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传播条件下的拟态环境研究
2016-03-02李远
李 远
(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微信传播条件下的拟态环境研究
李 远
(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摘 要:目前,人们更多地开始使用“朋友圈”来了解好友动态、关注社会事件。微信传播,在社会上受到了强烈的关注,起到了良好的传播信息和舆论监督作用。但是,由于微信传播技术上的私密性,使得大量的谣言开始在朋友圈进行传播,从而形成了虚假的“拟态环境”,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本文从公众视角出发,结合文献研究、深度访谈和定量调查的研究方法,分析人们对于微信朋友圈信息的真实性辨析能力,以及对新拟态环境的认知程度,在发现问题的同时,提出应加强对网络信息审查制度和公民媒介素养的培养的观点,进而确保“拟态环境”更接近于真实世界。
关键词:微信;传播;朋友圈;拟态环境
一、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毋庸置疑,人类社会已经进入“自媒体传播”的“全民传播时代”。任何一个个体都可以通过个人终端进行信息的发布与传播。而微信传播就是众多“自媒体”传播中最为简便的一种方式。作为目前使用最多的“自媒体”传播形式,微信传播媒介充分发挥了移动网络传输渠道便捷性、随时性、隐匿性等特性,向外界发布和传播信息。
微信传播兴起的这几年,尤其是自2012年4月开通朋友圈以来,微信在表达公民诉求、关注公共事件方面的作用越发突出。由于微信传播依赖强关系链,因此在实际传播过程中其创建的“拟态环境”,对于强关系链中的每一个节点都有几近相同的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中,每一节点所传递出的信息都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因此,研究微信传播条件下的“拟态环境”对于更好地应对网络舆情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目前学界对于微信的研究还主要在于对其传播特点、功能与应用以及发展前景的研究,针对微信传播条件下的拟态环境研究比较少。但由于微信传播也从属于网络传播,因此对于微博、互联网的拟态环境研究对笔者也具有借鉴意义。本文主要从公众视角出发,探讨应从哪些方面努力,提高公众正确认知“拟态环境”的能力。
二、研究理论与研究假设
第一,“拟态环境”最先是由美国著名报刊专栏作家、政治家沃尔特·李普曼在其1922年出版的《公众舆论》中提出的。李普曼指出,“拟态环境”并非是对现实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传播媒体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供的环境。[1]
第二,“把关人”理论是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的卢因率先提出的。他在《群体生活的渠道》(1947年)一文中,首先提出“把关”(gatekeeping)一词。他指出:“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把关人”既可以指个人,如信源、记者、编辑等,也可以指媒介组织。[2]
第三,假设:其一公众对于“拟态环境”的认知比较薄弱,尚没有形成较完整清晰的概念;其二对于微信朋友圈是否形成“拟态环境”以及对自己的影响抱有盲目乐观的态度。
三、主要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对使用微信朋友圈的动机、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主要通过三大部分开展:第一部分,在问卷设计之前,首先就近对广州市某大学某学院本科生及研究生同学进行访谈,访谈的主题围绕“拟态环境”进行。访谈的内容主要包括微信使用习惯、是否认知拟态环境的态度等基本情况,参考访谈内容进行下一步的问卷制作;第二部分,参照前期访谈的材料积累以及前人研究成果并根据问题假设形成初始调查问卷;第三部分,则通过对前测的问卷进行发放和数据统计分析。
根据对前测结果的分析,对某些变量进行删选和重新设计,形成本次最终问卷。最终问卷包括微信用户的基本情况、朋友圈的使用习惯、微信使用动机、影响因素、对拟态环境的认知等五部分,共16个选择题,1个陈述题。
问卷主要使用“问卷星”完成制作,并通过微信的群发消息、朋友圈分享等途径邀请微信用户填写。在两个工作日内共回收问卷151份,去除不使用微信者和无效文件6份,产生145份有效问卷。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和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联合下发的通告指出,开展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单项冠军产品评选,旨在提升企业专业化能力和水平,突破制造业关键领域短板,推动产业整体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促进我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据统计,该统计样本中以19~29岁的年轻人居多,这也符合朋友圈用户的实际年龄情况。在使用频度上,可以看出近80%的受访者每天使用微信超过一个小时;在朋友圈中,更多的好友是朋友、同学和亲人,其他占比较少,这也符合微信强关系社交社区的特性。但由于受访者覆盖范围有限、抽样的非概率性,因此该研究仅对部分群体有借鉴意义。
四、研究结果分析
在对受访公众有了基本了解之后,我们接下来主要从朋友圈使用动机、信息鉴别能力、对拟态环境的认知等方面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
(一)朋友圈使用动机单纯,重在维护人际关系
在朋友圈的使用过程中,大部分人的动机还是比较单纯的,根据问卷统计结果,66.21%的公众发布朋友圈信息是为了娱乐消遣,64.83%的公众是为了分享个人动态,此外还有39.31%的公众是为了维护已有的人脉关系。在调查公众阅读朋友圈动机时,63.45%的公众表明是为了娱乐消遣,44.83%的公众是为了维护已有的人脉关系,另外还有36.55%的公众是为了增加对新朋友的认识,24.83%的公众是为了了解时事。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公众使用朋友圈更多的还是为了娱乐消遣,在分享、发布和阅读朋友圈信息的时候也主要依据既有的人脉关系。这也是因为微信主要是强关系链社区,社区内人与人之间在实际生活中也是彼此熟识的,因此对于朋友圈的信息具有更强的代入感,甚至直接参与其中。在这种熟人圈子中,公众对周边环境的判断和防御就会降低,不自觉地就会轻信朋友圈所创造的“拟态环境”,这也从一方面验证了假设一。
(二)对朋友圈信息鉴别不足,盲目进行信息再传递
在调查中,有超过一半(50.34%)的公众对于朋友圈传递信息的真实性表示出茫然,仅有1/3的公众明确表示信息全是真实的。对于朋友圈中朋友发布的状态,大部分还是选择相信的,57.24%的公众选择有时相信,31.72%的公众选择经常相信,6.21%的公众选择总是相信,仅有4.83%的公众表示很少相信。这说明朋友圈内大多数公众对于信息的鉴别还是比较盲目的。
综合来看,公众对于朋友圈信息的了解比较浅层,多数人仅仅是把它作为一个社交平台来使用,并且由于对朋友的盲目信任、对信息的筛选和抵制的能力有限。因此在再传播信息时并没有很好地进行自我把关,或多或少都带有“信息附庸”的成分。
(三)对拟态环境认知有限,忽视对自身的影响
对于拟态环境的研究是本文考察的重点,在此次调查中也设置了相关问题。在考察公众是否知道和理解拟态环境时,21.38%的公众表示十分了解,14.48%的公众表示比较了解,16.55%的公众表示基本了解,但是尚有约一半的公众表示不怎么了解甚者不了解(33.1%的公众表示不怎么了解,14.48%的公众表示不了解)。可见大部分公众对于真实环境和拟态环境并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知。
在谈到朋友圈是否能形成新的拟态环境时,45.52%的公众表示有形成新的拟态环境,仅有23.45%的公众明确表示并没有拟态环境的形成,此外尚有近1/3的公众表示不清楚。当论及拟态环境是否对自己认知有影响时,45.52%的公众表示有影响,仍有30.34%的公众表示很少影响,以及7.59%的明确表示没有影响。在对朋友圈所创建的新的拟态环境认知上,受众普遍缺乏合理的认识,并没有意识到拟态环境对自己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整个外部环境抱有盲目的乐观,这些都可以验证假设二。
五、结语
为更好地应对朋友圈传播怪象,保证公众传播环境的和平推进,为公众提供一个良好的公共“拟态环境”,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不断提高公民的媒介素养
所谓媒介素养,1992 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给出了如下定义: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的能力,以及制作和生产媒介信息,以达到沟通交流的能力。[1]
这里对公民媒介素养的培养,不仅包括公民作为信息接收者,同时也包含信息传播者这个身份。一方面,作为信息的接收者,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尤其是面对具有负面思想和不健康因素的网络信息时,要有清晰的判断能力,时刻保持“理性”的思想;另一方面,作为传播者,更要具有理性思维和全局意识,在传播信息时要符合当前人们的需要和社会健康持久稳定发展的需要,在发表个人意见和观点时,也要注意把握好“度”,避免进行过激的舆论引导。总之,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中,我们要保持“理性”和“自由”的平衡。
信息社会,尤其是自媒体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生活和信息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铺天盖地的网络信息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给我们提供信息和知识的同时,网络媒介信息也开始影响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据调查,现在社会中超过80%的公众是通过网络信息了解社会、参与社会事务的。这一比例在中青年群体中尤为明显,其中经由微信平台的也占据较大比例。因此,要保证这个平台的自由、民主,不仅要积极倡导多传递正面消息,也要教会公民去鉴别和抵制不良信息,不断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
(二)加强网络媒介信息审查制度
自媒体环境使公民获得了高度的言语表达自由,但在人人都能发声的情况下,也给社会带来了不健康的网络话语环境。随着网络空间的不断开放,越来越多的主体加入进来,使得网络空间的言语表达更加多元化,因网民身份的隐匿性,在网络空间内,非理性言语也正逐渐增加。
微信在促进公民言论自由的同时,伴随产生的还有虚假信息和诽谤等现象的出现。例如,最近朋友圈传得沸沸扬扬的禽流感事件,谣传“永寿大盘鸡吃死人”、“永寿县有人因吃大盘鸡感染H7N9死亡,乾县5570头家禽已感染”[3]这些消息在微信朋友圈转发超过百万次。这些不实信息的快速大量传递,使得基于强关系形成的微信朋友圈内产生了剧烈的震动,从而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畸形的“拟态环境”,这个环境中的人不敢吃鸡肉。这样类似的虚假信息传递造成的社会恐慌事件并不少,这也要求我们一定要加强审查,在不实信息进行裂变式传递之前进行有效的遏制。
加强网络空间的审查制度,对网络空间中的非理性和不法言论进行严格审查,可以减弱不良舆论对公众的影响,实现净化网络言语空间的作用。[4]尤其是微信,因其传递信息的隐蔽性,使得对其审查比较困难。政府加强这个层面的制度和规范建设,保证整个网络空间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是促进网络“拟态环境”向良性发展的正确路径。
参考文献: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13,219.
[2] 把关人理论[EB/OL] .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8eYy weB2vIXARXvunuxTka7Qz2azYBhjR1wXDly_g6BWojiDPIbnsE5Re1iVOJPHr2AwuqIZk8fuSpCqh_dbq.
[3] 永寿大盘鸡事件[EB/OL] . http://sn.ifeng.com/a/20160319/4383900_0. Shtml,2016-03-19.
[4] 张学波,罗昕,刘兢.网络虚拟社会治理[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5:14.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8-0327-02
作者简介:李远(1990—),河南漯河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广播电视,新媒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