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电视新闻采访中收获精品

2016-03-02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8期

周 勋

(邯郸广播电视台,河北 邯郸 056002)



如何在电视新闻采访中收获精品

周 勋

(邯郸广播电视台,河北 邯郸 056002)

摘 要:把采访的新闻做成精品在荧屏中播出是每一个电视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新闻精品越多,节目的质量就越高,当然也就能带来更高的收视率。而且,精品新闻的数量也是衡量电视新闻记者业务水平的一个标准。

关键词:好新闻意识;提炼当下主题;新闻策划意识

什么是电视新闻作品中的精品?我们如果从纯新闻业务、纯学术角度来解释的话,往往会比较抽象,而且解释起来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事情。但是我们通俗一点解释起来倒是很直观,我们可以参照一个标准,那就是新闻作品能不能做成好新闻。目前,在新闻界,有着不同级别、不同领域的好新闻评选活动,这是对新闻作品的一个客观评定,也是判断我们采访的电视新闻是不是精品的一个依据。如果我们采访的新闻获得了市级好新闻,那我们的作品就是初级精品,如果获得了省级新闻大奖,那我们的作品就是上等的精品,如果有幸获得中国新闻奖,那采写的新闻就是精品中的精品了。

那么,如何在电视新闻采访中收获精品?如何把采写的新闻做成好新闻?作为一个从事电视新闻行业17年的记者,多年的新闻采访工作为笔者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虽然至今还没有获得过中国新闻奖这样级别的大奖,但在十几年的时间里获得河北新闻奖一等奖8篇,二等奖7篇,已经算是同行里的获奖专业户了,几乎每年都有新闻作品获奖。在此,我把日常一些做好新闻的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让更多的年轻记者做出更多的新闻精品。

一、在日常报道中培养做好新闻的意识

在笔者所在的地方电视台,有的新闻记者平常做的新闻报道也不少,也很认真,任务有时候是超额完成的,但是他采访的新闻作品中很少有获奖作品,有的甚至一件都没有。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他们没有做好新闻的意识。同样一件事,同样一个题材,有的电视记者就会做得非常好看,非常打动人心,最终获奖,而有的记者只会泛泛地做一些常规动作,没有创新,平淡无奇,只能凑合着播出了事。

记得在2012年底,邯郸电台交通频道组织了一场募捐,意在救助一位肝脏衰竭的花季少女谢珊珊。我们对外部的记者围绕募捐这一事件,展开了全方位跟踪报道,兵分三路,一路采访患者的家属;一路采访献爱心的市民;还有一路直奔北京医院,报道患病少女的最新进展。我们先后做成了四集连续报道:《邯郸:一场冬日里的爱心接力》、《爱心大汇聚 社会各界伸援手》、《姗姗 我们和你在一起》、《爱心再接力 姗姗父母将善款回捐社会》。四篇报道,分开看似凌乱,合起来却让人意想不到,浑然一体、不可分割,把纪实性与主题性报道完美地结合起来,展示了河北人感人至深的善行风尚,特别是贫困的谢珊珊父母最后将善款回捐社会一集,催人泪下、感人肺腑,整个作品也得到升华。最终,该作品获得了2013年度河北新闻奖一等奖。之所以能获奖,就是在事件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已经把它当好新闻来做了,有了做好新闻的意识,再普通的事件也能成为好新闻的素材。同样是救助花季少女的事情,有的记者只在当天报道了募捐的情况,就再无下文,没有这种做好新闻的意识,当然也就不能创作出精品。

二、学会从不同的新闻题材中提炼出当下重大主题

我们都知道,新闻最大的职能除了监督之外还有宣传,不管什么时候,都会有一个宣传的主旋律,也就是当下宣传的重点。我们做电视新闻,就不能不紧扣这种当下重大的主题,从不同的题材中迅速提炼出最想表达的主题。

还是2012年的时候,我有一次在发改委采访时了解到,我们邯郸曾经的名牌企业雪驰集团正斥巨资在邯郸馆陶县建厂房。笔者立即觉得这是一个新闻点,因为雪驰当年是邯郸唯一拥有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2001年出走山东青岛,成为邯郸人心中的痛,也因此引发了全省“留住名牌”的大讨论,这次雪驰回归,正是看到了河北发展环境的变化,也是河北当时宣传的一个重大主题,于是笔者立即联系企业负责人了解情况。经过精心策划,前后两次到馆陶采访,历时一个月,新闻报道《雪驰归“巢”》作为精品在邯郸电视台《邯郸新闻》中播出。作品既有记者现场报道,又有现场抓拍,通过对集团副总的采访,剪辑出极为有说服力的三段同期,构成了整篇报道的骨架,把雪驰出走又回归的原因阐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最后企业副总把雪驰形象比作小鸟飞回,又恰到好处地点出了报道的主题,首尾呼应。《雪驰归“巢”》虽然报道的是一个名牌企业回归发展的小典型事件,但影射的却是邯郸乃至整个河北发展环境的巨大变化的大主题,整篇作品短小精悍、构思巧妙、以小见大。最终,该作品获得了当年河北新闻奖二等奖。

三、提高电视新闻采访中的策划意识

在实际的新闻采访中,有时候即使提炼出重大的主题,也仍然做不出好新闻,那一定是缺乏必要的策划意识。“策划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职业敏感,是记者在长期的工作生活中,通过对新闻事件的所见、所闻、所感的累积与体验,有经验的记者会把他的策划意识和重大主题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创作出不可多得的精品。

2011年,我和同事采访拍摄了《互助幸福院里的幸福生活》,新闻体现了农村养老的大主题。随着城市进程的加快,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也使农村独居空巢老人的数量剧增,如何让这部分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成为农村养老一大难题。邯郸肥乡县前屯村开创的“集体建院、集中居住、自我保障、互助服务”的互助养老新模式无疑很好地破解了这一难题,一箭双雕,既可以让老人安享晚年,又为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免除了后顾之忧。像这类的题材是已经发生了的事情,怎么才能作出不寻常的报道,吸引观众的眼球,那就必须加强新闻策划意识。在该报道中,我们在新闻的开头策划了一个幸福院老人们快乐扭秧歌的场景,采取了记者现场出镜的方式,并以欢乐场景做背景采用了同期声,极具现场感染力。在新闻策划中,我们专门选了一个表现力很强的老人做采访,让他在新闻的开头点出“幸福”,末尾又让他用一段顺口溜作为总结,整篇报道首尾呼应,把幸福院里的幸福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极具感染力。最终这篇报道在当年的河北新闻奖评选中获得了一等奖。

当然,要想不断在新闻采访中收获精品,还必须坚持下基层,不断从基层汲取营养,开阔眼界,寻找好的新闻素材。在实际的新闻工作中,不忘严格要求自己,时刻培养精品意识,积极地从最寻常的新闻素材中提炼主题,精心策划,一定能收获更多的电视新闻精品,取得丰硕的成果。

中图分类号:G21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8-026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