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神经能教育

2016-03-02王作汉

关键词:神经递质受体神经

王作汉

(大连金州新区素质教育活动中心教育理论研究室 辽宁大连 116535)



论神经能教育

王作汉

(大连金州新区素质教育活动中心教育理论研究室 辽宁大连 116535)

神经能教育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基础上的新提法,是对建构主义在神经方面是怎么建构的解读,对于教育来说就是新观念、新主张、新假设。任何的理论、学说都基于某种假设,比如爱因斯坦之前的物理或者天文学,现在应该说是自然现象,假设太空充满了“以太”,洛伦兹与彭佳勒做了实验证明光线不受“以太”的影响。这是光粒子说假设的推理。涉及光传播需要介质,没有介质作为具物性的光子是没法在真空中传播的。既然无介质为光线提供传播,光线是怎么传播的呢?这就需要为光线的传播做出解释。科学是需要证据的。科学的基本属性就是可验证、可重复、可推广。杨振宁、李政道的宇称不守恒需要吴健雄的实验物理给以实验才能为人接受。水星的运行不正常需要对牛顿的经典物理学做出纠正,爱因斯坦的物质改变了周围空间的说法就解释说明了这一现象。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是建立在人是经济人、复杂人、社会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样一系列假设基础上的。这之前有德国黑格尔的辩证法、弗尔巴哈的机械唯物主义,英国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法国圣西门、付立叶的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纠正了他们在对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的误解,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仅从世界观来说,中国伏羲的《易经》、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孙子兵法的“道、天、地、将、法、势。“……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都对马克思的世界观或者叫做认识论做了精准实在的解读和阐释。皮亚杰的同化、顺应的认知发生论的假设是观察概括出来的,没有对“认知图式”给出神经网络系统运行机制的解读,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或者叫做文化对人认知的影响,也是基于观察概括对现象的总结,也没给出神经运行机制的阐释。皮亚杰、维果茨基这类“研究”多少有些“科普思维”的意义在其中:只要好用就行,没必要懂得究竟是怎么回事。孟德尔在进行杂交豌豆时,也是这样。假设表现型受基因型控制,直到沃森、克里克把DNA双螺旋结构呈显于世才真正知道了基因为何物。现在“人类基因图谱”的绘制对生物的形状、颜色、结构、行为表现解读得就更加清楚了,尤其对人的正常不正常、疾病、健康、认知、意识、情感、思维、成就,会干什么、能干什么、可以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应该干什么,人为什么这样想,为什么那样做等等都能在神经方面做出解释。现在说“三观”,就是人的杏仁核对认知赋予情感的原因。这里牵涉高顿的先天遗传决定论和华生的后天环境决定论或者如其本人强调的教育的夸张为教育对人影响的“唯一性”,实际都不对,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基因是变化根据,环境决定基因能否起作用。简单点儿说就如毛主席说的,石头是孵不出鸡的,没有适当的温度受精卵也是孵不出鸡的。所谓内因是变化根据,外因是变化条件。心理学应该对人的“三观”、行为做出如化学必然反映的行为与一定的神经网络系统相对应的解读的。但因为神经网络结构没有搞清楚,还是如皮亚杰、维果茨基一样属于把某种现象与某种现象的必然联系具有统计意义的假设,没有给出整个过程运行机制的展示,也展示不出来。神经科学发展到现在,已经能使用加拿大学者赫布的“突触”的变化对意识、情感、认知、思维、态度、立场等做出与神经网络系统结构乃至功能的解读了,也能对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是来自遗传和思维意识、行为使用频度使得突触肿胀、所涉或者叫做建构的神经网络容易启动而交由小脑、脑干、丘脑、海马、杏仁核乃至基底神经节甚至包括扣带回形成程序自动化了的原因。这是进化的低耗高效的原则的原因造就的。这就没法不牵涉宇宙的来源、组成生物这些元素的来源、神经网络系统的来源等等因素,限于篇幅,只考虑加拿大学者迈克尔·富兰的:“课程不是事前绘制好了的蓝图,而是向着既定目标前进航行于波涛汹涌的大海上的航船”。本来教育就是文化传承牵涉政治、经济、社会、甚至国家、军事等等所有与人类命运的一切一切,但狭义的教育只牵涉学生,而非所有学习者。那么,本文就只对学校教育作以与神经网络系统相关的阐述。这种活应该由有地位、权威、知名度的人来做的,至今没见到,作为知识分子是有义务对促进社会发展有好处的知识、技术、观念进行传播、共享的。暂且起个小学生把电源插座的接触片降低到用手指触摸插口不至于触电、而当插头插进插座又能正常顺畅通电的抛砖引玉的作用吧。

一、什么是神经能教育

能的定义很多,笔者只计划对造成万事万物存在的产生于宇宙大爆炸的、能产生物质的能,即爱因斯坦的E=mc2这个质能转换公式所涉及的名词能和助动词作为能够、可以解读这两个能进行阐述。

1.作为名词的能

人的所有行为都是由神经支配的结果,包括睡觉、昏迷、植物人的状态。只要人的神经能活动、人没“脑死亡”就由神经主宰。主要包括轴突输出的细胞膜的静息电位的不输出和极化造成的输出电需要的能和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需要的化学能。这是简化的说法,实际运行机制是很复杂的,通常说成是生物电化学。在植物中标志性耗能是三羧酸循环,动物耗能主要是三磷酸腺苷转化为第二信使的环腺苷磷酸。简述如下。先说说G蛋白吧。我们知道,神经能主要指静息电位的极化到去极化消耗的生物电能(个别情况下由于离子通道的打开钠泵向细胞膜内泵进超量的钠会产生超极化现象-膜内电位高于膜外电位,钠泵也需要消耗能的,超极化是传递的前奏,兴奋之传递的由静息到去极化先由静息到超极化然后才由超极化向极化转化),神经递质依靠受体结合才能起作用,要消耗生物化学能,受体与神经递质结合传递信息要依靠G蛋白将其从膜外拽进膜内。G蛋白是贴于膜内而不到膜外的,当神经递质的受体位于细胞膜的“孔隙”跨膜时,没有能量使自己到达指定位置传达信息,此时需要G蛋白的帮助将其拖拽到指定位置。G蛋白使用的能就是鸟苷酸(GTP)携带的三个磷酸离子被G蛋白水解释放的能。特定化学分子与指定的化学分子的必然反应在此过程中就体现出来了。G蛋白叫做鸟苷酸结合蛋白(GTP结合蛋白),属于鸟苷酸结合蛋白酶,能在指定位置与鸟苷酸结合,又能在需要水解时将其水解而释放能量供神经递质的受体使用并释放焦磷酸。植物体内的三羧酸循环也是这样。类似神经递质受体的“膜受体”也可直接激活(通过配体-门控离子通道)效应器(离子通道和酶),但不如通过G蛋白中介转导的信号灵活多样,信号强度也不如G蛋白中介转导能得到放大。G蛋白是个酶类大家族,它的同族兄弟Gs和Gi在形成环腺苷酸第二信使(第一信使是谷氨酸、γ-氨基丁酸以及兼具激素和第一信使的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乙酰胆碱等腺体分泌素)中起着同样作用。环腺苷酸能打开钙离子通道,使核内静息电位时呆在核外的钙进入核内,钙有使装有神经递质的内囊膜破裂向突触释放神经递质的作用。在这之前因为突触后的神经递质受体的作用,诱导装有神经递质的内囊移向质膜并与质膜结合,细胞膜大部分是由磷脂构成的脂质双分子层,疏水性的两条脂肪酸烃链在内部两两相对构成内层,磷酸和氨基醇构成的磷酸酯基团构成向外的亲水性。每次内囊膜破裂送出神经递质后,内囊膜就添补到送出神经递质时造成的细胞膜破裂处,使其完整。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的钠-钾泵是镶嵌在膜脂质双分子层的一种特殊蛋白质,既能转运钠、钾,还具有腺苷三磷酸酶的活性,能分解腺苷三磷酸使之释放能量。这种神经细胞的神经能参与动物所有行为需要的能(神经消耗的能,还包括分解葡萄糖),包括肢体的运动和意识与思维。

神经能还表现为不同的神经递质起着不同的作用。且不说谷氨酸起着兴奋作用,γ-氨基丁酸起着抑制作用。仅就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乙酰胆碱(ACh)这四种神经递质兼具激素特异功能的化学分子说说神经能。去甲肾上腺素是产生于脑干的蓝斑神经核团,蓝斑神经核团主要与右额叶和顶叶协同维持持续的警觉状态,这是保证被选择的注意能够持续的关键因素。兴趣的使用在其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少儿练习钢琴对这种能的增加是典范案例。去甲肾上腺素还能增强脑区活动的信噪比,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细胞的轴突呈扇形投射到大脑皮层、丘脑和下丘脑、嗅结节、小脑、中脑以及脊髓,除了上述之保持持续的注意、注意的调节、调节睡眠和唤醒——觉醒循环,还调控学习和记忆、焦虑和疼痛、情绪和脑代谢。多巴胺神经递质兼具激素的作用,以脑干的黑质和中脑的腹侧被盖区,二者距离很近,主要对主体的兴趣行为进行鼓励和奖赏,在动物进化过程中功不可没,但也与各种上瘾有密切关系。扣带回、基底神经节、下丘脑以及视网膜、嗅结节都含有多巴胺神经能细胞。用于正能量就起着促进善的行为,用于负能量则强化贪婪、私心重,官本位、权本位、社会地位本位、势力本位并且也促进攻击行为。当然扣带回与基底神经节的尾核与壳缺乏多巴胺则易患帕金森病和阿尔兹海默病。虽然多巴胺广布各个脑区,主要有两条通道,黑质-纹状体系统和中脑-皮层-边缘多巴胺系统。5-羟色胺主要由分布于中脑中线周围的中缝核群的5-羟色胺能神经细胞产生并利用轴突将其辐射到大脑的各个区域,主要是抑制对正作用起抑制作用的负作用而促进正作用,5-羟色胺的否定之否定作用,体现的辩证唯物主义最显著。靠近延髓尾端的中缝核支配脊髓抑制疼痛感;靠近脑桥和中脑前端的中缝核细胞则将5-羟色胺投射到大脑的各个需要的地方。例如与蓝斑共济调控警觉和睡眠。乙酰胆碱主要调节传递运动功能,过去使用杀虫剂的一种就是使害虫过度兴奋耗尽乙酰胆碱而累死。乙酰胆碱主要由基底神经节和脑桥-中脑被盖复合体产生,基底神经节的乙酰胆碱能细胞的缺少或者死亡容易导致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生,造成记不住学习的内容;乙酰胆碱还与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共济调节唤醒和睡眠。神经递质这种神经能特化化学分子,调控着人的所有精神活动、内脏运行和肢体操作能力,种类繁多,运行机制多样,简单将其分类可以按分子结构种类分成几大类:氨基酸类、胆碱类、单胺类、肽类、嘌呤类。神经元和神经网络依赖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支持性神经胶质细胞的帮助,吸收、消耗着葡萄糖和氧气,氧气是须臾不可缺的。短暂的缺氧就会造成神经细胞的死亡。轻则使人伤残,重则使人死亡,婴儿出生的难产轻则婴儿“脑瘫”,重则死亡。

2.作为助动词的能

作为助动词能具有能够、可以的意义。教育就是变化,神经能教育就是神经能变化。这种变化就是神经回路已经使用或者“经过”,就相对容易启动。无论是肢体动作、内脏活动、意识情感、思维,即便潜意识一闪念相关的神经回路就会启动被使用,这种使用是通过静息电位、神经递质、内分泌等一系列的电化学活动完成的。突触肿胀(神经递质受体的增多、相关泵的能力的提高)的变化轴突髓鞘化使得传递更快、更顺畅精准。一闪念就牵涉上百万个神经元,所以神经能够、可以教育正在于此。神经能教育的意义主要是为保罗.朗格朗的“终身能学习”做解读的,学术上叫做神经能(可)塑。这种可塑是对传统观念的纠正,说的是即便三十岁时大脑基本结构功能已经固定,仍然还能产生新的神经干细胞,伴随着神经细胞死亡数量的逐年增加,新的神经干细胞同时在海马以及脑室附近甚至嗅皮层产生。但是,新产生的神经干细胞必须移动到相应的位置与相关的神经回路通过建立突触进行特化担当一定的角色才能发挥神经元的作用。如果不建立突触,担当一定的角色就会因为缺少营养而死亡,被吞噬细胞、胶质细胞清理掉。运动是最易产生神经干细胞的,但是仅仅进行好氧运动而不在好氧运动之后增加技巧运动或者学习、思考、动脑子,那么新产生的神经干细胞就被清理掉了。这是当下对运动员进行想象训练或者训练之后进行讨论交流用以提高训练成绩的新观念。在学习方面与之关系相对密切的就是“长时程增强效应和长时程抑制效应”。长时程增强效应是对有用认知增进记忆,把短时记忆、工作记忆转变为长时记忆的有用机制。而长时程抑制则对无用的记忆进行消除。“长时程增强效应”阐述得比较好的是蔡厚德著的《生物心理学》,“在内测颞叶与海马之间存在着三突触回路,…三突触回路始于内嗅皮层,这里神经元的轴突形成传统纤维,止于海马的齿状回颗粒细胞树突,形成第一个突触联系。齿状回颗粒细胞轴突形成的苔状纤维与海马CA3区锥体细胞的树突形成第二个突触联系。CA3区锥体细胞轴突发出侧枝与海马CA1区的锥体细胞发生第三个突触联接,再由CA1区的锥体细胞发出向内嗅区的联系”。内嗅区本来是管嗅觉的,现在却参加了学习中最重要的“长时程增强效应”。这种效应还增强丘脑、运动皮层、小脑、杏仁核等在复杂学习与记忆的作用。高频增强长时程效益,较慢频率则抑制长时程增强效益。长时程增强效应是因为引起内嗅区穿通回路纤维的轴突释放谷氨酸,经突触间隙扩散后与突触后的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上的α-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受体(AMPA)和N-甲基-D-天冬氨酸(NMDA)结合使Na+进入膜内,导致膜的弱去极化等一系列电、化反应的结果。α-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受体(AMPA)和N-甲基-D-天冬氨酸(NMDA)等很多受体决定了谷氨酸兴奋剂、β-氨基丁酸抑制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5-羟色胺等等神经递质、激素的能用或者不能用,好用或者不好用,管用或者不管用。没有受体的诱导递质是不会来的,来了也没用,一个受体只能与一个递质结合,递质与受体结合了才能传递。当然递质能刺激突出后产生更多的受体,受体与递质是互相刺激、引导逐渐增多而使信号逐渐增强加快传递的。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在于兴趣促进了这个递质与受体的互相刺激和引导而使与兴趣相关的事物越做越乐意做,思考琢磨越容易理解而产生自我效能感,自信、意向、意志、勇气、耐性。神经递质和激素都必须有受体才能起作用。没有α-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受体(AMPA)和N-甲基-D-天冬氨酸(NMDA)这类受体,神经递质、激素等就无法刺激“靶目标”起变化。

二、怎样进行神经能教育

教育理论在使用神经网络系统解读建构主义和心理学时,需要兼容爱因斯坦启动的导致今天一切存在的宇宙统一场的坍塌产生的能、四种力、胶子,地球经第三次超新星坍塌大爆炸产生的碳、氧以及金银铜铁等98种原子。偶然的化学反应产生的必然产物,产生氧气的蓝藻以及蓝藻与具有化学梯度的细菌的合并产生的线粒体,由“指挥”鞭毛虫划动触碰、“寻找”食物进化到现在的神经网络系统。生物进化起源于偶然产生的必然,但化学反应的必然性却使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用进废退”增加了“需则生”的内容。鸟像飞机起飞前需要奔跑到一定速度才能起飞一样,开始始于需要飞而逃生的奔跑的。在“想飞”的化学分子的帮助下,鸟儿产生了翅膀、羽毛、中空的骨头;鲸鱼生出的尾鳍和退化的后肢,为了逃脱被吃而进化出能飞的飞鱼以及为了逃生而能飞的蜥蜴和为了追杀吃食的飞蛇等等都说明“需则生,然后用进废退”。我说,人们愿意使用主题,讲究逻辑,大可不必。人们有时说作品的好坏不在于形式、华丽的辞藻,关键在于内容和思想,借此一用就是,只要符合正字法,有一个溢不出内容的容器,内容怎么装都无所谓,没必要分层次按秩序摆放,能找着的能力是关键。阅读能力的高手不是读懂了文章的意义而在于出现错误、甚至语无伦次照样能解读的一清二楚。把朱允炆写在悬崖峭壁上的文字解读出来的不是只有一个人吗?蔡伟若不是因为对古文字的特殊解读能力怎么可能连本科都考不上而直接被复旦大学录取为博士研究生,英语过八级了吗?古人没有标点符号怎么没有把该属于前一词的字安排到后一个词里或者后一个词里的字安排到前一个词里理解?解释不通。那就得重新安排,句子是要有意义的,读不出意义自然就会改,不会改者说明知识不够用。现在不用铅字排版了,能找出几本没有错别字甚至语句不通的书来?把错别字在阅读的同时就给找出来,把不通的语句纠正过来这才叫会阅读。即便基本不出现错别字的商务印书馆隔三差五也有勘误的小字条夹在书里。过去说堆砌辞藻,推理甚好,但思想空乏不被垂青给以黒眼正视,而给以斜眼、白眼,那就不要过于强求主题、逻辑。我主张相关、关联、联接、联系、关系。教师批改作文怎么能找出学生的错别字、语句毛病?怎么能看出某某学生的意向?不能看出学生的意向怎么指导或者引导他“使优势潜能发挥出最大效益和意义”?“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说的是“不叩不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是在说闲话比课堂按部就班有效的说法。在伟人身边工作的不说秘书,只说那些警卫员、勤务员为什么容易成才?镜像神经元的观察模仿,伟人处事、接人待物的习惯和生活习惯都起着榜样的作用。隔三差五的提问、对话、沟通就是早期的口耳相传,对于传授者说来是教育,对于听者就是学习。

神经能教育只是一个观念,只是解读学习是要在神经网络系统中建构才有效的,或者说皮亚杰的同化、顺应的神经机制。观念是一种想法,一种看法,一种主张,一种态度,一种立场,一种思维方法。一种习惯就是一种隐形观念。所有的教育理论都好用,都能用。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正是这个道理。在教育方面《论语》、《学记》应该是相对被使用较多的两部书籍,其他的只要被使过的理论都好用。比如,今天强调主体自觉主动参与、个性化、差异化的因材施教,班级授课就不好用了吗?非也。普及率高的还是需要机械还原那种班级讲授的,只是“课程是朝着既定目标航行于波涛汹涌的大海上的航船”提示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脑体状态”:理解相对快的学生可以允许其在课堂按照自己的兴趣研究或者学习课程以外的知识或者项目,恰好能理解的学生可以复习、讨论、相互交流,也可以下地溜达溜达。溜达是酝酿出顿悟的好办法,拿去随意而使潜意识自动工作时就会对未解的问题自动寻找与其相关的记忆表征,甚至把相关的记忆表征进行组合用以解决问题。睡觉、做梦,暂时放弃对问题的解决而干其他事情都能使问题得到自动解决。这种事例比比皆是,举不胜举。爱因斯坦喜欢在遇到难解或者解到半路无法解的时候拉小提琴,马克思写资本论的间歇进行数学运算等等,不一而足。对暂时不理解的应该给以重点照顾,宁可完不成教学目标也不能使一个学生不理解。这种辅导也好,讲解也好需要喻,打比方,找学生接触多的事物里相通或者相似的道理进行讲解,毛主席说这是深入浅出,我把这种打比方叫做使用科普思维。打比方是教师的说话习惯,或者叫做职业病。越低年级的教师这个“毛病”越多,幼儿园的老师甚至在教算术时用手指或者苹果、包纸的巧克力。把两个圆圈里的巧克力合拢到一起进行拼盘的教加法,从一个圆圈里往外拿教减法,把数目相同的几份合拢到一起教乘法,把一个圆圈里的巧克力按相同数目分到另外的各个圆圈里教除法,把苹果切成需要与举例数相关的份数进行分配教分数等等。当然,用非逸失闪存芯片或者预警飞机、红箭九导弹等先进科技模型进行教学更好,有利于孩子意向的建立。把预测将来最需要的职业或者国家可能出现短板的职业在孩童时灌输,有利于国家可持续发展。说到这里,无论理解教育、尝试教育、情境教育、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没有不好用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学时的因教学内容、因时、因空、因人选择合适的低耗高效之方法。教师的“师本课程”是很重要的,应该是即时、即兴的,这样才可能关注学生的微表情、微反应、身体语言密码。关注学生是否是在动脑子。我主张教学不在于教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动了多少脑子,神经网络系统发生了多少变化。教师评价不在于升级率、考上大学或者名牌大学多少,而在于有多少甚至全部学生都能在未来的工作岗位遇到问题时能够想出解决办法,知道从哪儿下手,找到切入点,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学生的学习效益主要依靠注意的朝向神经网络、注意实施神经网络、警觉维持神经网络。选择了注意,有了信任、就有了兴趣。扣带回、脑干就向上通过丘脑、基底神经节、扣带回向额叶“工作记忆”集中,把新知识通过海马调来原有的知识进行对比、分类看看使用原有的神经网络系统建构的回路进行“同化”还是利用已有的表象进行组合改变原有结构进行“顺应”。这种神经网络系统的贴加、“强化”的同化与另建一套回路改变神经网络系统结构的顺应都改变着“突触”和神经网络系统的结构。同化增加了突触后的受体数量和各种“通道”的类别、强度,缩短了下一次相同对刺激的反应时间甚至被放入基底神经节、丘脑、小脑、脑干成为潜意识-自动化的程序。顺应则将新建的回路与相应的突触建立联接。这个注意的过程涉及人的知识水平乃至智慧的高低。其次是记忆。记忆是按照听、视、空间、肢体内脏、客观存在的形状、颜色、位置、顺序、移动方向分散在各个脑区存储的。额叶的“工作记忆”把感觉通过脑干网状结构和丘脑网状结构双重选择性“过滤”得来的瞬间记忆通过海马调取建构的已有相关存储记忆经过对有用的“长时程增强效应”、无用的“长时程抑制”而分别将视觉信息存储于枕叶的视觉皮层的颜色、形状存储区,位置、方向、顺序、移动方向、空间距离,肢体内脏等感觉存储于顶叶,尤其是后顶叶的作用特强。听觉的信息存储于颞叶。语言类偏向于左脑,事物类倾向于右脑,这就是大脑半球的不对称倾向。语言的理解、编码在颞叶的维尔尼克区,输出在额叶的布洛卡区,“意义”存储在颞、顶、枕叶角回的联合区。

注意、记忆都取决于学生的兴趣,在前面讲过的什么是神经能教育中,笔者说过,兴趣来源于能做对了,成功了,具有自我效能感了,有自信了,有意志、勇气和耐心。这些都离不开情绪。情绪是一种包含身体唤醒、外显行为、和主观体验等多种成分的复杂“脑理”现象,在生存、学习等生命活动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任何认知都会被赋予情绪的,无论是一捧土、一块石头都会产生喜欢或者厌恶的情感,况人、事、物乎?给知识赋予情绪的是杏仁核。情绪主要分为四种,有恐惧、愤怒、悲伤、愉悦其他情绪都是这四种情绪组合比重的产物。海马下托为杏仁核提供背景,基底内侧核与杏仁核反复核对校正,需要行动时,杏仁核通过基底神经节、杏仁核的中央核发出应对需要的行为、自主神经活动和内分泌。丘脑直接传至杏仁核不经大脑皮层分析而直接指挥脑干行动的是情绪反应的“低路”,涉及生命安全的信息使用这条低通路可以快速逃命或者攻击(战或逃)。经岛叶、基底神经节、扣带回、额叶眶额内皮层(右脑)是情绪反应加工的“高路”,这条回路加工精细、沉稳、准确但相对较慢。隔阂对有用的行为、念头(一闪念)、观念、主张、态度、立场产生内啡肽、多巴胺给予愉快的感觉以资奖赏、鼓励、强化。电击隔阂甚至海马就会使老鼠忘记哺育下一代甚至进食。人类也有同样上瘾反应。

教师必须善良,有爱心,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首先要有好的形象。教师一出现在学生面前,本身就是教学。善良、充满爱心、善解人意,学生就愿意接近,愿意做朋友,愿意倾吐心声,愿意模仿,愿意提问等等很多愿意。学生想说、能说、敢说自己不愿意向任何人甚至父母说的话和事。教师的形象就是这么重要。我要说,教师教学时对即时、即兴的重视就应该关注“使教师的教学手段变为学生的学习工具”,关注生生的平

等关系,关注教学是师生共同进行的对教案的“二次创作”,因为课程存在着各种变数,是不确定的。好的教学应该在课程进行前半小时,学生运动完220-实际年龄的心律数的有氧运动。过半小时后,运动产生的大量神经干细胞就会在学习时被建构到神经网络系统中得到使用。神经干细胞只有通过突触与已有的神经网络建构起联接才能获得氧气和营养而存活,起到所在位置担负的特化任务的作用。《运动改变大脑》说运动能产生神经干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和血清素。血清素就是5-羟色胺,是一种使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的物质,当然每个神经元都通过树突接受近十万的神经元传来的信息,也通过轴突向近十万神经元发送信息,不同位置、不同器官、不同组织的神经细胞的结构不同,所含神经递质不同,所起作用自然不同。输出的认知是被神经网络系统的各种结构功能(脑)兴奋与抑制、强与弱、正反馈与负反馈,整合决定的。有的器官被各种功能争抢,比如脑干的黑质,因为属于多巴胺能神经细胞,主要释放多巴胺就被间脑的丘脑抢夺甚至基底神经节和扣带回也要将其纳入自己的系统。隔阂、纹状体亦如此。新皮层要,边缘系统也要,一身多职是神经网络的一大特点。这与神经进化总是新进化的压迫原来的位置有关,这就产生拓扑:新进化的器官组织与原来的组织器官相互缠搅、镶嵌、插入、覆盖。腺垂体中的神经细胞一个细胞既含肾上腺激素,又含抗利尿素以及加压素等多种激素。

猜你喜欢

神经递质受体神经
科普拟人让理解更轻松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槐黄丸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神经递质及SCF/c-kit通路的影响
度洛西汀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血清神经递质及神经功能相关因子的影响
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在肺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维生素D受体或是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
快乐不快乐神经递质说了算
“神经”病友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在疼痛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