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冲击下纸媒的转型突围之路探索

2016-03-02陈倩雅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传播学院报业报纸

陈倩雅

(西华师范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新媒体冲击下纸媒的转型突围之路探索

陈倩雅

(西华师范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摘 要:受到网络等新媒体的冲击及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一些报纸不得已宣告停刊或破产,继续存活的不少报纸也面临读者、人才流失,广告量、发行量下滑,盈利降低、影响力减弱等窘境,唱衰纸媒的悲情声音不绝于耳。在业界看来,报纸停刊的“坏消息”还将不断传来,那纸媒的明天到底在哪里?转型突围之路又在哪里?

关键词:纸媒现状;技术冲击;“5W”模式;发展途径

一、中国纸质媒体现状

近年来,由于新兴媒体冲击、报刊市场日趋饱和、纸质媒体在内容的亲近性以及营销方面缺乏创新,报刊印刷数量逐年下降。

据中国报业协会统计,从2000年以后,我国报刊印刷增长率结束高增长,增长率一路下降。到2008年,我国报刊印刷量掉头向下,开始呈现负增长,2008年全国报刊印刷量减幅为-2.46%,2009年报刊印刷量减幅为-6.76%。一场在新媒体环境下关于“报纸消亡论”的议论在近几年逐渐升温,无论是在学界还是在业界都引发了广泛关注。报人从未如此担忧过自己的未来,究竟是“山穷水尽”般的历史必然“退出”,还是“杞人忧天”式的自乱阵脚?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报纸的绝对“退出”,它们二者的实质均是“新闻”的传播载体,只是表达方式上的不同而已,两者各有千秋。

二、从广播、电视应对新媒介技术冲击来谈中国传统纸媒的“救亡图存”

当电视凭借其对声音和视频的完美结合呈现在受众面前时,广播也曾出现过诸如今日报纸一样关于“消亡论”的说法,但后来凭借其华丽转身站稳了在“声波领域”传播的地位。例如,现在的很多广播电台,利用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收入水平提升而带来的汽车产业的发展,城市兴起了交通广播电台的热潮。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电视同样面临收视困境。很多网站播出的视频与电视台播放的新闻报道、电视剧、综艺节目等内容如出一辙。但电视为什么能在后面的形势有所好转呢?首先,离不开中国国家广电总局对电视行业的统筹规划,协调治理;其次,各省级卫视纷纷建立起自己的王牌综艺节目,引购或与其他影视公司合作制作高质量电视剧,培养自己的忠实受众;再次,中央电视台和各省级卫视现在正在走向综艺独播或电视剧独播的道路,形成优势资源的稀缺性,从而实现差异化竞争;此外,各省级卫视也通过制作高成本影视资源项目来限制其他卫视的模仿以及网站的“抄袭”。这些都为纸媒改革提供了一些思路。

如今,纸媒主要存在内外部两个方面的问题。内部方面,报纸不知道能否与新媒体技术有效融合,就算能合作发展,那么这笔“更新改革费”又是否会对业绩下降的报业而言是一个天文数字呢?另一方面,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体,它们同网站一样没有采访权,“大肆”抄袭传统媒体包括报纸在内的新闻内容。而国家在这方面的规范管理力度还不够,使得时效性本身就落后于网络的报纸在面对网络“无偿性”复制、粘贴时,无疑是“雪上加霜”,内容的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试问还有哪家报社能够有积极性去发掘新闻?

三、从“5W”模式出发,探讨中国传统纸媒发展途径

全新的传播时代给一切顺应这一大势的组织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给有志于网络传媒的人才提供了大显身手的宝贵机遇。对此,笔者将沿着拉斯韦尔“5W”模式来谈谈我国报业的发展出路:

(一)紧跟潮流,积极与新媒体融合

面对新媒体、新技术的冲击,报业首先要做的反应是应用新技术,引进新媒体业务。同时,也正如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说的那样,“当前纸媒不仅面临着新媒体的挑战,也存在与传统媒体之间的恶性竞争,打版面战、价格战、发行战,竞相压价,在这种情况下,报业集团强强联手能减少恶性竞争。”因此,报社可以实现报业组织的兼并与重组,壮大成竞争力较强的报业集团,进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重视市场,增强受众本位意识

在这个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媒介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得传统意义上的传者和受传者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很多时候,受众承载着信源和信宿的双重身份。其实,受众在这个“传播形式”也日趋融合的今天,执行的是5个“W”的功能——传者、受传者、媒介、讯息内容、反馈。从这一点来讲,报业应该进一步增强“受众本位”意识,充分发挥受众在传播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功能和作用。在这个“注意力经济时代”,谁赢得了受众,谁就赢得了市场和发展。

(三)深化内容,发挥传统纸媒优势

报社应该充分发挥传统纸媒的优势,如信息容量较大、保存信息能力比较强、成本比较低、价格便宜、分类比较齐全等。此外,报纸还有一个广播电视和网站新闻所不具有的一大新闻报道优势——深度报道。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被淹没在表层信息的海洋里,再加上工业时代的快节奏生活方式,使得人们迫切需要一种除了正确指出问题外,更旨在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能给予读者帮助和希望的深度报道。

(四)良性互动,发挥反馈机制效用

报纸不能像以前一样依托滞后的“读者来信”和“热线电话”来与受众进行互动。在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受众的自我表达已经成了网络现象中的一种“景观”。报社需要建立诸如微信公众账号、微博官方互动平台以及在报网上设置专门与读者互动的板块等方式来实现与受众的良性互动,从反馈处获得信息,从而更好地协调传播活动。此外,在报道方式、语言表达上,产业化运营手段也要借鉴网络的灵活性,这样才能将反馈的效用发挥到实处。

四、结语

今天,中国报纸需要从实际出发,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横向”(学习同时期世界各国报业发展经验)、“纵向”(对我国不同时期报业发展情况进行经验总结)两个维度来深层次思考报业的发展问题。报纸承载的是新闻,只要新闻被大众需要,报纸作为新闻多样化表达方式的存在就有必要性。所以,新闻不死,报纸可存,但存需有道。

参考文献:

[1] 邵培仁.传播学(第2版〈修订本〉)[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6-77.

[2] 张琛.三网融合背景下纸质媒体发展思考[J].新闻知识,2011(01):23.

[3] 纸媒停刊“声”不绝于耳,转型突围之路在哪里[DB/OL].传媒视线(第331期),http://media.people.com.cn/GB/143237/396029/ index.html,2015-10-21.

中图分类号:G21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8-0315-01

作者简介:陈倩雅(1994—),女,四川自贡人,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研究方向:新闻学。

猜你喜欢

传播学院报业报纸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高建新教授
报纸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的实践与思考——以文化传播学院2018年暑期“三下乡”活动为例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安徽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科研简介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报业转型路径——报业地产走势探析
报业数字化及媒体使命——中日学人、报人关于报业未来的思考与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