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符号互动论看FB表情包大战
2016-03-02徐航
徐 航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从符号互动论看FB表情包大战
徐 航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摘 要:当今社会,网络社交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网络社会中,人们交流方式多种多样。网络表情符号渐渐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方式之一。人们可以通过发送各种各样的表情符号表达喜怒哀乐。本文主要以FB表情包大战为例,从符号互动论的角度来分析网络表情符号。
关键词:符号互动论;FB表情包大战;共同意义
网络生活日益丰富,每天都会涌现出大量的网络流行语,使得表情符号这种网络亚文化也逐渐流行起来。网民们经常在社交网络上发送各种配有文字的表情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也会在网络聊天的过程中发送表情。表情符号渐渐成为网络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对于中国网民来说,网络表情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出现的,由于当时QQ逐渐火热起来,网络聊天成为一种时尚,于是网络表情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开始的时候,网络表情只是各种标点符号简单构成的笑脸,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表情也开始丰富起来,不但从简单的符号演化成花哨的图案,而且从静态发展到动态,更重要的是,除了QQ、微信等聊天工具发布的官方表情,还出现了网民制作的民间表情。这些自制表情大多是网民以时下流行的明星、语录、动漫、影视截图为素材,配上一系列相匹配的文字,用以表达特定的情感。而图片也以搞笑讽刺居多,网民们配在图片上的一句话甚至几个字,可以说是一语中的,能很巧妙地概括人们当下的心情。网络图片表情之所以火热,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大众在网络上交流时,彼此看不见对方,而传统的面对面交流不仅仅通过语言,还通过表情与肢体动作去传达和揣摩彼此的心思。网络表情的出现,让人们能够更好地沟通表达,相比较干瘪瘪的语言,图片表情的运用更有利于直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而使用者对表情的选取发送习惯,甚至性格都能潜移默化地体现在丰富的表情当中,帮助网民建构网络中的更加丰富自我。
最近,网络表情符号由 “周子瑜事件”引起的FB表情包大战再次火热起来。所谓“FB表情包大战”,即大陆和台湾网友在境外社交网站Facebook上发送图片表情互呛。事件的起因是台湾艺人周子瑜,由于台独言论发表了道歉视频,道歉视频并没有获得大陆网民的原谅,也引起了部分标榜“台湾身份”的台湾媒体和网民的愤怒,于是台湾网民开始在Facebook上寻找大陆艺人进行攻击。不少大陆网民也开始进行“反击”,而大陆网民反击的方式比较特别,就是发送各种各样微博和微信上红极一时的表情图片,有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和美食,有夸张搞笑又很讽刺的艺人表情,并配有文字。百度贴吧“李毅吧”宣布“FB圣战”,把这场表情包大战推到高潮。表情符号也能作为双方“交战”的“武器”,并且几乎占领Facebook页面。这场两岸网友的“文斗”,并不能仅仅看成是一场闹剧,其实里面折射出很多有意思的东西。下面就从符号互动理论的角度分析这场FB表情包大战。
符号互动论,是一种主张从人互动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米德创立,他去世后出版的论文和讲稿集《精神、社会与自我》对这一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学者布鲁默、西布塔尼、特纳等学者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符号互动理论,是把人看做是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把人类的象征活动看做是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过程,是人类创造出广泛的文化的一种活力,其认为研究互动行为不仅对揭示人的本质,而且对理解现实的社会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布鲁默的说明,符号互动理论的核心问题,是考察以符号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它有三个基本前提:第一个是人是根据“意义”来从事活动的;第二个是意义是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第三个是意义是由人来“解释”的。因此,意义、社会互动、解释是符号互动论的三个主要概念。作为微观社会学理论的代表,符号互动论强调个人的主观理解,认为社会结构是许多的个人理解与行动的结果,社会过程是人把主观的意义赋予客体并作出反应的过程。这一理论对传统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实行反动的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以后方法学等新理论的产生。
这场FB表情包大战中,网友们推送了各种各样的图片表情,有中华美景美食、艺人夸张表情、卡通形象等,并配有简短的文字,这些都是符号表达。这些表情图片在大陆网友看来,设计得非常诙谐精妙,既介绍了中华灿烂文化、又适度地、有礼貌地表达了大家的态度。而表情图片“占领”Facebook之初,一些台湾网友反呛大陆网民玻璃心,对推送的那些表情图片完全不能理解。显而易见,台湾网民并不能理解这些表情图片的意义,也就是说,这种以表情图片为符号来进行互动,在大陆与台湾网民之间没有共同意义。符号互动论中指出,所谓意义,就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人类有思维能力,人对社会环境的反应是按照事物对人的意义而做出的。只有当互动的双方都能确定和理解各自的处境,能够进行符号沟通时,才能顺利地进行社会互动。但是,人们必须对这个符号有共同的意义理解。而意义理解在互动之中产生。也就是说,人们相互理解的前提是有共同的意义背景或文化背景。台湾网友不能理解大陆网友所要表达的点在哪里,不知道在Facebook上用表情图片刷屏的意义何在,这恰恰是由于大陆网友和台湾网友没有共同的意义造成的。所谓没有共同的意义背景,这里并不是指语言文字的差别,而是没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大陆和台湾虽然早已有往来,可两岸的年轻人并没有深度的交流沟通,互不清楚对方正在关注什么、学习什么,甚至一些台湾年轻人活在自己小小的世界里,并被“台独媒体”洗脑,不能理性认识大陆。零交流造成了缺少共同的文化背景,于是符号失去了意义。
米德认为,人的思想不是固定的机体存在,而是一个不断对经验作解释、反映和判断的过程。某一个个体对其他个体或物体作出反应,是因为这些人或物对他有意义,但这些意义不是固定的,也不取决于文化或社会的性质,它们是“开—闭”式的,会在人相互作用的具体情境中发生变化。米德对意义的开放性特点的讨论很好地解释了FB表情大战后来剧情的反转。反转是因为一名大陆网友在微博上贴出和台湾网友的聊天截图,台湾网友表示Facebook上的表情图片很有趣,问能不能多分享些图片。后来又有很多台湾网友私聊大陆网友,问这些图片表情的意思,从刚开始时的“火药味”到后来一起交流图片表情心得,这样的变化是建立在对表情图片这种符号的共同理解之上的。当两岸网友用同样的方式理解这些表情图片时,交流沟通就能顺畅进行,这样彼此之间就会有频繁的互动,就有进一步发展出关系的可能。FB表情包大战后期的反转,是两岸网友赋予了表情图片共同的意义,通过这样的符号的互动,产生了某些意义的共鸣,从而使得这场“激战”变缓,促进了双方的良性互动。
FB表情包大战表面上看只是网友的闹着玩,以表情图片的形式对对岸网友进行轰炸。可这种看似闹剧的形式,其实让两岸关系有着微妙的变化。有大陆网友对台湾网友说,“我们的墙是技术上的,你们的墙是心里的”。并说不指望能通过FB表情包大战推倒心墙,解决实际问题。但在这场表情包大战中,大陆网民和台湾网民以表情图片为符号进行互动,随着这种符号互动的持续,越来越多的两岸网友参与到互动中,或许,从表情符号变成语言文字符号的互动,这样就可能会重新构造属于两岸青年共同的意义背景或文化背景。通过这种共同意义背景或文化背景的建立,有效的互动也会增多,这也会增加群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符号互动论认为社会不是一种客观实体,而是社会成员互相作用的网络,个体通过使用符号给自己和他人的行动以意义。米德实际上把社会看成是一种构成的现象,产生于个体间的互动,正因为如此,社会才能够在心灵和自我的活动过程中被改造和重组。总之,米德认为社会是关于共同活动的构成模式,借助符号互动维持和改变其状态。正因为这样,不能一味将FB上的表情包大战看做是一场闹剧,它可能是一个开始,一个大陆青年通过表情图片这个有意义的符号与台湾民众进行互动的开始,而随后有可能带来个体及社会的改变。
FB表情包大战中,也有很多细节可以从符号互动论的角度来看待。百度贴吧“李毅吧”宣布“FB圣战”前,曾专门严明纪律,不爆粗,不骂人,只澄清事实,打击“台独”,但不能攻击台胞。从符号互动论的角度来看,为了顺利地实现群体内的相互作用,个人还必须了解群体多数成员的态度,群体中个体的行为是该个体接受他人对他的态度的结果。正是由于贴吧里多数人持有这样的态度,个体在Facebook上行动时才遵守了规定,没有做出格的事情。再有符号互动主义的代表学派——芝加哥学派学者布鲁默的观点:由于相互作用,个性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之中,每次都以不同的方式表现自己。这正好能反映每个个体在看到同样的图片表情时会有不一样的反应,同一个体在不同情况下看到相同的图片表情也会有不同的反应。
从符号互动论的角度看表情包大战,只是为此次事件提供了一个解读的视角。利用表情图片与台湾网民进行交流,实际上就是一个符号解读和表达的过程,作为符号的表达者和接受者,都对符号进行了开放式的解读,而之所以引起这么大的反应,也是由于大陆网民和台湾网民之间对于表情图片没有共同的意义,此后的一系列互动,其实也就是在寻找共同理解和文化意义背景。
本文只是用符号互动论对FB表情包大战这个事件作了比较浅层的分析,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 乔治·赫伯特·米德(美).心灵、自我和社会[M].霍桂桓,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54-73,240-245.
[2] 叶云.网络表情符号的流变和延展空间[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5-7.
[3] 王凯.网络亚文化现象理论分析[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0:21-27.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8-0062-02
作者简介:徐航,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研究生一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