在专业学习共同体层面,一是要制定管理制度和评价标准,二是要培育合作文化。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专业学习共同体

一、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和类型

(一)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内涵

专业学习共同体也被称作教师学习共同体,指同一所学校内或同一区域学校内的教师为了实现某一共同目标而自愿组建的组织。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目的是促进教师个体和群体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文化更新。对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该研究最初是在美国开展的。

(二)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类型

研究者一般根据其成员的来源,把专业学习共同体分为3种类型。

1.同学科学习共同体

(1)由校内教师组成的专业学习共同体。指校内教师为了实现共同的愿景而组建的学习共同体,如由教师组成的课题小组、由教授同一门课程的教师组成的备课小组、由老教师和青年教师组成的师徒小组等。这类学习共同体的成员来自同一所学校,学习共同体的组建,有利于他们在教学和科研方面进行交流。

(2)由区域内同类学校教师组成的专业学习共同体。指同一地区不同学校教授相同课程的教师组建的学习共同体,如某一所高校的英语教师和区域内另一所高校的英语教师组成的课题小组。组建这类学习共同体有利于同行之间开展业务交流。教师在一起探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开展教材研发活动,不仅能够提升教学和科研能力,而且也能够拓宽视野,更新教学理念。

2.跨学科学习共同体

指不同学科的教师为了实现专业发展而组建的学习共同体,如由英语学科的教师和计算机学科的教师组成的学习共同体。由于研究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从20世纪后半叶开始,学科发展出现了融合的趋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教师仅仅满足于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跨学科教师学习共同体中,不同学科的教师相互学习,不仅有利于对知识的纵向发掘,而且也有利于对知识的横向拓展。

3.跨行业学习共同体

指由高校教师和其他行业的专家组建的学习共同体,如由高校的英语教师和外贸行业的专家组成的学习共同体。在这类学习共同体中,专家和教师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开展课程建设工作。跨行业学习共同体为教师与其他的行业的从业人员就学术问题开展交流活动创造了机会,有利于学校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专业学习共同体

(一)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合作意识不强

英语教师的教学任务一般比较繁重。在课余时间,他们除了要研究如何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之外,还要学习学科前沿知识。目前,大部分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依靠自己孤军奋战,他们在教学和研究的过程中很少与他人沟通,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较弱。

2.教学方法滞后

大多数英语教师都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强的教学能力,能够较好地驾驭课堂,但他们的教学方法普遍较为陈旧。在授课过程中,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讲解英语单词和语法上,很少带领学生进行口语训练,这不利于增强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3.科研能力不强

教学和科研应当是相辅相成的。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英语教师忙于教学,在科研方面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少。由于很多高校不重视对英语教师进行整体或分期培训,专门针对英语教师举办的讲座更是屈指可数,目前高校英语教师的科研能力普遍较弱。

4.反思习惯欠缺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自己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教师应当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反思,并且养成写教学日记的习惯,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英语教师在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够。

(二)专业学习共同体可以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美国学者霍德(Hord)曾经对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特点进行过概括[1]。笔者认为,专业学习共同体具有领导支持、决策民主、气氛融洽、注重协作、成果共享等特点,它能够对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1.民主的风气为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空间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领导者拥有较大的权力,而专业学习共同体是教师和专家在平等自愿基础上组建的学习组织,成员之间地位平等,每个成员对共同体的发展负有同等责任。共同体的运作较少受到行政权力的干预,共同体成员在良好的氛围中开展学习活动,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成员之间互相帮助。在专业学习共同体中,教师的发展空间得以扩展。

2.共同的愿景为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指明方向

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愿景分为教师个人愿景和集体愿景两种,其中,集体愿景指共同体成员的共识,是大家决定为之全力以赴的工作目标。教师个人愿景与集体愿景在总体上应当是一致的。每个专业学习共同体都会制定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总体目标一般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科研水平,而阶段性目标则是实现共同体的阶段性发展计划。共同愿景的确立,为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2]。

3.良好的协作关系为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方法

在专业学习共同体中,英语教师广泛开展学习和交流活动,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合作攻关的过程,共同体成员通过进行反思性对话,解决教学和科研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4.成果共享为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动力

在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时,共同体成员各抒己见,通过思想碰撞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共同体成员通过开展教学观摩、专题研讨活动,分享教学及科研方面的优秀成果。教师在专业学习共同体中一般都会获得成就感和归属感,这将为他们的专业发展提供动力[3]。

三、构建英语专业学习共同体的举措

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组建应当以自愿为前提,以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学业进步和学校整体发展为目标。要想建设稳定、高效的专业学习共同体,就应当培养教师的合作意识、终身学习意识以及参与决策的意识,同时还应当做好学校管理制度、专业学习共同体内部制度的建设工作。

(一)英语教师个人层面

1.培养合作意识

学校是育人场所,学校中各类人员之间的配合对于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开展十分重要: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与学生、教学管理部门的人员、其他教师相互配合;在开展科研活动时,教师需要与专家、学科领导小组成员、课题小组成员相互配合。培养共同体成员的合作意识是专业学习共同体构建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现阶段,广大教师应当摒弃狭隘的专业发展观,认识到只有与他人进行沟通与合作,其自身的优势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培养合作意识,有助于促进英语教师专业成长。

2.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

在专业学习共同体中,教师应当通过学习使自己在各方面都获得发展。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新知识层出不穷,学习英语的渠道日益增多,学习英语的氛围日渐浓厚,学生的知识面不断拓宽,因此,英语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另外,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英语教师还必须努力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在这种大环境下,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3.培养独立精神和参与意识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学校各类事务的决策权掌握在领导手中,教师是决策的执行者。在专业学习共同体中,既有普通教师,又有学校领导、教研组长、教育专家以及校外的专业人士,只有使大家认识到,他们的学术身份是平等的,享有平等的参与共同体决策的权利,才能使共同体实现良性发展。在现阶段,培养教师的独立精神,使他们有敢于质疑权威的勇气,有积极参与决策的意识,对于专业共同体的发展十分重要。

4.培养集体意识

专业学习共同体是教师自愿加入的组织,在组织内部没有强制性的规定,这种相对松散的组织对教师的约束力不强,教师随时都可以加入或者退出。不过,对于一个学术团体来说,任何一个成员的中途离开都会造成一定的损失。英语教师有较多的机会接触西方文化,其中一些人在汲取西方文化精华的同时,也养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惯。培养英语教师的责任意识,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集体主义精神影响他们,使他们明白学术自由和作风散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而将自己的利益与共同体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承担起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将有助于共同体工作的开展。

(二)学校层面

1.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对于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内部事务,其成员拥有平等的决策权。学校领导应当认识到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特殊性质,对共同体成员充分授权。学校领导者应当允许共同体成员充分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鼓励学术争论。

2.在各方面给予支持

学校应当给予专业学习共同体充分的支持,这种支持主要体现在资源和制度等方面。学校要给予专业学习共同体更多的资源,以调动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在工作中,要特别注意保持资源配置大体均衡。学校对于各类专业学习共同体要一视同仁,防止因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各专业学习共同体之间恶性竞争。制度支持对于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发展也很重要,学校应当完善管理制度,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要广泛征求各学习共同体的意见。

(三)专业学习共同体层面

1.制定管理制度和评价标准

为了确保专业学习共同体实现健康发展,应当制定科学的制度对其活动进行规范。共同体所开展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方式、目的等都应当以制度的形式作出规定,制度的制定应当结合学校的资源条件以及共同体成员的意愿和能力,制度应当以协商的方式来制定。

制定针对专业学习共同体的评价机制也是一项重要工作。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教师及共同体发展,科学地评价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活动可以使共同体成员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专业学习共同体的评价标准应当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和学科教学的要求来制定,在出台评价标准之前,一定要充分论证。

2.培育合作文化

加拿大著名学者哈格里夫斯认为,教师合作文化是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建立的一种具有开放性的同事关系。培育合作文化有助于使专业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关系和谐融洽,合作文化将使共同体成员获得归属感[3]。在合作文化影响下,每位成员都愿意与他人分享教学和科研成果,他们相互援助,共同面对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培育合作文化应当从4个方面着手:一是要确立教学团队的共同愿景,二是要在团体内部建立合作关系,三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奖励机制,四是要开展多样化的合作。

四、结语

对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研究最初是在美国开展的。研究者广泛开展了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关研究成果表明,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对于来自国外的新理念,我们既不能盲目抵制,也不能照搬照抄,而应当结合本土文化,结合我国高校的具体情况加以借鉴。构建英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应当从学科发展实际出发,结合中国教育的发展状况,并具体考虑所在高校英语教师团队基本情况,因地制宜,稳妥推进。

参考文献:

[1]林美.国外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研究述评[J].教育导刊,2013(11):38-41.

[2]商利民.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5:16-17.

[3]刘桂辉.论大学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14(10):40-43.

【责任编辑王素】

收稿日期:2016-03-02

基金项目: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2015年度调研课题(SKL-2015-1198)

作者简介:张秀芳(1970—),女,河南开封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应用语言学和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726(2016)07-0074-03

猜你喜欢

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高校
论小学英语教学对小学英语教师素质要求
大学英语教师出国进修的有效性调查与研究
认真开展教研活动提升英语教师水平
教师知识理论视域下的高校青年英语教师教材自主能力调查研究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