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儿童德育原则初探
2016-03-02芮娟
芮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特殊教育学校)
智障儿童德育原则初探
芮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特殊教育学校)
智障儿童是教育中存在的特殊群体,智障儿童德育在我国的教育中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社会对此越来越关注,对于智障儿童德育工作的开展必须要遵从相应的原则,这样才能使得德育具有合理性、科学性,保证智障儿童能够健康地成长。对智障儿童德育原则进行深入探讨,希望对相关技术人员能够有所帮助,促进我国教育领域的发展。
智障儿童;德育主体;德育对象;德育内容
智障儿童是教育中存在的特殊群体,他们需要得到更多的关爱。以往我国的教育领域对于智障儿童的德育工作没有较高程度的认知,对开展儿童德育没有给予过多的重视,不能进行全面的考虑。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儿童的德育没有收到实质性的成效,对于智障儿童的健康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我国的教育领域必须要加强研究力度,积极地找寻智障儿童教育需要遵从的原则,为智障儿童德育工作的开展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一、德育主体态度上的关爱性原则
关爱性原则主要体现为,对智障儿童进行德育的工作人员要从自己的内心深处给予智障儿童更多的关爱,对于智障儿童的德育工作要热爱,忠于自己的工作,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智障儿童教育中去,这也是智障儿童德育工作开展需要坚守的重要原则。对于儿童的成长,他们的心理和认知都会逐渐发展,同时,儿童在众多方面的表现也会与成年人对其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成年人不能以自身的标准为依据对儿童的众多方面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是不合理、不科学的,必须要带着更多的宽容和关爱对儿童进行教育工作的落实。智障儿童虽然在智力成长方面与正常的儿童有所差距,但是他们也与正常儿童一样有着纯真可爱的特点,智障儿童主要表现在反应有所迟钝,在语言交流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智障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很多人对于他们有着一定的误解和歧视,智障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是寂寞和无助。内心非常脆弱,将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例如,某一教师,常常与智障儿童一起进行“手拉手,手把手”的活动,教师主动地拉着智障儿童的手与其沟通,并且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整理自己的衣物,要智障儿童感受更多的关爱。
二、德育对象考察上的针对性原则
任何教育活动的开展都需要依据教育对象具有的特点进行。智障儿童德育工作的落实,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对其具有的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这样才能对智障儿童的德育内容进行确定,选择适合的智障儿童德育方式,使智障儿童的德育工作具有针对性,促进智障儿童德育工作成效的提升。智障儿童的德育工作人员不仅需要考虑儿童的身体发展特点,还需要考虑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儿童处于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正处于心理认知发展的关键阶段。客观地讲,儿童在心理方面还不够成熟,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还不够全面,对于自身的行为不会进行约束。因为,智障儿童也会具备儿童身心成长呈现的特点,所以,智障儿童德育工作人员必须要对此给予一定的重视。智障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与正常儿童相比较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智障儿童身体方面会存在一定的残疾或者是缺陷。对于智障儿童德育的开展不仅需要依据智障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同时还需要考虑这些儿童残障性的类别,使智障儿童的德育工作开展更加具有针对性,保证智障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德育内容确定上的系统性原则
我国很多的智障儿童教育机构对于智障儿童教育工作的开展仅仅是注重儿童的智力开发,对于德育工作常常采取忽略的态度。即使一些机构对于德育有所重视,但是,教育内容也不够合理化、科学化,德育工作成效并不乐观。智障儿童的德育工作人员首先需要注重的是养成教育,也就是帮助智障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智障儿童在一起玩玩具的过程中,会因为玩具的归属而哭闹,然后会故意损害玩具。德育工作人员需要对儿童进行正确的引导,使智障儿童能够明确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的,帮助智障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障儿童因为在智能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所以他们自身具有的内心情感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很难理智地对自身进行控制。要正确地对其进行引导,让智障儿童能够深入地了解自己,树立自信,帮助儿童了解如何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掌控。例如,智障儿童的不良行为,德育工作人员不能直接地进行批评,要循序渐进地诱导,使智障儿童明确问题所在,使他们能够合理地应对外界因素的刺激。
智障儿童是教育中存在的特殊群体,他们需要得到的是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对于智障儿童德育工作的落实必须要给予高度的重视。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依据实际教育经验进行深入的研究,不断地明确智障儿童德育工作开展需要遵循的原则,使得智障儿童的德育工作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促进智障儿童健康全面地成长。
[1]黄晓伟.智障儿童的思想品德建设[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01):50-54.
[2]王国贵.浅议智障儿童的德育工作[J].青少年日记,2012(11):11.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