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联姻”
2016-03-02彭陈平
彭陈平
(苍南县第二实验小学 浙江温州 325803)
多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联姻”
彭陈平
(苍南县第二实验小学 浙江温州 325803)
摘 要: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出现,使我们生活的许多方面随之而改变,世界缩小成了一个村庄,海量的信息资源扑面而来。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师应努力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为了能多渠道的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使学生置身于“立体教学空间”,更能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难为易,突破学生对学习的时空限制,从而活跃课堂教学,语文教师必须懂得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关键词:小学语文 多媒体 合理运用
信息观念和信息处理能力已成为一代新人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如今,借助图形、动画、影像、声音的多媒体信息技术,以其崭新的面目,强大的优势走入各科课堂,显示它不可替代的魅力。语文学科也以极大的热情、极高的期望值接纳了这位时尚的使者、时代的宠儿。利用计算机网络来推进教育的发展早已在教育界中达到了共识。网络信息资源成了教师和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为资源的共享和成果的展示提供了一个无限发展的空间和平台。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作为语文老师,更应该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提高自己的信息处理能力。[1]
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优势可归纳为:
1.具有生动、形象、直观性强的特点,能强化学生的认知活动,便于学生理解、领会主旨;
2.能激活学生思维;
3.能在轻松的环境中怡情养性和得到审美享受,从而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与发展;
4.网络教学能使语文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变得更为宽广,学习的内容更为广博。
但是,任何一种手段或方式,我们必须辩证地看待它,我们利用它的优势的同时也应看到它的值得商榷之处,这种新的技术手段、方式方法,对激发学生思维,激活语文课堂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为沉寂的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一股“清新、醉人的风”。但是这股“清新、醉人的风”吹着吹着,久而久之,让人“醉“了,摸不着头脑了,因为我们的语文课变味了。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呢?结合笔者几年来的实践体会,笔者觉得不可时髦化、模式化,而应合理化、实用化。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2]
一、声形并茂,培养审美能力
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性和生动性的特点,这是传统教学方式不能比拟的。它改变了以往学生不论上什么内容,都只能面对教师和单一的教学模式。尝试用电教手段能充分调动学生从形、声、色方面感知事物,是教学活动从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向立体化的教学模式转变。通过不同的教学媒体使教学内容声形并茂,学生眼耳并用,视听结合,以达到最优化的课堂教学效果。如《月光曲》第九自然段是教材的重点也是难点,仅凭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我们利用声像结合的方法,依据课文内容设计了一组动画的图片,再现了皮鞋匠的联想内容,声像同步,使学生置身于“月光曲”的意境之中。第一张,“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海面上撒遍了银光”;第二张,“月亮穿过一缕缕微云,海面上起了波浪”;第三张“月亮升起,海面上刮起大风,卷起巨浪,月光把浪花照得雪亮”,并翻录了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的部分乐段。在指导学生观察图画的同时,播放课文配乐录音。画面上明亮的色彩、壮观的景色,加上时高时低、时缓时急的钢琴曲,激发了学生丰富的联想,把他们带入壮观绮丽的意境,把课文中的美,再现为具有形感、色感、声感的立体形象,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很快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如教学《笋芽儿》一课。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了解竹笋的生长过程中,学习笋芽儿冲破一切阻力茁壮成长的精神。上课开始,我首先播放一段竹林景观的录像。先将青翠欲滴的竹亮出。再将镜头逐渐聚在竹笋上,使学生感知竹笋的形、色。此时及时提问:笋芽儿是怎样成长为竹子的?需要哪些生长条件?来诱导学生思考,拉开了学习的序幕。接下来教师可在“雨声”、“雷声”的配乐声中边讲故事,边出示以下各种情景的演示文稿(或flash动画):如笋芽儿扭动、向上钻、脱壳、成长、小草摇动以及雨景、桃红柳绿,太阳出来等等,这样,学生如同置身于大自然中,感受着美的熏陶,随着文中各种人物的出现,轻松愉快饶有兴致地学习了课文。[3]
二、图文结合,培养想象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只有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运用多媒体可以借助动态的画面将比较抽象的或学生不熟悉的、离我们生活久远的意象适时地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激活学生的思维,振奋学生的想象,掀起课堂的高潮,使学生进入作品的情境。如讲《三峡》,在介绍三峡风光时,可以截取录像片《三峡》的片断,这些片断根据需要可反复播放,可根据讲课需要把任何一画面定格。这样学生就直接地欣赏和感受了三峡的美景,同时培养了想象能力。
再如教学古诗《早发白帝城》之后,我让学生以诗意的题材练写一篇联想文章,同时也记叙李白从白帝城导江陵途中的所见所闻。此时,若盲目地让学生自己想象写作文,不可能较好地达到预期的目的,只有把《早发白帝城》的诗境转化为流动的直观形象,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一定的顺序和方法,仔细、正确地观察,学生才能看到李白从白帝城到江陵途中两案山峰耸立、树木葱郁和江上水流曲折、水势湍急所美景秀色,从而使学生的观察力在美丽的诗境吸引下得到培养。在此基础上,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想象李白和艄公的对话等诗意所没有的内容。这样,再通过练说练写,一篇富有联想特色的文章就跃然纸上,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
画面是有形的字,字是无形的画面,我们只有通过投影画面,引导学生理解诗意,感受诗意,促使他们认真地观察,引导他们多方面的联想,才能写出好的文章,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
三、动静搭配,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根据信息论观点:屏幕图像,特别是彩色图像携带大量信息,从刺激——反应的心理测量角度来看,动画最强,图形次之,文字说明最弱。可见,适当地在形象的大小、远近、虚实、快慢、动静、抽象与具体之间实现转换,不受时空限制,能使语文教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4]
例如教学《敕勒歌》一诗时,如何让学生体会大草原的大与美是教学的难点。如果老师仅仅干巴巴地讲大草原多么大,多么美,显得空泛无力,因此,在教学中,我先放一首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他们的思维。此时,在寂静的教室中,悠扬动听的音乐,仿佛把学生带入一望无际的茫茫大草原的壮丽景象中。然后让学生朗读课文,同时我设计了动静结合的画面——高耸的阴山,广阔无垠的碧绿草原,成群的牛羊,牧民纵马扬鞭在草原驰骋。这些形象画面把短短四句诗的意境充分显示出来。辽阔无边的草原和驰骋的纵马的鲜明对照,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他们在文、曲、图的交相辉映作用下,有了自己的独特感悟,有的学生说,这首歌曲真好听,他仿佛就让我们来到这北国草原之中;有的说,这首名歌这么自由奔放,好像让我看见了那些骏马在草原上驰骋;总之,通过动静结合的画面,学生很快领悟了这首民歌自由奔放的感情,对北国草原壮丽景色的赞美之情,同时很快背诵下来。
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学生理解上的难度设计动静结合的画面,如教学《林海》一课时,理解“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是教学的难点。对这样的语句,学生难以体会其真情实景,那么,我们老师就可以把画面设计成林海在微风吹拂下,此起彼伏的情景,同时可以插入班得瑞的钢琴曲,老师再适时进行串讲,那么学生就不难理解了。[5]
四、情景交融,激发学生的情感。
语文教材中,许多文学作品是中外名家的名篇,如何让学生在阅读这些作品时,通过不同的艺术形象的感染,受到美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呢?这就要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并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因为从审美心理来说,情感是最活跃的因素,它既广泛地渗透在其它心理因素之中,又是感知与想象、理解的中介,即审美的感知由于情感的推动而进入想像,趋向理解。简单地说,感情对人的认识和行动起着刺激作用,而电教媒体对于提供具体的形象和激发学生的情感有着显著作用。
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时,先组织学生观看了《周总理》这部片子。教学时,腾出时间让学生回顾影片中的主要情节,以便能在阅读课文时产生哀情之深、敬意之切的情感共鸣。在课堂上,挂总理遗像,放总理工作时的幻灯片,播总理讲话时的声音,采用声、色、形等直观手段,烘托出课堂教学气氛,加深对总理的认识和了解,接着,用哀悼之情,深沉压抑、节奏缓慢的语调给出导读:岁月可以洗去我们许多的记忆,历史的年轮,可以磨掉我们许多的往事,但是我们不会忘记这一天……这是历史上空前的葬礼。时至今天,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感人情景,依然清晰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今天让我们再感受一下,一辆灵车过十里长街潇潇泪下的感人情景。此时此刻,老师、学生、十里长街上的人们与这催人泪下的情感气氛完全融为一体。学生们在这悲壮的情气氛中含着泪水,轻轻抽泣,孩子们把自己体会到的情感尽可能得到充分表达,使外部的情境浸染与内在的情感抒发相得益彰,他们早已成为审美客体的一部分了。
总之,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用声音来渲染气氛,用图象来显示情境,用文字来诠释情境,声象文结合,打破教室的时空限制,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过去与未来,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创设了一个崭新的教学审美空间。使整个课堂因有了电教媒体这一“亲密接触者”,而显得声情并茂,情景交融,高潮迭起。[6]
参考文献:
[1]蒋俊兴.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J].小学语文教师,2006,(11):89-91.
[2]唐湘蓉.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初步探索[J].小学教学研究,2006,(11):2-3.
[3]高海燕.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艺术运用例谈[J].教育发展与研究,2007,(12):75-79
[4]许芳芳.让信息充盈语文课堂[J].教学月刊,2004,(2):20-21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6]范秀娟.电子实验室建设与教学研究[J].教育艺术,2004,(2):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