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微一端”平台中政治领域公众人物形象的传播研究
——以《人民日报》“第一夫人”形象报道为例

2016-03-02张如彦卜一凡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两微一端内容分析人民日报

石 鉴 张如彦 卜一凡

(天津师范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天津 300384)



“两微一端”平台中政治领域公众人物形象的传播研究
——以《人民日报》“第一夫人”形象报道为例

石 鉴 张如彦 卜一凡

(天津师范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天津 300384)

摘 要:“两微一端”平台为政治领域公众人物形象的传播注入了活力,政治领域公众人物形象的传播在“两微一端”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与时俱进,形成了独特的传播模式。本文以《人民日报》“两微一端”平台2015年1月1日至2016 年4月19日关于彭丽媛的43篇报道为例,运用内容分析法进行量化分析,对“第一夫人”形象的呈现形式和内容表达的新特点进行梳理,探究“两微一端”对政治领域公众人物形象传播的影响,以及“两微一端”平台在进行形象传播过程中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两微一端”;“政治传播”;第一夫人;内容分析

纵观传媒的发展,“两微一端”,即微博、微信和客户端(App),已成为新媒体时代最“时髦”的媒体配备,成为新媒体的代表。新媒体时代,媒介生态飞速变革,影响着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政治领域公众人物形象的传播作为政治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两微一端”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与时俱进,形成了独特的传播模式。

本文以《人民日报》“两微一端”为研究对象,将落脚点集中在我国“第一夫人”的形象传播上,运用内容分析法剖析“第一夫人”的相关报道,窥见“两微一端”对政治领域公众人物形象传播的影响,探究“两微一端”平台在进行形象传播过程中的对策与建议。之所以选择《人民日报》的“两微一端”平台作为此次内容分析的对象,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第一,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联合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共同发布《2015传媒集团“两微一端”融合传播排行榜》,其中人民日报社位列“传媒集团融合传播排行榜”榜首,因此其在“两微一端”时代更具研究的代表性。第二,关于“第一夫人”的形象报道,《人民日报》更具权威性和公信力。此外,《人民日报》“两微一端”平台的报道侧重点和表现形式都有所创新,一改之前的严肃风格,“卖萌”成为政务信息传播的新常态,其本身有更好的研究价值。

一、人民日报“两微一端”中“第一夫人”形象报道的内容分析

(一)内容来源

人民日报“两微一端”平台发表的有关“第一夫人”的报道多为原创内容,占比逾七成,转载内容为12篇。通过样本分析发现,其转载内容来源广泛,除了来源于CNN、新华社的权威媒体外,广播、自媒体微信公众号也成为其信息来源。

(二)标题关键词使用及文章倾向性

本文将内容分析的关键词设定为“彭丽媛”、“第一夫人”、“彭麻麻”等与研究内容相关联的词语。统计数据显示,43篇样本中,28篇标题使用了关键词,15篇在标题中未出现关键词。题目使用关键词的报道多以“第一夫人”为报道主体,围绕“第一夫人”的衣着装扮、家庭生活或公益活动、外交演讲等内容展开。这样的报道大多数含有感情色彩,并多次出现形容词评价。标题中未使用关键词的,彭丽媛多在外交活动中随行出席,此时她是报道中的侧主体。这样的文章对“第一夫人”的相关评价较少,鲜有形容词的描述出现。《人民日报》中出现与彭丽媛有关评价的报道共计10篇,占总体的23.3%;未出现有关评价的33篇,占比76.7%。通过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人民日报》的报道大多没有感情色彩,主要以叙述客观事实为主。

(三)议题内容

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外交活动是《人民日报》报道的主要议题,占比44.2%;其次是公益类活动,侧重于体现彭丽媛对公众利益的关怀和影响力,占比23.3%;时尚穿搭类、家庭生活类、演艺类等其他议题如“第一夫人效应”,占比较为均衡。可见,外交活动类和公益活动类议题是“两微一端”的报道重点所在。

(四)表现形式

《人民日报》“两微一端”平台的表现形式呈多媒体化,包含文字、图片、网页链接、视频、音频。有几种组合样式:纯文字、文字+图片、文字+图片+链接、文字+音频、文字+视频,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表现形式。

1.纯文字。这种表现形式主要出现在《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新闻简讯中,往往为了时效性而缺少配图,整体来说占比最少,仅8篇。

2.图文并茂。这种表现形式最受“两微一端”平台的青睐,超过一半的样本采用这种表现形式,达到23篇。当下是“读图时代”,图片的冲击力以及丰富的信息量能够在第一时间抓住受众的注意力,因此使用图片的报道比单纯使用文字更受网友关注。量化分析发现,得到网友关注的多为此类报道,表现为微信平台阅读量10万+,微博转载量过千,客户端有一定评论量。

3.可视化图文。这种表现形式不容小觑,《人民日报》“两微一端”充分运用多媒体化的优势,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链接等丰富的内容样式进行组合。

二、“两微一端”进行政治领域公众人物形象传播的对策与建议

(一)充分发挥“两微一端”的传播优势

通过对《人民日报》“两微一端”平台中第一夫人形象的分析,发现其尽管表现形式多元化,但是呈现的内容仍然给受众“单调”的感受。报道的表现形式机械化,更注重有“视觉效果”的表现形式,而没有做出最适合形象传播的选择,使得受众的注意力转移到非核心的内容上。以彭丽媛出席联合国活动的演讲为例,利用美拍这种时髦的表现形式,并不如视频链接更合适。再如,表现彭丽媛时尚内容的文章,借鉴一些动漫卡通,将比图片给人留下更深的印象。媒体报道应充分发挥“两微一端”的传播优势,注重灵活运用形式,提供更为优质的内容,使传播效果最大化。

(二)进行受众反馈的动态呈现

在政治领域公众人物形象传播的过程中,部分“两微一端”平台缺少受众反馈或是点击量的呈现。媒体平台应该对形象传播中的热门评论进行动态梳理,通过量化数据的呈现,找准受众兴趣点,发挥新媒体的互动优势,推动我国政治领域公众人物形象的动态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8-0045-01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变革与反思: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第一夫人形象在大学生中的传播效果研究”,项目编号:201510065015

猜你喜欢

两微一端内容分析人民日报
“两微一端”下中医药文化传播研究
互联网思维下检察机关“两微一端”建设的思考
2016年《中国日报》“两会”数据新闻报道研究
从《远程教育》35年载文看远程教育研究趋势
如何优化、丰富“两微一端”重大报道的呈现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