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微课程 构建新合作——建构微课程支持下的小组合作的实验研究

2016-03-01邢美霞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17期
关键词:休止符记号音乐课

邢美霞

(淄博高新区华侨城小学 山东淄博 255088)

巧用微课程 构建新合作——建构微课程支持下的小组合作的实验研究

邢美霞

(淄博高新区华侨城小学 山东淄博 255088)

自学校开展“建构微课程支持下小组合作的实验研究”实验以来,组织了多项活动。各教研组都举办了课堂展示,各学科都采用了微课程支持下的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形式,收到了非常明显的成效。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音乐课教学中几点做法:

一、巧用微课程

我们制作微课程的目的,落脚点就是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如何运用好微课程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为此我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1.课前复习。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新知识所需的衔接点设计制作微课。上课前组织学生观看,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如认识延长记号这个知识点,因为学生在二年级就已经学习了其中的一种作用——在小节线上的延长记号。在三年级的教材上又出现了标在音符上的延长记号。为此,我精心制作了《认识延长记号》这个微课,通过顺口溜“眉毛弯又长,眼睛圆又亮,你若碰到它,歌声要唱长”使学生记住了延长记号的样子及作用,又通过歌曲《布谷》复习了记在小节线上面的延长记号的作用;通过歌曲《小小羊儿要回家》体验到了记在音符上面的延长记号的作用,使学生轻松掌握了知识点,为学习新课做好了铺垫,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2.新课导入。根据新课标要求知识点设计要新颖的要求,也为了达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讲解做好铺垫,我精心制作了微课。这一微课,放在课前观看。如在教学《大树妈妈》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掌握八分休止符,我结合歌曲中的歌词制作了《认识休止符》的微课。学生通过做游戏的方式认识了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并在歌词的朗诵中,体会到了标有八分休止符的歌词要读的短、轻,体会到了音断气连的感觉。通过这个微课,学生不仅认识了常见的几个休止符,并且正确运用到歌曲的演唱中,达到了声情并茂的演唱效果。

3.知识理解。教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要做出点拨,利用典型课例引导学生探究微课。如教学《云》一课,为了让学生体验怎样换气,我借用游泳常识,让学生直观体会吸气、呼气的不同状态。学生刻意模仿,兴趣很浓,充满了对未知渴求的欲望。我就利用了学生的好奇心,接着观看微课《认识换气记号》。观看过程中,学生因为要急于解决问题,兴趣很浓厚。又通过吹纸条、闻花香等游戏,逐步学会了正确的呼吸方法,为学唱歌曲《云》中的准确换气,打下良好的基础。

4.练习巩固。设计一个有趣的微课,让学生直观地复习学过的知识,会起到事倍功半的功效。

我设计《认识音符》微课,让学生通过儿歌、游戏来复习音符知识。学生兴趣浓厚,看了一遍不过瘾,又连续要求看了两遍。即时提问微课中的知识点,学生对答如流。学生看微课,就像在看“小电影”,没有了枯燥感。

二、微课与合作

1.“小组献艺”,为学生搭建展示小组团结协作的舞台

每星期只有两节音乐课,而且全班学生有五十多个人,上课时,不可能顾及到每个学生。给学生划分小组,挑选有音乐才能又有责任感的学生当组长,成了每节课必修的功课。

充分利用课前5分钟,让各小组展示本小组的才艺。表现比较优秀的小组可以得到“点歌”的权利(欣赏老师制作的微课,学生已经非常喜欢微课程)。把微课程作为奖励,使合作又赋予了新的内容。在这种奖励下,学生情绪高涨,一上课就会跑到音乐教室,争着上台展示,以此来获得“点歌”的权利。“小组献艺”虽然有些小组的节目略显粗糙、不精致,但是献艺活动时时有精彩。每周的音乐课,同学们都在欣赏、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凸显了微课与合作的魅力所在。

2.用微课导引小组“PK”机制

一直以来,感觉音乐课堂缺乏竞争机制,学生的兴趣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所以我尝试利用孩子们都喜欢的“PK”,来盘活音乐课堂。

如何PK,用什么方式PK,我思考了很久。微课,还是微课!我就学习电视节目中的PK场面,精心制作了PK要求等。

我并没有急于让孩子们PK,而是充分利用微课,让学生展开讨论,明确PK的要求及与合作的关系。开始PK并不如人意,我又继续设计制作微课。在微课指导下,让学生感知、领悟。后来效果越来越明显。

复习课,我改变了以往抽查单个学生演唱的方法,采用了小组“PK”。我先向学生说明“PK”内容(每复习完一首歌,就“PK”),指定评委——评委就是各小组组长。为了公平起见,“PK”的两个小组的小组长用剪子、包袱、锤决定谁先选择演唱歌曲的第一段或者是第二段。规则说完以后,我发现每一个小组的成员都在认真的演唱,原来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也安静了很多。为了胜利,每一个同学都在竭尽所能的唱好每一首歌。“PK”开始了,首先是第一组对抗第二组。这两组演唱的时候,其余的组都屏住了呼吸,认真倾听,唯恐漏掉一个字。演唱完毕,各小组长与组员商量,确定把票投给哪个小组。大家把票投给了第一组。我问学生:“为什么把票投给第一小组?”有的说:“第一组唱得比较准。”有的说:“第一组的力度强弱表现得很好。”还有的说:“第一组唱得非常有感情。”我再问:“你们是怎么做出评价的呢?”学生几乎齐声回答:“都是微课立得功。”通过这样的pk,整个复习阶段,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演唱、聆听、评价,没有了枯燥,大家都很开心。

有时pk也会出现新的问题,比如各小组成员之间因为意见不一致,小组长没法做出决定。这时我及时发表意见,让每个同学都有投票的权利,愿意投给谁就投给谁,学生的民主意识提高了。

在不知不觉中下课铃声响了,已经完成了八个组的四轮“PK”,还剩最后一个组——第九组。第九组的同学沉不住气了,站起来说:“怎么办,我们还没有比呢?”完全改变了原先各组都不愿意表现的现象。为了不耽误学生放学,我灵机一动,说:“下节音乐课第九组再和比出来的优胜小组继续‘PK'。希望课下同学们都做好准备,看哪个小组是最后的冠军。”就这样,孩子们在恋恋不舍中走出了音乐教室。“PK”会继续,微课更会继续……

微课程支持下的小合作学习毕竟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如何把“微课程”和“小组合作”有机融合在一起,还需要我们做深入细致的探索和研究。我们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焕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

猜你喜欢

休止符记号音乐课
记号
音止意不止,声断情不断
音止意不止 声断情不断
脏记号
墙上的记号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关于“音值组合法”中的“休止符组合法”与“切分音组合法”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上好音乐课的三点思考
观“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