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文化到传奇人生——电影《模仿游戏》中艾伦·图灵的人物形象
2016-03-02刘士祥朱兵艳
○刘士祥 朱兵艳
从传统文化到传奇人生——电影《模仿游戏》中艾伦·图灵的人物形象
○刘士祥 朱兵艳
电影《模仿游戏》根据安德鲁·霍奇斯编著的《艾伦·图灵传》改编而成,故事主要聚焦艾伦·图灵设计密码解码机、协助盟军破译德国密码系统并扭转二战战局的传奇人生。该电影将二战期间英国传统文化、艾伦·图灵的命运与反法西斯胜利紧密结合,生动刻画了其内心世界的人性历程,深度诠释了艾伦·图灵对真爱的奢望、理想的执着、对信念的笃定、对善良的恪守、对生活的希望、对知识女性的尊重,给观众带来无尽的思考,让观众切实感受到人性之美。
模仿游戏 传统文化 传奇人生 艾伦·图灵
电影《模仿游戏》(The Imitation Game)改编自安德鲁·霍奇斯编著的《艾伦·图灵传》,以倒叙方式,从艾伦·图灵(Alan M. Turing)的学生生涯,到1939年残酷的二战时期授命协助盟军破译密码,历经曲折,获得成功,但最终因受传统文化影响的同性恋罪名而备受迫害的传奇人生(1912-1954)。该片于2014年11月14日在英国上映,2015年7月21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获得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奖,以及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等7项提名。截止2015年5月14日,该片全球累计票房达2.19亿美元;截止2015年10月26日,该片全球累计票房达2.27亿美元。该片将英国传统文化、解码机的成功研制、二战战局的扭转及艾伦·图灵的悲惨命运相结合,展示了艾伦·图灵作为社会人在其心灵深处无法割舍的情感寄托,作为自然人即使在战争和无知的时代也难以泯灭的人性美。
一、追寻背离传统文化寻觅“真爱”
在清一色的男子中学,艾伦在数学方面表现突出,但似乎由于太过聪明而受到班里同学排斥、孤立。有一次,他被同学用钉子钉在木板下面,这对他孤僻的性格产生了直接影响。但幸运的是,艾伦遇到了同学兼众生的挚友——克里斯托弗·马尔孔。克里斯托弗在艾伦被人排斥或欺负时,表现的不仅仅是对他的同情,更是一种深层次的理解,正如他所认为:“他们打你不是因为你比他们聪明,而是因为你和他们不同。”这似乎说明了克里斯托弗对艾伦缺乏基本的社交技巧、性格过于孤僻表示理解,同时也暗示了克里斯托弗对艾伦有男生不该具备的特质、可能让人无以言表的情感趋于认同。但是,这也似乎暗示了在那个“恐同”年代,对同性感情过于依赖,可能会招致严重的惩罚:克里斯托弗因为肺炎死亡,艾伦接受化学阉割,孤独终生,自杀身亡。
然而,克里斯托弗对艾伦极其关心,引导他走进神奇的字谜游戏,启发了他对破解数字游戏的神奇之旅,他的出现无疑填补了艾伦孤僻的青春期,甚至引领他直达科学巅峰的康庄大道。随着时间流逝,艾伦对“谜”一样的密码传递只有彼此才理解的信息,久而久之,这种新奇变成了心理上的严重依恋,他对于克里斯托弗的感情不再是男子学校少年间单纯的友谊,而是逐渐转变为同性间的爱情。经过假期漫长的等待,开学之初,图灵手持用密码写成的“我爱你”的卡片在默默等待克里斯托弗的到来。遗憾的是,等到最后一个同学也没有等到挚友的到来。取而代之的是,校长叫他去办公室,才得知挚友克里斯托弗因为肺炎已经离世,艾伦强忍极度悲伤。用只有自己和挚友才能懂的密码写的表白未能及时送出,象征着在那个时代对于同性的感情无以言表的尴尬,同时也再次暗示世人对同性爱情的无法理解。艾伦对生涩的同性感情过分依赖,无人知晓,当然无法得到适当的引导和疏解,这为他后来的人生悲剧埋下了伏笔。
针对纳粹德国“Enigma”机,艾伦制造的密码解码机实际的名字是“Bombe”,不是挚友的名字“Christopher(克里斯托弗)”,编剧虽然虚构这一部分,但也事出有因,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展现了图灵对克里斯托弗真实存在的同性感情,为剧情的发展做了良好的铺垫,为艾伦人生的悲剧画上了浓重的一笔。当成功破译“Enigma”而拒绝与女主人琼结婚后,被宣布为同性恋并被英国政府注射药物迫害后,密码解码机“Christopher”成为了艾伦人生最后的灵魂“伴侣”,因为他认为自己“不是一个人”。当时的英国,同性恋被法定为一种罪行,因为同性恋“伤风败俗、不可容忍”,这与先前遭受同学打击、排斥异曲同工。但当他坦然接受惩罚后,他却更倾向于认为密码解码机“Christopher”有思想、有灵魂,“她”的陪伴是温暖的,是可以信赖的。[1]虽然艾伦为了同性恋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他对同性“真爱”的奢望从未终止。
另一方面,艾伦虽然对琼·克拉克女士求婚,遗憾的是,未能成为其真正意义上的“爱情”。首先,艾伦确实表现出喜欢琼·克拉克。为了缓和艾伦与同事的紧张趋势,琼·克拉克故意跟他的三位同事打招呼,而当同事休·亚历山大过来跟琼·克拉克打招呼并邀请喝酒后,艾伦和琼·克拉克进行了一番对话。艾伦说“他喜欢你”“你故意让他喜欢你的”,眼神里透露出一个男人“吃醋”的无奈。其次,对理想的追求迫使艾伦向琼·克拉克求婚。随着剧情的发展,“Enigma”破译依旧无法进展,艾伦焦头烂额时,琼·克拉克找到艾伦,说她“25岁,未婚,独自一人”,父母要求她回家。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不允许一个女性独自在以男性为主的场所工作,艾伦只好对琼·克拉克的父母说她是去做秘书的。但是,当琼·克拉克的父母认为她这么大还是一个人在外工作时,琼·克拉克也只好突然宣布退出,艾伦为了挽留琼·克拉克只好隐瞒自己的同性恋取向而向她求婚。最后,艾伦迫于压力解除婚约。无论是斯图尔特·孟席斯还是彼得都知道了艾伦曾经的同性恋经历并以此威胁,艾伦找到琼·克拉克坦然承认自己是同性恋并要求解除婚约,琼·克拉克似乎对艾伦的同性恋行为表示默认同意,但出于对琼·克拉克的安全和幸福考虑,艾伦还是选择“离开”。
二、执着追求理想的“传奇人生”
一个人对理想的追求无论多么执着,千万不能无视团队精神。密码破译团队见面后,艾伦将办公桌单独设在一个角落,拒绝和他人合作。电影中彼得问大家“谁饿了吗?我们去吃午饭”其实是想邀请一起去吃饭,但他没有回应;当大家一起出去吃饭时,艾伦却说“我饿了”“能帮我带些汤吗”,结果大家也无人理会他。情节切换到艾伦拿着信找到丹尼斯顿指挥官时,他说“你的破译者同事拒绝和你共事,他们提交了正式投诉”,但艾伦还是坚决要求丹尼斯顿指挥官帮助购买零件和设备,讲述了理由,认为团队以人工计算来破译是徒劳的,并直言“炒了一起共事的同事”,将节省的费用购买“机器”的零件和设备。见丹尼斯顿指挥官不肯购买,他追问丹尼斯顿指挥官的上级是谁,这是丹尼斯顿指挥官告诉他是英国时任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并且告诉了详细的地址。艾伦没有罢休,他追上斯图尔特·孟席斯,请求将新信转交时任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当获准同意购置设备并委任负责人时,他当即开除两位同事,认为他们是“菜鸟般”的译码者,其他三位同事则认为他“太残忍”,进一步激化了他与团队的矛盾。这时,站在旁边的斯图尔特·孟席斯也问他“你在学校受欢迎吗?”,对艾伦的处事方式表示很难理解,但这对艾伦后续的处事方式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虽然艾伦对理想执着追求、对成功的信念无比笃定,但他忽略了同事,无视团队,缺乏基本的社交技能。
随着琼·克拉克女士的介入,逐渐调和他与同事的关系,大家逐渐开始帮助艾伦。首先,当他和琼在草地上讨论时,同事休·亚历山大走过来告诉他“如果把电线设对角线穿过插件版模型会让转子速度快500倍”,艾伦开始欣赏同事,说明大家对他的研究还是认同的。其次,当丹尼斯顿指挥官携士兵破门而入,关闭机器并扬言开除艾伦时,同事休·亚历山大第一个站出来表示,“如果开除艾伦,必须开除我”,因为“他是对的”,接着另外两名同事也做了上述表示。丹尼斯顿指挥官对大家的一致举动很惊讶,但至少说明密码破译团队对艾伦信念和理想是绝对支持的。看到大家都支持自己,艾伦流出来泪水,感恩的人性展露无遗。最后,当艾伦在酒吧受到海伦女士的启发,疯跑回实验室开启、调试、运转设备时,大家真正作为一个团队通力合作,并最终破译密码成功。
电影接近尾声时,不忘同事友谊的琼·克拉克女士在艾伦的寓所见到他得知:受传统文化影响,英国当时的社会对同性恋有着非常残酷的制裁,要么被关进监狱,要么被政府强制进行化学阉割,即注射雌性激素。为了能够继续追求理想,进行科学研究,虽然他自己知道严重的后果,但艾伦还是选择了注射雌性激素。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雌性激素各种副作用产生了严重后果,如艾伦的乳房不断发育,这使艾伦身心受到重大创伤,与最后命运的终结有直接关系。[2]影片结尾处,艾伦颤抖的双手、难掩的哭泣与琼·克拉克的会话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观众感受人性的温暖与人间真情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感叹艾伦是用自己的行动甚至生命完美诠释了他美好的人性。如此对待对理想执着追求、对二战结束有不可磨灭作用的功臣,让人感受到人性的丑恶。[3]
三、幸遇改变人生的“传统女性”
该影片中女性的出现对剧情的发展举足轻重。琼·克拉克女士虽然面试迟到,但其天赋让她在艾伦选拔“Enigma”破译成员的考试中脱颖而出,二人开始出现交集。当琼·克拉克听说艾伦因为被假想为间谍郁闷时,她找到实验室说:“我有个主意可以让你振奋起来”。然后,镜头逐渐切换到酒吧琼·克拉克引导艾伦与同事和谐相处的场景。经过一番对话,琼·克拉克告诉艾伦:“不管你多聪明,Enigma总比你聪明。如果你想解开这个难题,你必须要得到一切可能的帮助。”此后艾伦“带苹果”给同事,说明琼·克拉克的引导是正确的。正是这种引导,让艾伦的处事方式发生了质变,让这种关怀传递下去。然而,影片开始时,指挥官丹尼斯顿与前来应聘的图灵有一段简短的对话,当丹尼斯顿指挥官问艾伦“为何想为政府工作”时,艾伦回答“其实,我真的不想”“我是暴力不可知论者”“我对政治不感冒”,说明艾伦直率、心地善良。在纳粹德国以势如破竹之势席卷欧洲时,艾伦发出“我们不是在跟德国战争,而是在跟时间战争”的声明,此时艾伦对德军生灵涂炭、草菅人命的战争恶性深恶痛绝,也充分展现了他善良的本性以及对和平的希望。
战争是残酷的,为了保卫家园,无数伟大的“母亲”让自己的儿女赶赴战场、浴血杀敌。自始至终,艾伦的母亲没在电影出现,或许正是缺乏母亲的关怀、安慰与引导,艾伦的人生轨迹发生了逆转,但艾伦对女性的尊重及其善良的本性从未改变。与母性关怀对应的是指挥官丹尼斯顿的冷暴力。自始至终,丹尼斯顿对艾伦冷淡、鄙视、疏远且漠不关心,让艾伦身心受到巨大伤害。当艾伦请求指挥官丹尼斯顿购置设备时,他认为,每一个为政府工作人都是“一个非常大的系统中一个非常小的齿轮”,艾伦作为一个“齿轮”只需要“服从上级的命令”,而不是申请10万英镑去制造所谓破译密码的机器。即使命运对艾伦如此不公,他想到的是如何解决经费问题,对生活充满希望。当截获情报时,丹尼斯顿首先怀疑艾伦,他认为“孤立者、没有朋友或家人、傲慢的家伙”最有嫌疑。影片通过丹尼斯顿再次明确,或许正是因为艾伦从小缺乏家人或朋友的关爱、社会交际能力的匮乏、性格的傲慢等家庭与社会因素,才导致他喜欢、暗恋或依赖同性。最终,因为没有搜到确凿的证据无法逮捕艾伦,但丹尼斯顿警告说:“内政部可以保你,但你迟早要犯错,而我早晚会抓到你,以叛国罪绞死你。”面对如此威胁,如果没有理性的回归,没有善良的本性,没有执着的追求,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对和平的憧憬,没有同事的帮助,艾伦肯定会退缩。但是,在琼·克拉克的支持、帮助与鼓励下,艾伦不但没有退缩,反而对工作更加狂热,与同事关系更加融洽,对理想的追求更加笃定,对生活充满更多的希望。
当丹尼斯顿指挥官携士兵破门而入欲开除艾伦时,同事力挺反而受到牵连。丹尼斯顿下最后通牒,解码机实验最后期限仅一个月时,他感恩同事又担心同事受连累。但是,研究依然举步维艰,镜头再次切换到酒吧,第二位关键的女性出现——海伦。休·亚历山大与琼·克拉克的同事海伦一见钟情,休·亚历山大想让艾伦帮忙搭线,虽然艾伦不太愿意,但还是跟着走向海伦。此时,彼得想与与艾伦的另一位同事打赌,彼得认为艾伦肯定会搞砸。艾伦被几次提醒,虽然休·亚历山大与海伦是初次见面,但搭讪成功且两人相谈甚欢。当海伦说谈到德国那个勉强算同事的“很纯洁”的男朋友时,她说:“我们俩都会从一个特定的德国无线电塔截取情报,于是我就在德国那边有了个发出那些情报的对应人。每个人发电报的手感不一样,渐渐你会知道对应的那个人发电报的节奏,这是很奇妙的亲密感。”当海伦被问及怎么知道对方有女朋友时,她说:“每一次发信息,都以同样的5个字母开头——Cilly,就认为Cilly是女朋友。”这时,艾伦认为不可能,因为“德国人的规矩应该是每封信的开头以5个随机的字母组成”,在现实的变化中,艾伦逐渐回归理性,研究看到了希望。休·亚历山大邀请海伦去喝酒,此时艾伦如梦初醒,狂奔回实验室,成功破译德军密码。最后,艾伦感叹:“到头来,破译Enigma只需要认识一个德国人就可以。”这与影片开始艾伦的面试环节形成鲜明的对比。为了开个玩笑缓和与艾伦初次见面的紧张感,丹尼斯顿试图问:“马格瑞特(丹的女秘书,第三位女性)有没有告诉你可以边喝茶边等?”艾伦答:“不,她没有。”丹又问:“她显然没有告诉你这是个笑话。” 艾伦问:“她应该说吗?”基于此番对话,笔者认为,马格瑞特应该是艾伦母亲的原型,暗示父母应该引导孩子,可是对于一个缺乏母性关怀的孩子,处事方式不妥、缺乏社交技能或感性地喜欢同性,是不是应该饱受责备?当破译密码大功告成,丹尼斯顿却说:“在你们中有一个德国奸细,在朋友的帮助下找出了德国奸细,成功破解了德国认为最机密的密码。”此时,有这么多同事、朋友的见证,艾伦无需做太多辩解。笔者认为,在经历生活的坎坎坷坷之后,艾伦会逐渐学会与人交际并回归理性,整个过程揭示了一个道理: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自己与朋友、家人之间的沟通,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源,一个人很难或几乎不可能完成一件大事,而自己恰恰是失败沟通、交际的受害者。自始至终,或许正是由于女性的关怀,艾伦才进一步彰显了自己本性的善良,传递了更多“正能量”。
四、结语
影片《模仿游戏》令人感动、耐人寻味、发人深省。据历史学家估计,艾伦成功破译德军密码使二战结束至少提前两年,拯救约1400万条生命。英国首相丘吉尔也曾表示,二战以同盟国取得胜利而告终,最应感谢的人是艾伦;2009年,时任英国首相布朗对“艾伦受到的骇人待遇”表示了官方道歉;2013年,伊丽莎白女王公开赦免了艾伦的“定罪”……艾伦虽然实现了从传统文化到传奇人生的跨越,但受制于当时的传统文化,他对真爱的极度渴望、理想的执着追求、对善良本性的恪守,都引发人无尽的思考。
注释:
[1]张艳:《影片<模仿游戏>的互文性解读》,电影文学,2015年,第3期。
[2]张宁:《<万物理论>与<模仿游戏>之比较分析》,电影评介,2015年,第15期。
[3]孙天齐译,[英]安德鲁·霍奇斯:《艾伦·图灵传》,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版。
(刘士祥,朱兵艳 海南琼海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外语与旅游系 57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