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高考题的思路
2016-03-02河北省隆化存瑞中学蒋玉华
河北省隆化存瑞中学 蒋玉华
走近高考题的思路
河北省隆化存瑞中学 蒋玉华
评价高中教师教学水平的手段是高考成绩,取得好成绩的方法是组建贴近高考试题的日常练习题,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在组建日常的地理练习题时的思路是:横向拓展,分类系列化;纵向延伸,考题串珠化;整合教材,板块网络化,实现高考成绩最优化。
缩短 日常练习题 高考题距离
作为高中教师,教师教的程度如何,学生学的程度如何,最好的评价手段就是联考、高考成绩,要想取得好成绩,我认为事半功倍的做法就是缩短日常练习题与高考题的距离。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归纳总结了日常练习题的组题思路,让他尽可能地贴近高考试题。
一、横向拓展,分类系列化——组建练习题
这要从2008年海南高考文综试题说起(原试题:兰州为克服自然条件对种植白兰瓜的不利影响,在原有土地上增铺砂砾层,是白兰瓜的产量、质量显著提高。说明砂砾层对白兰瓜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为我组建练习题打开了一条思路,这道题是瓜地铺沙子起的作用是:保水、保土、增加昼夜温差,它让我想到了农村玉米地铺的地膜;农村果园菜地铺的秸秆稻草;大城市公园树坑铺碎木屑、树皮、陶粒儿等等,它们有异曲同工之处,我为它们起个名字,叫“覆盖一族”。结果就在2015年全国文综卷中,看到我归纳的“覆盖树皮”对雨水花园的作用问题,就是这一横向拓展归类,使我组建的练习题演变成了高考试题,用同样的方法,我归纳整理出“沼泽地一族”(押中2014年全国文综2卷36题第1小题);“麻类一族”(押中2011年全国文综卷36题1-2小题);“棉花一族”;“药材一族”;“珍稀树木一族”等等,在横向拓展组题过程中,题套题,题引题,从学生做题比较的结果可以看出一个道理:一个系列的同类问题,在解决方法上只要做到合并同类项,做好加减法就行了。因此,我组建的练习题自成系列,类型丰富,贴近高考试题。
二、纵向延伸,考题串珠化——组建练习题
这种组题方法是抓住一个考点,找准一个轴心,向其两端纵向无限延伸(像工业系统中一条龙式儿发展模式),把问题像珠子一样串起来。这样他能突破教材的限制,打破课堂的45分钟的局限,跨时空的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条。例如:以“米市变迁”这一问题为中心点,采用纵向延伸的组题法构建练习题:农业(水稻种植业)→商业(历史上“四大米市”)→交通(最大粮食批发市场)→农业(河南“中国粮仓”)→工业(食品加工)→商业(“国人厨房”),通过这个案例,不难发现,这种组题方式把联系密切的知识点成串珠式出现,高考试题就是这条知识链上的几颗“珠子”而已,但必须注意的是,用这种方法组建练习题时要找准切入点,设计出主问题。
三、整合教材,板块网络化——组建练习题
分类组题,便于横向比较,相当于地图中的纬线,延伸知识链,便于纵向分析,相当于地图中的经线,分块组建练习题,实际上就是构建地理知识的经纬网。
以新疆板块为例,选取该地区的主要问题,进行横向比较,用到“棉花一族”,“葡萄一族”。用到了类似于“米市变迁”的纵向延伸手法,把新疆自然概况、人文概况、环境问题、灾害问题、经济问题、能源问题串到一起,构建出新疆板块的网络化知识。在这个板块中内容全面,知识点清晰,引导学生,逐点复习,各个击破,学习收益达到最大化,高考题就在这个知识网里。最值得一提的是,组建“攀枝花板块”练习题,押中2013年全国卷36题(22分)“宁夏河套板块”,押中2015年全国新课标2卷37题;“中巴板块”“中印板块”等很多网络化的板块。我把高中地理十本书分成两大块,必修一自然地理板块。必修二、三两本中国,两本世界,三本选修合并为一块,为区域地理板块。所以我的高考复习方法整合教材,不分轮次,以板块网络化方式复习,取得优异的高考成绩。这就是我组建高考日常练习题的组题思路,同行们不妨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