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戏剧翻译——以《牡丹亭》的两个英译本分析为例

2016-03-02杨亚萍

现代语文 2016年28期
关键词:牡丹亭韵律译本

○杨亚萍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戏剧翻译——以《牡丹亭》的两个英译本分析为例

○杨亚萍

明末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一部不朽的杰作。本文拟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对汤显祖《牡丹亭》的两个英译本进行对比研究,从文化意象、韵律、修辞三个方面分析译本,发现不同的译本,所侧重的内容点不同,采取的翻译策略也不相同,要根据其特定的语境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通过这样的分析探讨,从而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与发展,帮助外国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的戏曲文化。

《牡丹亭》 戏剧翻译 接受美学

一、引言

中国古典戏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极富魅力的艺术表演形式历来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牡丹亭》,又名《还魂记》,是16世纪中国杰出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共五十五出,描写了大家闺秀杜丽娘和书生柳梦梅的生死之恋,热情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和强烈要求个性解放的精神。汤显祖一生共创作过四部传奇,其他三部分别为《邯郸记》《南柯记》和《紫钗记》,因其四部传奇皆与梦紧密有关,故这四部传奇合称为《临川四梦》。

《牡丹亭》以精湛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和高超的美学艺术,受到文人墨客的高度赞誉,因此,从美学角度分析该作品是非常有价值的。《牡丹亭》最早的译本是1939年阿克顿选译的“春香闹学”,汉学家Cyril Brich(白芝)于1980年出版了全译本;中国译者张光前、汪榕培分别于1994年和2000年出版了该剧的全译本;许渊冲父子随后也出版了《牡丹亭》的全译本,本文拟选取汪榕培以及白芝的两个译本,从接受美学视角探讨对比分析各自对原文文化和美感的传递特点。

二、理论背景

(一)理论介绍

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是“接受美学”(Receptional Aesthetic)这一概念兴起的重要时期。“接受美学”又被称为“接受理论”。“接受理论”是由德国的康斯坦茨学派提出的,它确立了读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在接受美学看来,读者对文本的接受过程就是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也是文学作品得以真正实现的过程”(周宁,1987)。最主要的两个代表人物就是姚斯和伊瑟尔。姚斯的期待视域,其主要理论来源于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它所指的是“所谓的期待视野,包括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同时也包括人们的直觉能力和接受水平等”。(周宁,1987)伊瑟尔的文本召唤结构,其主要理论来源于罗曼英加登的现象学,在伊瑟尔看来,“文学文本是在读者阅读过程中才现实地转化为文学作品的,文本的潜在意义也是由于读者的参与才得以实现的”(朱立元,2004)。

(二)研究现状

接受美学进入中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7年,周宁、金元浦翻译的《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作为李泽厚主编的“美学译文丛书”之一,其中收入了姚斯的代表作《走向接受美学》。陈文忠的《文学美学与接受史研究》是文学接受史研究的专论,在这本著作中,建立了文学接受史研究的理论体系,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对经典作品和经典作家的接受史研究产生了广泛影响。由此可见,接受美学作为一种思潮,至今仍是影响巨大且深远的,它所开创的文学、美学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是一直值得被研究探讨的。在中国知网上,对《牡丹亭》译本的研究共有114篇,但涉及到接受美学的文章却为数不多,目前看到的有杨佩的论文(2013)利用接受美学理论对汪榕培译本的分析,而对几个译本对比的期刊论文有三十余篇左右,涉及接受美学的却没有,因此本文拟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对《牡丹亭》的两个英译本进行研究,分别从文化意象、韵律、修辞三个方面分析译本,使译本更好地传达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为更多读者所接受。

三、《牡丹亭》英译本对比分析

(一)文化意象

文化意象与戏剧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中国的古典戏剧在内容上,大部分都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戏剧家们在创造戏剧时引入了大量的文化精髓,使文本文化底蕴十分浓厚。这也就给译者进行翻译时,提出了难题,怎样进行翻译,才能既保留原文的文化底蕴,又能够被西方读者所接受呢?

(1)(柳梦梅):敢甚处里杨曾系马?

白译:In some former time and place,did we

“Tie our steeds beneath green aspen”?

汪译:Are you an old acquaintance to see me now?

这是柳梦梅问杜丽娘的一句话,他在想他们是否在哪里曾经见过面。“敢甚处里杨曾系马?”是具有中华文化内涵的词语。在那个年代,未出阁的女子都是只能待在闺房里的,因此译成在哪里相遇过就有点不合乎当时的逻辑了,白译采用了直译的方法,直接译成了在以前的某个地方,所以是不太恰当的。而汪译则采用意译的手法,没有直接把地点译出,这是符合原文文化内涵的,也是为大众所期待看到的。

(2)(陈最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白译:“Jade unsculpted unfit for use;person untutored unaware of the Way.”

汪译:As The Book of Rites says,“Uncarved jade is unfit for use; uneducated men are unaware of Tao.”

这是《礼记》中很出名的一句话,但对于不太了解中国文化的西方读者来说,由于其不知来龙去脉,所以会产生疑惑。白在这里进行翻译时,直接译出来,并没有做任何的解释说明,也没有写出处,使读者对其中的意思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汪译在翻译时,在前面增加了The Book of Rites,这样一来,就使读者很清楚地了解到这句话的文化背景,从而比较容易理解上下文。从这一点上看,读者在最开始,就对这句话的文化背景有了了解,有了一定的先在理解,再之后也就更加容易接受该文本。

(二)韵律

(3)(陈最良)“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白译:Guanguan cry the ospreys

On the islet in the river.

So delicate the virtuous maiden,

A fit mate for our Prince.”

汪译:“The waterfowl would coo

Upon an islet in the brooks.

A lad would like to woo

A lass with pretty looks.”

这一句话取自《诗经》,四字一行,读起来朗朗上口。然而要把这样有韵味的诗句译出来,却不是像读出来那么容易。首先要对诗句进行准确无误地理解,然后就是要使译文简洁,同时也要达到原文的朗朗上口效果。对比两个译文,我们发现,白译就是直接地把译文译出,缺少了原诗句的韵律美。再看汪译,在这里就较好地把原文的特点呈现出来,如Coo和 Woo,还有Brooks和looks,这两对词语都运用了abab押韵的手法,同时还能把原诗句中求爱的感觉表现出来,既还原了原文,又通顺易懂,同样也是被广大西方读者所接受的。

(4)(陈最良):“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门子):人之饭,有得你吃哩。

白译:“The human vice is the urge to teach others, as Mencius said.”

Don't worry about the “human vice.”What about “human rice”? At least you'll be fed.

汪译:Mencius teaches us, “Men's anxieties begin when he would like to teach others.”

But man's hunger is more tormenting that man's anxieties. You don't have to worry about your stomach at least.

这一段对话,是陈最良与其门生的对话,最妙的地方就是“患”“饭”“师”“吃”这四个字上,通过这里的翻译,读者可以看到白译很准确地保留了原意,同时还运用了vice和rice保留了原诗句的韵律,在保留原意的同时,也把韵律美体现得恰到好处,这一点是非常难得的。而相比之下的汪译,这句翻译中韵律的保留,还是欠缺了一点。但在原意的表达上还是符合原文的。

(三)修辞

(5)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

白译:Just as we please ourselves which flower or herb we most love,

ah, could we only live or die at will,then who could moan for bitter pain?

汪译:If I were free to pick my bloom and grass,

If I were free to choose to live or die,

I would resign to fate without a sigh.

该例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采用叠词“花花草草”“生生死死”“酸酸楚楚”营造出视觉的和谐美和听觉的韵律美效果,也表达了杜丽娘对于爱情的强烈渴望,即使以生命为代价也在所不惜。对比两个译文,我们可以看出,汪译更加朗朗上口,也浅显易懂些,同时也把原诗句中强烈的感情展现了出来。而白译文则另辟蹊径,采用不同的形式,as we please ourselves强调了“由人恋”的主题,而末句的who could moan for bitter pain?采用反问的辞格突出“无人怨”之意。这两个译文各有其特色,所采用的方法也大不一样,但最终的目的都是译出为大众所接受的译文。

(6)(杜丽娘):

博山秋影飘,

盼泥金俺明香暗焦。

白译:Fragrant smoke mingled with autumn haze,

Hopes of gilded placard of success

Burned bright as incense glow.

汪译:The incense smoke coils in autumn breeze

And makes me anxious for news all the while.

这句唱词是描述杜丽娘在等待柳梦梅是否中了状元的焦虑心情。文中的“焦”是个双关语,一方面可以指香烟的袅袅燃烧,另一方面又可以指杜丽娘当时焦急的心情。通过对比两个译者的译文,我们可以看出,汪译相对简洁明了,同时还运用了押尾韵的形式,把诗句中的双关词表现出来;而白译话,相对会比原文多一点,把原文都交代清楚,但在处理双关时,也把握地挺恰当。

四、结语

通过以上对白芝和汪榕培《牡丹亭》译本的对比可以发现,白芝的译文在词对词的翻译和文化典故的解释上,非常详细深入,旨在帮助西方读者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看他的译本就像读一本中华文化的入门书。而汪榕培的译本既传达出了原文的意境,又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原文的韵律美。尽管两位译者在文化意象、韵律、修辞等三个方面的翻译策略上采取了不同的译法,但他们的出发点应该都是相同的,那就是把中华古典文学推向西方世界,让来自不同母语背景下的外国读者都能感受到400年前中国的经典文化。

[1]Birch,Cyril. The Peony Pavilion(Trans.). Indiana:Indiana University Press,2002.

[2]付瑛瑛.论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牡丹亭》译本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韩淑芹.《牡丹亭》中的典型修辞格及其英译赏析[J].2012,(04):178-179.

[4]李慧娟.接受美学视角下杨宪益、戴乃迭戏剧翻译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5]李晓静.《牡丹亭》英译本的比较评析——兼谈戏剧翻译[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9): 140-143.

[6]马萧.文学翻译的接受美学观[J].北京:中国翻译,2000,(2).

[7]汪榕培译,汤显祖.牡丹亭[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2003.

[8]仝亚辉.接受美学对翻译研究的启示[J].福建外语,2002,(03).

[9]许钧.译者和读者的共鸣与视域融合[J].中国翻译,2002,(03):23-27.

[10]汪榕培.牡丹亭的英译及传播[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9,(06).

[11]杨松芳.接受美学与翻译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5).

[12]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61.

(杨亚萍 湖南湘潭 湖南科技大学 411201)

猜你喜欢

牡丹亭韵律译本
牡丹亭
《牡丹亭》之《游园惊梦》
春天的韵律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韵律之美——小黄村
《通玄记》的西夏译本
维吾尔语话题的韵律表现
读《牡丹亭》
药名戏与《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