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产品现代化流通模式的智能化趋势分析
2016-03-02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河南新郑451150
■ 江 静(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河南新郑 451150)
我国农产品现代化流通模式的智能化趋势分析
■ 江静(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河南新郑451150)
内容摘要:我国农产品现代化流通呈现出了农产品自营模式、农产品第三方经营模式、农产品园区规划模式等多元化发展特征,然而,农产品现代化流通的成本偏高、损耗偏大和增值潜力偏低一直是困扰我国农产品智能化流通的根本原因。因此,本文在提出了我国农产品现代化流通的解决对策之后,又详细阐述了我国农产品现代化流通的智能化发展趋势,以降低我国农产品的流通成本、运输损耗和增值潜力偏低等问题,真正实现我国农产品的多产业融合,以智能化电子商务打通农产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
关键词:农产品现代化流通智能化发展趋势
我国农产品现代化流通的现有模式分析
根据我国农产品现代化流通的现有定义来看,农产品现代化流通的主要对象是我国的农副产品,然后通过对农产品进行有效的配送、运输、储存、包装、加工、销售等等众多环节后,形成我国农副产品保值率的提高,并最终将农产品送到消费者手里的一种现代化流通活动。由于现阶段我国农产品种类非常的丰富,加之我国农产品的属性也不尽相同,因此,当前我国农产品的流通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与此同时,我国的地域差异较大,每个区域的发展水平、经济结构、自然条件也都不尽相同,所以,我国农产品的流通模式因为各种差异的原因,衍生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趋势,其中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
(一)农产品自营模式
农产品自营模式一般是指流通企业、农产品加工者以及农产品的生产者,自己组织农产品的现代化流通活动,以服务于农产品自身的生产以及销售活动,这种农产品自营的经营模式是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一座重要桥梁。我国的农产品自营模式主要可以分为批发市场主导、流通企业主导以及加工企业主导这三种类型。
以批发市场为主导的现代化流通模式。这种流通模式主要是以专业的批发市场为主,凭借批发市场在中介或者生产者之间建立起的货源优势,然后再通过零售商和批发商销售到消费者手上。在这种模式的现代化流通中,农产品的生产者通过中介组织或者产地批发,把农产品销售到农产品批发市场,再由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物流运作,其物流运作主要是包括采购农产品、销售农产品、农产品的售后服务等,批发市场主导模式通过这一系列的运作后,再将农产品通过零售或者批发的方式销售到最终消费者手中。
以流通企业为主导的现代化流通模式。这种流通模式主要是以仓储式的商场、大型的卖场以及大型的连锁超市为主,来组织农产品的物流,通过这种方式把农产品销售到消费者手上。在流通企业为主导的现代化流通模式中,农产品的生产者通过流通企业的物流运作、产品供应、配送中心以及销售服务等,把农产品配送到专业的配送中心,然后再通过配送中心把农产品销售出去。这种流通模式主要有三种配送的途径。一是直接或者是通过大型连锁超市把农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二是通过配送中心,把农产品配送到批发商手中,再通过批发商将农产品送到零售商手中,最后再由零售商送达消费者手中。三是通过配送中心直接把农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
以加工企业为主导的现代化流通模式。这种流通模式主要是以加工农产品的企业为核心,然后通过生产基地、合作社或者是直接与农户签订合作协议等方式,经过加工企业的自主组织物流运作,再通过零售商、批发商或者是直销网点等把农产品销售到消费者手中。这种流通模式一般是独立农户把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销售到农产品合作社或者是农产品生产基地,然后再将农产品送到相关的加工企业,并且还要在加工企业中进行农产品的产前服务、产品加工、销售服务、物流运作等等,随后,农产品加工企业再通过批发、零售、直销网点等方式把农产品销售到消费者手上。
(二)农产品第三方经营模式
农产品的第三方经营模式是通过第三方物流,来实现把农产品从生产者手中销售到消费者手中,同时第三方物流也并不是需求方或者供应商。农产品的第三方经营模式实质上是一种物流代理模式,在整个的第三方经营模式中,内容非常的繁琐,需要对整个流通的全过程都进行严格的管控。
农产品第三方经营模式的内容涉及的非常广泛。首先,农产品供应方和需求方之间存在农产品的搬运、装卸、配送、包装、流通、加工、仓储以及运输,这个过程需要严格执行;其次,还要严格控制流通信息的分享、分析与截获,需要制定完善的物流战略计划。
(三)农产品园区规划模式
在经济新常态和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快速推进的当下,我国建立了很多关于农产品的物流园区,这类规划模式的物流园区有很多功能,比如:农产品的检疫检验、报关、流通、加工、配送、仓储、集散、运输等。这种规划模式是以物流园区的设施为依托,把农产品销售到需求者手中的。在农产品园区规划模式中,物流基础设施非常重要,再通过信息网络平台实现对农产品的仓储、配送、交易、展示、运输、集散、报关、流通、加工、检验检疫以及教育科研等。
综上所述,尽管当下我国农产品的流通有多种模式,但主要还是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流通模式为主。根据商务部2014年的相关统计结果可见,到2013年年底,我国已有4500多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的流通70%多是通过批发市场来实现销售的,并且已经开始形成多类型、多主体、多层式的新型农产品流通格局。截止到2013年底,有上千家批发市场的农产品交易额达到亿元人民币以上,批发市场的交易量、交易总额、交易面积以及摊位数量等都在快速增长,而且增长速度远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
当前,由于我国东部地区的交通运输基础、农业基础都比较好,以及人口密度相对较高,因此,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相对来说比较发达,所以,我国东部地区的批发市场规模也相对较大且数量较多。同时,国内的辽宁、山东、江苏、北京以及广东这些省市的批发市场规模以及数量在全国范围内名列前茅,占全国批发市场的半壁江山,其中,广东地区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就占据了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13%,北京地区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占据了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12%,江苏地区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占据了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9%,山东和辽宁依次占据8%和7%。
我国农产品现代化流通的主要问题分析
总的来看,当前我国农产品现代化流通中存在农产品现代化流通的成本偏高、农产品现代化流通的损耗偏大、农产品现代化流通的增值潜力偏低等主要问题。
(一)农产品现代化流通的成本偏高
在农产品现代化流通的成本方面,根据各省市多年来相关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国内生产总值的18%以上是社会的物流成本,因此,我国现有现代化流通成本比发达国家高出很多。
根据我国物流专家对于农产品流通成本的普遍研究,可以发现在过去的20年间,我国的工业结构与美国的工业结构相似度比较高,在同样的产业结构中,我国的物流成本还是比美国要高出4个百分点,当然,关于具体数据目前在我国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有的学者认为我国的物流成本比美国高出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我国粮食物流成本占农产品物流成本总额的40%,而生鲜农产品,如水果蔬菜等物流成本占农产品物流成本总额的60%,但是美国粮食物流成本占农产品物流成本总额的15%左右;其水果、蔬菜等生鲜农产品的物流成本占农产品物流成本总额的30%左右。
相比较来看,第一,我国农产品的运输一般都用公路,而铁路基本上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而公路运输是导致农产品现代化流通运输成本比较高的根本原因。第二,我国农产品的物流是一个非常繁琐的过程,涉及到很多环节,因此,农产品的运输成本相对比较高。这两个方面的原因直接导致我国农产品的物流运输成本居高不下,而用铁路来运输农产品的难度又比较大,所以,我国农产品的现代化流通运输渠道改革任务依然任重而道远。
(二)农产品现代化流通的损耗偏大
相对于美国农产品在现代化流通环节的损耗而言,我国国内的农产品在运输环节损耗率还是比较高。时鲜农产品的损耗率达到了25%左右,而全部农产品的平均损耗率更是高达30%左右;而美国因为物流配送给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带来的损耗仅仅只有1%-2%。
当然,我国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损耗比较大也有很多原因。首先,我国在农产品运输中的专业设备还比较缺乏,很少应用较为先进的集装箱,而散装运输比较慢,加上专用设施和数量严重不足,运输标准化程度更是较低。其次,当前我国农产品在运输的过程中,冷链的衔接非常欠缺,基本没有考虑到冷链物流方面的服务,而市场对冷链物流的需求又比较高。从另一方面来看,我国的冷藏运输能力和冷藏能力与欧洲、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更是差距很大。
根据2014年中国冷链物流发展的相关调查报告以及全球冷库容量调查的相关报告,可以看出:美国的人均冷库量0.365立方米;荷兰的人均冷库量为1.14立方米;日本的人均冷库量为0.233立方米,而我国仅仅只有0.056立方米,加之我国在冷链服务中比较重视肉类食品的冷链服务,而忽视了水果、蔬菜的冷库建设,重视建设经营性的冷库,而忽视了农产品产地加工冷库的建设。同时,在冷藏运输方面,美国公路冷藏车有22万辆之多,日本有12万辆,而我国只有5.52万辆公路冷藏车,我国有1910辆铁路机械保温车,200只铁路冷藏箱,在2011年到2013年期间,我国公路冷藏车、铁路保温车和冷藏箱的增长速度非常慢,分别为25%、27%和35%,而且,我国90%的冷藏运输都是用公路运输的方式完成的。反观日本、美国、欧洲的冷藏运输率达到了80%,而我国不到20%,相差近四倍。
最后,我国当前农产品在运输的过程中搬运的次数较多,装卸的次数也比较频繁,这就导致我国农产品的损耗率极其大。
(三)农产品现代化流通的增值潜力偏低
纵观中美两国相比较,美国农产品的加工产值和产值比例为3∶1,水果的加工产值与产值比例为4∶1;而我国的比例分别是1∶1和2∶1,说明我国农产品现代化流通的增值潜力偏低。
我国农产品的深加工技术相对落后、包装简陋、分级粗糙、加工水平不高,有的农产品甚至没有包装。与此同时,我国在农产品的深加工方面能力也比较欠缺,很多农产品都是初级产品。这些原因直接导致我国农产品现代化流通的增值潜力相对偏低。
我国农产品现代化流通的解决对策分析
根据上述对我国当前农产品现代化流通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特点,以及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本文提出了几点我国农产品现代化流通的优化策略:
(一)降低居高不下的流通成本
由于我国采用公路运输农产品导致运输成本较高,而我国的铁路又非常发达,因此,应该充分利用我国铁路来运输农产品,以提高铁路和公路运输农产品的效率,建立高效的运输网络。同时,铁路运输能克服公路因为经济半径带来的高运输成本,所以,在农产品的运输过程中,一定要做好铁路运输与公路运输之间的配合和衔接关系。从而减少我国农产品运输的中转环节,降低农产品运输的流通成本,提高农产品运输的集约程度。
(二)减少仓储冷链的运输损耗
第一,可以通过科学技术来提高我国农产品装载、卸载、运输等过程的机械化水平。如粮食在运输、装卸中,都可以用提升机和螺旋式的输送机等。第二,应提高仓库冷链机械设备的专业化水平,可以把散装装运的敞篷汽车变为厢式冷藏车或者是集装箱运输。第三,完善并提高农产品运输的冷链服务,应加大重视水果、蔬菜等农产品的冷藏服务,不能仅局限于肉类农产品的冷藏。另外,还应重视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冷链服务,这样才能保证农产品生产出来之后第一时间得到保鲜,从而给消费者买到时鲜农产品多添了一份保证。第四,提高农产品仓库相关设施的标准,应根据存储需求来建立立体仓库、特种仓库、专用仓库等,更要重视对农产品生产基地仓库的建设,提高农产品仓库的标准。
(三)提升农副产品的增值能力
我国农产品的销售基本上是以最初级的农产品为主,深加工后的农产品相对较少,一方面,应该不断提高对农产品的加工能力,逐渐加大对农产品的加工力度和比例,对可以进行加工的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另一方面,在加工农产品时,一定要采用专业加工农产品的相关设备,要提升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的相关技术水平,从而提高我国农副产品的增值能力。
我国农产品现代化流通的智能化趋势分析
(一)智能化多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
在新常态的发展阶段,我国农产品现代化流通的发展将会有比较大的改变。必然要彻底打破当前比较单一、比较传统的物流园区开发模式,采用具有休闲、办公、居住、商业、配送、交易等多种功能的多产业融合的新型智能化模式,从而实现集聚多种业态。这种发展趋势其实是把城市功能和产业进行融合的新型产业园区,同时也是把多种产业进行融合的智能化园区。
(二)智能化电子商务化的发展趋势
首先,实现农产品的闭环电子商务是未来发展趋势。这种闭环电子商务主要是采用“口碑营销、供应链服务、交易、流量、营销、基地整合”的形式,从而把农产品的内涵、农产品供应链的可视化、可追溯、物流体验、采摘体验、种植基地等维度的全过程都展现出来,从而建立社会化的冷链物流,完善冷链的服务质量。比如:在国内顺丰的服务质量和物流速度都是比较好的,给广大消费者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其顺丰优选在原产地直接采摘之后,采用比较专业的冷链运输,然后用专属的、相关的物流快递,以最快的速度送到消费者的手中,保证了消费者收到的都是新鲜农产品。
其次,建立农产品的专业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第三方服务平台自身不能直接参与到农产品的日常交易中,只能是通过收取广告费用以及佣金等给客户提供专业的服务。在农产品的运输方面,还可以委托第三方物流进行运输和配送,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交易的风险,把资金暂存在第三方物流。目前,我国已经有很多企业在做第三方物流的电子商务服务,比如:中国绿谷网,这是当前我国电商平台中规模最大的,在2013年中国绿谷网的交易额就达到了103亿元人民币。
(三)智能化农宅相对接的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农产品的流通方式为“农超对接”,其“农超对接”就是超市与农产品生产基地之间签订相关的合同,当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出农产品之后,就通过物流配送把农产品配送到超市中,然后通过超市将农产品销售给顾客。
但是,今后我国农产品的现代化流通将会朝着农宅对接的方向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城市生活的节奏不断地加快,居民对食品的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也在不断的上升。与此同时,针对家中没有老人的群体,从超市买农产品回家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未来“农宅对接”方式必然将成为一种现代化流通的发展趋势,居民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下单,然后就可以在家中收到农产品,这在很大程度上给忙碌的城乡居民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而且,还节约了农产品销售过程中的流通成本等,所以,从全局来看,采用智能化农宅相对接模式是节约的、更是便利的发展趋势。当然,农产品生产基地也可以通过农产品服务中心以及物流配送等方式,把农产品直接送到住宅以及顾客的手中。
(四)智能化保鲜与配送的发展趋势
在我国农产品的现代化流通中,保鲜配送一直是一个比较大的难题,这也是农产品流通中要解决的一个关键课题,当农产品送到城市的各个卖点后,卖家与需求者之间这最后的“一公里”是非常难解决的。因为在城市里,只能在夜间实现农产品的配送,农产品基本都是鲜活或新鲜的产品,基本都不适合进行多次配送,如果进行多次配送就会过度损耗农产品,带来巨大的流通经济损失。但是,夜晚消费者都在休息中,如何把农产品在消费者熟睡的时候送到消费者手中,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建议可以在消费者的住宅中安置用于保鲜的橱柜,当配送人员把农产品送到消费者的保鲜橱柜中以后,可以往消费者的手机发一个领取农产品的密码和号码,这样消费者就可以凭借此账号以及密码,及时地从保鲜橱柜中取出自己需要的、新鲜的水果、蔬菜、肉类等各类农产品。
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解决农产品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除了这种方式之外,还可以思考其他更好的方式。只要细心观察身边的农产品配送和运输方式,就会发现很多解决最后配送问题的方法。再比如:当下我国有很多快递公司,每一个快递公司都需要很多快递人员去送件,如果能把每个区域的所有快递都集中到一起,然后再派快递员去送件,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时间、节约人员资源,还可以节约物流的配送成本,这也是一种解决物流最后配送问题的有效方法。
结论
我国农产品现代化流通呈现出了农产品自营模式、农产品第三方经营模式、农产品园区规划模式等多元化发展特征,然而,农产品现代化流通的成本偏高、损耗偏大和增值潜力偏低一直是困扰我国农产品智能化流通的根本原因。因此,本文在提出了我国农产品现代化流通的解决对策之后,又详细阐述了我国农产品现代化流通的智能化发展趋势,以降低我国农产品的流通成本、运输损耗和增值潜力偏低等问题,真正实现我国农产品的多产业融合,以智能化电子商务打通农产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
虽然,我国目前关于农产品现代化流通有很多种模式,物流模式也存在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是每一种物流模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只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努力解决因为物流配送给农产品带来的消耗大、增值低、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就可以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相关措施,从而实现减少农产品在配送过程中产生的损耗、降低农产品的配送成本、提升农产品的增值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媛媛.我国农产品流通市场的多重错位、失衡效应及均衡发展对策[J].商业经济研究,2015,8(23)
2.王伟新,祁春节.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算[J].经济问题探索,2013(1)
3.苗晓娜.基于供应链管理理论的农村商品现代化流通体系研究[J].农业经济,2014(6)
4.施先亮.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趋势与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15(7)
5.王蒙燕.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及区域阶段性分异[J].商业经济研究,2015,7(20)
6.周凌云,顾为东,张萍.新时期加快推进我国流通业现代化的战略思考[J].宏观经济研究,2013(9)
江静(1972-),女,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作者简介: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