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社会工作发展的困境及路径探索

2016-03-01李晓蓓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社工心理健康

李晓蓓

(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陕西西安 710127)



中学社会工作发展的困境及路径探索

李晓蓓

(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陕西西安 710127)

摘 要:中学时期是人生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一系列的社会教育问题应运而生--片面的应试教育,独生子女问题等。然而与之相悖的却是我国学校教育局限,家庭教育的弱化,这导致不少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和障碍。如何解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的问题,成为越来越多的学校的心理教师、辅导员和广大学者关心的问题。就在此时,一门新兴学科的出现,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和方向,这便是学校社会工作。我国的学校社会工作发展道路也是一波三折。由于大陆学校社会工作起步较晚,现实情况又比较复杂,使得学校社会工作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可预期的问题,加之社会力量的投入力度不够,也使其发展步履沉重。

关键词:问题 策略

一、学校社会工作发展存在的问题

1.学校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狭隘

学校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不仅限于学生,学校的行政主管、教学人员、以及所有的学生家长都是社会工作者地服务对象。然而在现实的学校社会工作发展中,社会工作者只将自己的关注对象放在了学生的身上,尤其是问题学生身上,忽略了整个大环境中所潜在的服务对象。就目前学校社工的发展来看,社工与老师是互不影响的两个个体,这就导致了社工在开展工作中将老师这个大群体给忽视掉了。[1]

2.社会工作与心理咨询模糊不清

为了推动我国精神卫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国家规定各级各类学校都应当配备或聘请心理健康教育老师,以及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相对于学校心理咨询发展的蒸蒸日上,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的境遇就不是那么令人欣慰。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中,两个专业常常被混淆使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性也被弱化。学校心理咨询主要是对有心理障碍的同学进行针对性的诊断、矫治的过程。而学校社会工作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也善于链接资源,将学校和家庭都与学生的发展对接起来,用更加宏观的视角观点改善学生所处的内外系统。然而在中国现行教育体制下,在追求效益和效率的背景下,社会工作这种更加强调预防性且工作的效益也不易凸显的特征,就导致了其难以被认可和推广。[2]

3.学校社会工作没有与家庭、社会形成一个立体关系网络

学校社会工作的终极目标是通过宏观环境的改善来解决个体的问题,以强调预防为主。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作为社会工作者我们在解决学生问题的过程中,应主动整合学校、社会、家庭包括社区的资源,以优化学生的生态环境,使每个个体都能平等的接受受教育的权利,资源均衡。然而在现实的学校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学校与家庭、社会并没有形成紧密的联系,为学生搭建一个更舒适的教育环境。学校教育的孤立,社会教育的错位,家庭教育的缺失等都是我们作为学校社会工作者急需建设的部分。

二、推动学校社会工作发展的策略

学校社会工作已经开始了积极地探索和努力的耕耘,只是在摸索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也发现,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是一个与周围环境,资源等形成一个联动的整体系统,只有真正的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政府”为一体的良性互动机制,才能促使学校社会工作更好的发展,基于以上现状的分析研究,我们也尝试的提出了学校社会工作更好发展的路径探索分析。

1.大宣传,提高公众的认可度

一项事业要想长久的发展下去,必须有一定的群众基础,社会工作这项事业的发展也是如此。作为学校社会工作者,要通过对自身工作理念的宣传,努力取得学校领导以及社会公众的认可,社会公众的认可度,是支撑学校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保证。在目前社会大力推广“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大环境下,加之社会工作者本身的工作方法就比较重视学生的整个生态系统,这种不谋而合的价值碰撞也为社会工作的更好发展提供了平台。作为学校社工我们可以通过对学校,学生以及学生家庭的资源整合,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扩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也势必在无形中扩大学校社工的影响力。[3]

2.找准社工发展与学校利益的结合点

对于固有的学校建制而言,社会工作是一种新事物,新理念,如何使社工在学校更好的发挥光和热,就务必该使社工的职能影响最大化。但在学校社会工作发展的初期,如何找准契机赢得学校管理层的信任对和青睐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于学校来说最棘手的问题莫过于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为了使学校社工能更好的发展,我们可着重聚焦于低学业学生的改造上。通过对问题学生的转化帮学校解决燃眉之急。进而顺利推进学校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4]

3.引入“第三方”有利于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

伴随着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学生与家长的维权意识空前提高,监督学校,维护自身权益不受侵害已成为了学生与家长习惯性的姿态。但现行的教育模式对于学生与学校之间存在的问题大部分是通过行政化手段处理的。对于大量的教育纠纷行政化处理的模式往往不得人心,使学生、家长与学校之间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而国外的学校社会工作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对于学校社会工作的开展,我们可以吸纳社会力量,引入中立角色,在学校与学生之间嵌入一种协调的、润滑的、沟通的力量,是处理家校关系的重要环节。这种外包式的模式强调社工的独立性和中立性,学校社工他既不依附于学校,也不偏袒学生,而是在学校和学生之间的以一种“第三方角色”协调关系,权衡利益,促进沟通,化解矛盾。

近几年,随着国家社会建设理念的提出,社会管理创新的推动,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也成了热点问题。不可否认,现如今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仍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问题,如:学校社会工作的社会认知度低,在现实的发展中与心理学不分,对于服务对象的设定比较狭隘,政府的关注度也不够等问题。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当前国民对教育空前的关注等,学校社会工作的大力发展也是指日可待。[5]

参考文献:

[1] 韩闻芳.论学校社会工作与学校心理咨询的异同[J].社会心理科学,2014

[2]周群英.学校社会工作实务模式与专业发展初探[D]2012

[3]蔡屹.浦东新区学校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历程及经验反思[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4]田国秀.学校社会工作的模式变迁:美国的经验及启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5]牛永华.西部学校社会工作发展困境与调试路径研究[D]2012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者社工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青春社工
工作条件、家庭支持与职业发展:中国社会工作者离职意愿的多因素分析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对职业流动影响的研究——基于对广州市社会工作者的调查
论我国人口促进社会工作者核心能力的培育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