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轻易说“你错了”
——《引子与狮王进行曲》教学片段与分析

2016-03-01深圳市石岩上屋小学郑颖萍

新教育 2016年24期
关键词:狮王引子进行曲

□深圳市石岩上屋小学 郑颖萍

别轻易说“你错了”
——《引子与狮王进行曲》教学片段与分析

□深圳市石岩上屋小学 郑颖萍

不知道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提出一个问题时,学生积极地举起手,回答的答案却与问题本身毫无关系。为了让其他学生不被误导,你只能回答说“不对,你再想想吧”;不知道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你邀请某个学生起立演唱时,他唱得特别自信,在你听来却是五音不全。当他用期待的眼神等待着你的评价时,你只能说“我觉得你唱得还不够好,继续加油”。

是的,我都曾经历过。这当然没什么问题,毕竟学生确实没有达到我预设的期望,我不能昧心表扬他。直到看到一篇名为《让学生快乐地享受音乐其实不难》的文章时,我蓦地感到一阵冷汗!我的冷言冷语是否伤害了那些学生的心灵?我的评价是否扼杀了他们的创造性?我不恰当的言语是否浇灭了他们对音乐的喜爱之情?

【案例1】《引子与狮王进行曲》片段一。

2.欣赏第一次主题。

师:在这种紧张的氛围中,听,第一个参加动物狂欢节的动物就要出场了。(聆听音乐)

师:同学们想一想,它是怎么出场的?

生:我觉得它是飞出来的。

师:这样有节奏的音乐,怎么会是飞出来的呢?你再仔细想想看。

【案例2】《引子与狮王进行曲》片段二。

8.听一听,奏一奏。

师:现在,让我们分别听这几段音乐,并为它选择合适的乐器。

(聆听引子部分)

师:你觉得哪种乐器比较合适?

生:沙锤。

师:你能为引子部分创编演奏方式吗?(生随音乐演奏)

师:接下来是出场部分,什么乐器比较合适呢?(聆听出场部分)

生:响板。

师:狮王的形象是这样的威风,响板能体现出它威风凛凛的一面吗?你听听别的同学的想法。

不敢再往下想了!仅仅是在一节课中,就出现了这么多不严谨的语言失误!回想着课上我对学生的评价,着实被自己“吓出一身冷汗”。当时觉得很顺其自然的地方,在现在看来确是大失误。

在片段一中,因为自身的音乐素养,加上在备课过程中对音乐本身的思考和了解,我能很自然地得出“狮王是威武地走出来”的答案。因此,学生与我完全不同的答案,让我“怎么会是……呢”的评价脱口而出。

其实想一想,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这首乐曲,在不知道背景的情况下第一遍聆听乐曲,确实很容易得出与我不同的答案。假如我不是那么着急地否定他,而是用“再次聆听音乐,并用你的身体模仿这个动物出场的样子,看看是否有不同的见解”的方式,引导学生再次聆听和模仿,让学生自己得出“似乎不像是飞出来”的结论,既不打击他的自信心,又让他更深入地聆听、感受、体验乐曲,是不是更好呢?

而在片段二中,我一开始就为“狮王”创设了威武的形象,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理所当然地认为学生能选择更适合的乐器——鼓。当学生的选择与我完全不同时,我也就不禁说出“怎么能……呢?”、“你听听别的同学的想法”这样的评价。

现在想来,我是否太过武断了呢?我毫不留情的评价是否伤害了那个学生的积极性呢?也许,“鼓”确实会比“响板”更适合“狮王”的音乐形象,但是,为了“更适合”而伤害了一个学生的“创造力”,是否本末倒置呢?如果时间能倒流回那一刻,我会肯定他的选择,或是用“你的选择特别有意思,但是,‘狮王’的形象这么地威武,如果选择什么乐器,更能体现出这种勇猛呢?”引导他选择“鼓”或是其他更有厚重感的乐器,是不是更能启发他的创造性呢?

我们都知道,音乐的欣赏和体验,从来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在了解背景知识、多次聆听后,也只能得出相似的感受。那么,将书面上的“参考答案”,或是自己总结出的感受标榜为“正确答案”,是否过于自大呢?学生接触的音乐实在太少了,正因为如此,他们的世界才如此斑斓。因为,他们的脑海中没有太多的“应该”、“本来”,有的只是他们最直观的感觉。如何用知识来充实这种“感觉”,并让它得到升华,不正是一个音乐老师应该做的事吗?

别轻易对学生说“不对”,去破坏他们对音乐的积极性;别轻易对学生说“你错了”,去否定他们对音乐的创造性;别轻易对学生说“你应该更认真思考”,去伤害他们对音乐的喜爱之心。当老师的心态摆正了,当老师的语言亲切了,当老师的评价变化了,你会发现,学生的每一个答案和发现都富有童真和创造力!

猜你喜欢

狮王引子进行曲
标致超级跑车9X8狮王咆哮
狮王归来
巧借“引子” 活用“换元”——一道解析几何题复习案例研究
挖掘文本特色 构建引子课文阅读教学模式
“引子”教材观:聚焦语文要素与课文范本的阅读教学模式——以部编版教材为例
春之进行曲:看现场春意盎然
“狮王”争霸 试驾东风标致5008
MAKE COOL 夏日清凉进行曲
一类导函数流行题的诊断
永远的进行曲——田汉和聂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