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彰显创新的魅力
2016-03-02成凯,杨媛
成 凯,杨 媛
(1.江苏省盱眙县实验小学;2.盱眙县实验小学幼儿园)
让数学课堂彰显创新的魅力
成 凯1,杨 媛2
(1.江苏省盱眙县实验小学;2.盱眙县实验小学幼儿园)
创新是时代发展、进步的主题,是新课程标准赋予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是学生适应将来社会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创新课堂的重要因素。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把创新意识的培养作为主要教学目标。
一、创设情境,激发创新欲望
小学生对未知问题都有较强的探求心理,都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心理,对新鲜的事都有试一试的欲望。为此,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创设情境是重要举措。
学习“除法”时,以全班48人,一个人发作业,要发48本,而48本作业分给6个小组长发,一个组长只需要发8本等,然后让学生自己分配发作业的方案,并进行计算,从而了解“除法”的意义,更认识到学习数学的有用性。
二、积极探索,激发创新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即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多向思考,鼓励大胆想象和尝试。小学五年级学习“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时,给出一个问题情境:下午进行大扫除,的学生擦桌椅,的学生室内扫除,的学生擦玻璃,室外卫生环境区打扫要全班人数的,那么,你能根据这个情境设计几道应用题吗?
于是,擦桌椅的比室内扫地的少多少?擦桌椅和室内扫地一共占班级人数的几分之几?擦桌椅和室内扫地的学生比擦玻璃的学生多多少?……再让学生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这样的教学不限于解决某一个问题,而是在一个情境中,激发学生发散思维,想出不仅一个问题、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趣味性练习,激发创新思维
学习“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时,设计一个趣味性的生活问题:小明上学时间占,吃饭时间,踢足球时间是,那么,小明睡觉时间占多少?大约是几个小时?
又如,小明有一些糖果,分给小丽一半,送给小青一半的一半,自己还剩下9颗糖,聪明的你一定能算出小明有多少颗糖果。
问题一给出,学生立即投入思考中,愉快地交流着,教室里浓浓的探索、发现氛围一浪高过一浪,多样化解决问题的方法,彰显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思考问题的创新。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地引导学生,为学生创设发挥创新思维的时间,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放飞思维的舞台,使学生在创新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为知识经济时代、为创新时代和社会培养创新精神的人才,只有创新,课堂教学才会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李慧丽.全文分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5(03).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