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及其对策

2016-03-02吉林市丰满区第二实验小学幼儿园刘淑娟

学苑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入学幼儿园家长

吉林市丰满区第二实验小学幼儿园 刘淑娟

分析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及其对策

吉林市丰满区第二实验小学幼儿园刘淑娟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已是当代基础教育中的一大疾患,这种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模式,只会阻碍幼儿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要从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做好全面的“入学准备”和落实指南培养能力等几个方面入手,以期改善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

幼儿园小学化分析对策

幼儿园小学化是由来已久的话题。前不久,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北京市教委表示,将严查幼儿园上英语课、拼音课,教二十以上加减运算等小学知识的做法。一旦发现,将被降级降类。”由此看来,幼儿园小学化问题是一个具有普遍现象的问题。在近期的实际工作中,我也深深感到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不好解决,在新学期的课程安排中,幼儿教师、学生家长、学校领导、进修业务要求、教育主管部门都有不同的碰撞。

作为教育管理者,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依法办园、依法执教,是园长,也是每名幼儿教育工作者的首要责任。2012年教育部正式印发了《指南》,要求幼儿园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制定保教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不可揠苗助长”。笔者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借鉴了一些学者的观点,就这个问题进行了不成熟的分析和研究。

一、分析

1.什么是幼儿园“小学化”。

从上世纪 80年代起,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就是被大家广泛讨论的话题,但是到今天也没有统一的定义。研究者们还是通过一些“小学化”的表现来定义,简单说包括幼儿园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室布置、评价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具体表现有十大特征:一是分学科学习小学内容。开设写字、拼音、算术、英语等课程,甚至提出认读多少个汉字,熟练进行百以内加减运算等难度超过《指南》要求的教学任务。二是教室布置不达标,班额超大;按小学方式排座,座位拥挤不堪,幼儿完全没有活动空间。三是教材教辅不合格。所用教材和教辅材料满篇文字,很少图画,毫无趣味,背离幼儿认知规律和兴趣。四是填鸭灌输式教育。依然是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五是户外场地严重不足,幼儿没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探究、游戏、运动等活动。六是游戏材料缺乏,无法开展丰富的幼儿游戏。七是大、中、小班混乱,不按规定的年龄入班,让幼儿提前进入大班学习。八是幼儿园执行小学作息时间。九是布置书写性作业、定期进行文化考试等。十是以办兴趣班、特长班等为名进行小学化教学。

2.小学化的危害。

(1)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剥夺幼儿快乐游戏的权利。

(2)违反幼儿认知规律,幼儿园阶段抢先学小学知识,对幼儿未来身心成长无益,是典型的揠苗助长。

(3)误导教育理念,“小学化”迎合了某些家长错误的教育观念,误导民众对幼儿教育的认识,甚至导致幼儿园之间的不良竞争。

(4)造成幼儿学习障碍,影响未来幼儿的学习和成长。

3.造成小学化的主要原因。

(1)我们国家的幼儿教育起步较晚,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发展较慢,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都有着较大的差距,对幼儿教育认识、管理还有不到位的地方。

(2)家长“不愿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给幼儿园造成很大压力,一些公办幼儿园迫于家长的压力开设拼音课、数学课、英语课等,一些民办园更为了迎合家长,招揽生源而开设一些小学的课程。

(3)专业幼儿教师匮乏,目前从事幼儿教育的许多保教人员素质、能力与新形势下幼儿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

二、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对策

1.改变家长的教育观。

由于幼儿园的“小学化”现象主要集中在“识字”“算数”“写字”“英语”等学科,主要从这几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1)在识字方面,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早识字、早阅读。但从幼儿教育科学的角度看,早期阅读不等于识字教育,幼儿教育理论认为早期阅读策略为:第一,为幼儿提供图文并茂的阅读材料;第二,提供丰富的阅读环境;第三,提供全方位的早期阅读经验,可以念出来。

(2)在数学方面,家长们认为多做题,便能熟能生巧。《指南》强调,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都应生活化,重点应培养幼儿在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让幼儿寻找生活中用数字作标识的事物;用数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体会数学的用处。例如:家里有几个杯子,又买了 3个,现在有几个等。以此来让儿童获得数的概念,培养数感,而不是机械地做数学题卡。

(3)关于书写方面,家长认为幼儿潜力无穷,教给他们什么,就能跟着学会。学龄前儿童的书写活动应是以笔进行游戏性、图画性、经验性、兴趣性等特点的书写绘画活动。那种不考虑幼儿的需要和兴趣,机械地对幼儿进行写字训练是不可取的。

2.用全面的“入学准备”替代提前学习“小学内容”。

在入学适应上,现在普通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在很多家长心目中的入学准备,就是提前把至少一年级的内容学习一遍;第二个是很多自控力没有发展起来的幼儿难以适应一年级生活,造成一些幼儿不能适应小学。

那么,合理的幼儿入学应准备什么内容呢?《指南》指出,幼儿园要为终身发展奠基,可能是 20来年的学校生活。而“幼小衔接”仅仅是过渡,所以“入学准备”是一个更大的概念。那么到底幼儿应为入学做哪些准备,才能为人生奠基呢?国际公认的入学准备内容是由美国国家教育目标委员会提出的五领域内容:身体健康与动作技能、情绪与社会性、学习方式、言语发展、认知与一般知识五方面内容。美国提倡的,正是我们幼儿没有准备好的,比如基本的礼仪、学习习惯、学习的主动性、学习兴趣等。

3.落实指南,培养能力。

针对分析和调查,幼儿园应该加强对幼儿进行以下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1)发展语言:大量研究表明,早期语言训练的越好,后期学术能力越高。

(2)养成习惯:好习惯成就好人生。良好的习惯对幼儿全面发展至关重要的。

(3)培养好奇心:好奇心是儿童学习的重要动力来源,也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老师要鼓励幼儿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与关注。

(4)培养独立自主:幼儿阶段是人一生独立性快速发展的阶段。(现在有个词叫选择性障碍,好多人都有这个问题)三到四岁时儿童独立性的发展为今后其情感独立和认知独立的发展奠定基础。让幼儿愉快玩耍,自由交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独立解决问题是幼儿老师的重要任务。

(5)培养运动能力:幼儿园可以在丰富的游戏中培养孩子的体育运动能力。并加强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学会运动中的自我保护。

另外,良好的同伴关系也有助于幼儿获得成功的交往技巧,能使儿童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的空间,有利于幼儿健康人格的发展。因此,幼儿老师应多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

总之,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其长路漫漫,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国家相关政策的落实,幼儿园小学化一定能彻底解决。

以上为个人的一些见解,如有不当之处,敬请专家指正。

猜你喜欢

入学幼儿园家长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我爱幼儿园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欢乐的幼儿园
我心中的好家长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爱“上”幼儿园
入学面试
入学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