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药“榜间嘎保”的药用概况

2016-03-01马羚周兵冰蒋运斌马逾英仁真旺甲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6年2期
关键词:药理功效品种

马羚 周兵冰 蒋运斌 马逾英 仁真旺甲

【摘要】目的:对藏药“榜间嘎保”的品种、资源分布、民族药用情况及现代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结合藏医药典籍、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品种方面,藏药“榜间嘎保”品种复杂、分类混乱、命名异议,亟待整理;资源方面,青海、甘肃、西藏东南部、四川西北部是其的主产区,主要生长在海拔3000~4500m的高山草甸、流石滩等地;民族药用方面,主要用于治时疫热病;咳嗽,喉炎、咽炎等病症,所制成的藏成药临床用于肺热咳嗽,喉炎、咽炎,支气管炎等疾病显示较好疗效。文献报道了部分品种的化学及药理活性研究,其所含的黄酮、三萜类成分显示一定的抗炎、抑菌、抗癌活性,尚缺乏系统研究。结论:本综述为其更好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榜间嘎保;品种;资源分布;功效;成分;药理

【中图分类号】R2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3-0004-04

(藏文读音:Bāng-jiān-gā-bò,榜间嘎保),是“榜间”花为白色者。经考证,“榜间”来早在公元十四世纪的《草本药库》[1]就有记载:“认为是根据其生长环境而命名,像这一类命名的还有瓦韦、沿沟草等”。“榜”即高山草甸,“间”有装饰之意。“榜间嘎保”,意为“高山草甸的白色点缀”,中文名“白花龙胆”。通过反复查阅藏医药学典籍,发现早在《月王药诊》[2]治肺病的藏医方中就已记载:“翼首草、肉桂、白花龙胆、肉豆蔻、白糖,配伍……”。应比《中华本草·藏药卷》[3]认为榜间嘎保始载于《四部医典》(公元8世纪末叶)要早。

藏药“榜间嘎保”是大宗藏常用药材品种,历部藏医学典籍及本草有记载,常用于治毒病,各种热症,喉炎热闭[4]。是十五味龙胆花丸、二十五味龙胆花丸、三味龙胆花丸(片)等藏成药的君材,疗效确切。同时,白花龙胆在蒙、阿萨克等民族药[5-7]中也应用广泛。本文结合研究报道,从品种记载、资源、药用情况、化学药理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对其基原品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为更好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榜间嘎保”的品种记载

《度母本草》载:“生于石山草甸,叶小花繁。”《宇妥本草》云:“生于草甸,叶小,长短约4到5指宽,花白色状如石竹。”《四部医典·蓝琉璃》载:“叶小绿色,呈椭圆状,茎细,以花色分三种……”《图鉴》载:“生长在草地,叶小花大……”[3]《晶珠本草》[4]:“生长高原寒冷地带,叶形如秦艽,茎短,盛开时白里透红的花朵,四五朵花。”《甘露本草明镜》[8]曰:“为多年生药用草本植物,根黄色,状如圆竹,具稀疏的根须;茎蓝灰色,细而短小;叶葱绿状如扁竹,叶柄短小,对生;花白色具黄色光泽,状如钟形,种子多数。”由此可见,古本草中记载的“榜间嘎保”品种不止一种,见图1。

从“榜间嘎保”的文献[11-25]收载来看,“榜间嘎保”品种主要涉及龙胆科龙胆属药用植物高山龙胆G.algida Pall.、岷县龙胆G.purdomii Marq.、大花龙胆 G.szecheyii Kanitz、短柄龙胆G.stipitata Edgew.、条纹龙胆G.striata Maxim.、云南龙胆G.yunnanensis Franch.、云雾龙胆G.nubigena Edgew.、瘦华丽龙胆G.sino-ornata Balf.f.var.gloriosa Marq.,而最接近古藏本草记载的是大花龙胆G.szecheyii Kanitz,其次是高山龙胆G.algida Pall.。“无茎”植株类型在《晶镜本草》[26]中记载为“榜间嘎保琼哇,小白花龙胆”。图2。

2主要品种资源分布

根据文献报道,各藏区龙胆属药用资源调查及各地方植物志记载[27-37],整理做“榜间嘎保”使用的品种及分布情况。

2.1大花龙胆G.szecheyii Kanitz分布于甘肃、青海、西藏东南部、四川及云南西北部。产于青海省的玉树、海南、果洛等州;四川省的金川、道孚、康定、雅江;西藏的昌都、八宿、比如;云南省的中甸、贡山、德钦;生于山坡草地,海拔3400~4800m。

2.2高山龙胆G.algida Pall.分布于新疆、青海、西藏、四川、辽宁及吉林。青海省的海东农业区,海北、海南州及唐古拉地区,海西州都兰、乌兰、德令哈、格尔木等地;四川省的松潘、色达、道孚、理塘、甘孜、巴塘;新疆的阿勒泰、青河、准噶尔、天山北坡山地等地。生于山坡草地、河滩草地、灌丛中、林下、高山冻原,海拔4300~4900m。

2.3岷县龙胆G.purdomii Marq.分布于甘肃、青海南部、西藏及四川西部。产于青海省的海东农业区,黄南、玉树等州;四川省的产色达、松潘、道孚、理塘、马尔康、石渠、巴塘、红原、若尔盖等;西藏的江达、比如;甘肃省的甘南、临夏达里架山,马骥、潘宜等,生于高山草甸、山坡流石滩,海拔3700~4800m。

2.4短柄龙胆G.stipitata Edgew.分布于甘肃、青海、西藏东南部及四川等地区。产于青海省的玉树、果洛、杂多,治多、曲麻莱,玛多、玛沁、兴海、泽库、河南;四川省的木里、乡城、理塘、理县、甘孜、马尔康、松潘、康定、道孚、色达、若尔盖、阿坝等地区生于河滩、沼泽草甸、高山灌丛草甸、阳坡石隙内,海拔3400~4300m。

2.5提宗龙胆G.tizuensis Franch.(《青海植物志》收载)产青海省的玉树等州;西藏的察雅、江达、八宿、芒康。提宗龙胆G.stipitata subsp.Tizuensis(《四川植物志》收载)产地同短柄龙胆,生于河滩、高山草甸、高山灌丛,海拔3700~4300m。

2.6条纹龙胆G.striata Maxim.分布于宁夏、甘肃、青海及四川。产于青海省的玛沁、久治、泽库、同德、湟中、乐都,海东农业区,海北、海南等州;四川省的木里、稻城、康定、道孚、小金、马尔康、松潘、若尔盖、南坪、理县、茂县、黑水等;生于山坡草地、林下,灌丛中,海拔3000~3900m。

2.7云南龙胆G.yunnanensis Franch.分布与西藏东南部、四川、贵州。产于昭通、巧家、东川、宾川、大理、洱源、丽江、中甸等,生于山坡草地、高山草甸、林下、灌丛,海拔2500~3500m。

2.8瘦华丽龙胆G.sino-ornata Balf.f.var.gloriosa Marq.产于云南省的宁蒗;四川省的木里。生于高山草甸、河滩草甸、灌丛草甸,海拔3150~4200m。

青海、甘肃、西藏东南部、四川西北部是“榜间嘎保”的主产区,分布的主要品种有短柄龙胆、大花龙胆、高山龙胆、岷县龙胆。云南龙胆、瘦华丽龙胆主要分布在云南。见图2。

3民族民间药用情况

结合民族民间药用调查专题报道[13,26,37],对所涉及的藏药“榜间嘎保”使用品种及药用情况进行了整理如下表1。

表1各藏区“榜间嘎保”的品种及药用情况地区榜间嘎保品种功能主治青海省短柄龙胆G. stipitata

提宗龙胆G. tizuensis花苦,寒。清湿热,泻胆实火,镇咳,利喉,健胃。用于感冒发烧,目赤咽痛、肺炎咳嗽,胃炎,脑膜炎,气管炎,尿道炎,阴痒及阴囊湿疹,天花等甘肃省岷县龙胆G.purdomin主治咳嗽、气管炎,天花,咽喉肿痛等。青藏高原东缘地区

(甘肃甘南、四川阿坝、甘孜州)高山龙胆G.algida

条纹龙胆G.striata清湿热,泻肝胆实火,镇咳,利喉,健胃治感冒发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目赤肿痛,肺热咳嗽,胃炎,气管炎,尿道炎,阴痒及阴囊湿疹西藏大花龙胆G.szecheyii

高山龙胆G.algida清热,清肺热,解毒,利喉;治时疫热病;热咳,喉炎热闭,毒病。云南迪庆岷县龙胆G.purdomin

瘦华丽龙胆G.sino-ornata var. gloriosa

云南龙胆G.yunnanensis花,味苦、涩,清热(尤清肺热),解毒,利喉;治时疫热病,热咳,喉炎热闭,毒病

整理发现,各藏区使用的“榜间嘎保”品种及功效不尽相同,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利喉。用于治时疫热病,咳嗽,喉炎,咽炎等。从文献记载看,由白花龙胆组成的藏成药主要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如十味龙胆花丸(榜间久巴日布),治疗洛萘唐布(支气管炎)、羌巴(感冒)、洛蔡(肺炎)等病症。十五味龙胆花丸有三百多年的应用历史,主要用于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部感染以及咽部疾病的治疗。二十五味肺病丸(佐吾尼埃日布),为治疗热乳肺脏引起的各种肺部疾病及病症的最常用药物之一,对治疗洛蔡(肺炎)、洛穹、敞吉碾蔡有较好疗效[38]。久卖多杰对三味龙胆花散治疗慢性咽喉炎临床观察28例中25例痊愈,3例好转有效率100%[39]。

4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

目前国内外报道了多种龙胆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但对“榜间嘎保”的专项研究只见零星报道。作为“榜间嘎保”使用的部分品种分得黄酮、三萜类成分,徐秀芝[40]从提宗龙胆中分离得熊果醇、中肌醇单甲基醚、熊果酸、β-谷甾醇。刘成松[41]对条纹龙胆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报道了,得到desoxyloganin、Gmephiloside、5,7,4-三羟基-3-甲氧基黄酮、(+)-8-hydroxypinoresinol、3S,5R,6R,9S-tetrahydroxymegastigmane、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阿魏酸、熊果酸等8个化合物。杨爱梅[42]等从高山龙胆首次分离得到24-羟基-β-香树脂醇、28-羟基-α-香树脂醇、假蒲公英甾醇成分。韩晗等对高山龙胆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得到齐墩果酸、假蒲公英甾醇、异翠雀花素等30余种化合物。可见,分离鉴定的成分主要为黄酮类及三萜类成分。

曹斐华等[43]对藏药“榜间嘎保”来源之一的条纹龙胆乙酸乙酯部位进行了抗炎活性研究,发现其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足肿胀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韩晗[44]对高山龙胆进行抑菌活性部位筛选,揭示乙酸乙酯、正丁醇为其活性部位,并对分得的黄酮、三萜类化合物进行抗肿瘤活性研究。

5讨论

5.1通过从品种、资源分布、民族药用、现代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文献研究,认为藏药“榜间嘎保”涉及龙胆科龙胆属多种植物,最接近于本草描述的是大花龙胆。其基原植物集中分布在青海、甘肃、西藏、四川西北部,不同的藏区其使用的品种不尽相同。以“榜间嘎保”为组方的藏成药临床上主要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目前已有部分品种的化学及药理活性研究报道,尚缺乏系统研究。

5.2“榜间嘎保”基原复杂、分类混乱、误用混用、命名异议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资源不明,家底不清,不利于其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我们当务之急要做好品种整理,澄清混乱品种,深入实地,全面掌握藏区白花龙胆使用情况,厘清主流,规范名称及基原,做到据实合理用药,确保药理药化研究及规范化质量标准建立。

参考文献

[1]《藏医药经典文献集成》编委会,青海省藏医药研究所.草本药库[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1.

[2]青海省藏医院藏医药古籍编委会.月王药诊(藏文)[M].青海:民族出版社,2006:158.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藏药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2.

[4]蒂玛尔丹增彭措著.毛继祖,罗达尚,王振华,等编译.晶珠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19.

[5]努尔巴衣·阿不都沙勒克,买热木尼沙·艾孜则.新疆龙胆属植物及其地理分布[J].干旱区研究,2000,17(2):42-49.

[6]巴哈尔古丽·黄尔汗.阿萨克药志(第一卷)[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132-133.

[7]刘勇民,沙吾提,伊克木.维吾尔药志(上册)[M].新疆: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85:103-104.

[8] 噶玛群培.甘露本草明镜[M].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320-321.

[9] 王镭,强巴赤列.四部医典挂图全集[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14.

[10]藏医药经典文献集成编委会.医学奇妙目饰(藏文版) [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49.

[11]罗达尚.新修晶珠本草[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12]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藏药志(第三版)[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6:104-117.

[13]杨竞生,初称江措.迪庆藏药[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9.

[14]青海省药品检验所.中国藏药(下册第三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15]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中国民族药志(第一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一册)[M].1995:52,340.

[17]张晓峰,魏富财.青海省藏药炮制规范[M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10:7.

[18]刘圆.RP-HPLC法测定藏药龙胆花的两种原植物白花龙胆和蓝玉簪龙胆中龙胆苦苷[J]中草药,2006,37(11):1739.

[19]刘圆.复方白花龙胆中白花龙胆的鉴别和甘草酸的含量测定[J].华西药学杂志,2006,21(6):585-586.

[20]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新疆卫生局编.藏药标准[S].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79:25.

[21]矫晓丽.FAAS测定提宗龙胆花中的7种矿质元素[J]光谱实验室,2012,29(3):1498-1450.

[22]许传梅.藏药提宗龙胆和线叶龙胆花中四种苦苷类成分的HPLC测定[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8,20(2):466-468.

[23]许传梅.藏药提宗龙胆花的化学成分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8,28(12):2543-2546.

[24]杨芳.藏药材白花龙胆花中微量元素的分析[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15(9):34-37

[25]杨芳,白花龙胆花抗炎作用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0,22(2):330-333.

[26]嘎务.藏药晶镜本草[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5:235.

[27]何廷农,刘尚武,吴庆如.中国植物志(62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28]青海高原生物研究所植物室.青藏高原药物图鉴[M].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1978.

[29]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390.

[30]傅立国.中国高等植物(第九卷)[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

[31]刘尚武.青海植物志(第三卷)[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6.

[32]李伯刚.四川植物志(第十五卷)[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9.

[33]吴征镒.西藏植物志(第三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34]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植物志(第十一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5]马骥.甘肃龙胆科药用植物[J].兰州医学院学报,1990,16(1):27-29

[36]王卫平,张志海,杨天鸣,等.甘肃龙胆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J].兰州大学学报,2007,33(2):34-37.

[37]巩红冬.青藏高原东缘龙胆属藏药植物资源调查[J].北方园艺,2010(24):206-208.

[38]占堆,赵军宁.藏医成方制剂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M].成都: 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39]久卖多杰.藏药三味龙胆花散治疗慢性咽喉炎[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1(12):55.

[40]徐秀芝,田暄.提宗龙胆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0,25(4): 225-226.

[41]刘成松,曹斐华,彭雪晶,等.条纹龙胆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药材.2012,35(6):908-910.

[42]杨爱梅,韩晗,孙静,等.藏药高山龙胆的化学成分[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9):121-124.

[43]曹斐华.条纹龙胆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8.

[44]韩晗.藏药高山龙胆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兰州:兰州理工大学:2012.

(收稿日期:2015.12.16)

猜你喜欢

药理功效品种
中药药理学科简介
中药药理学科简介
红景天的神奇功效及作用
被扔掉的葱须大有功效
品种选育彩版
藏雪茶的养生功效
延胡索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甜叶菊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种什么品种好?
种什么品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