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与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
2016-03-01沈燕萍
沈燕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探究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与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
沈燕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的性格培养与人格培养。新课改的提出主要观点是将教学活动,尤其是语文教学活动从知识本位过渡到学生本位。在这一指导下,语文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
新课改;语文课堂;积极人格
新课改背景下,探究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与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主要是在语文课堂实践教学中根据人格发展的基本规律,尊重小学生的情感特点,构建学生积极人格培养的理念,并且在此理念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培养积极的人格。
一、积极人格的概念
赛里格曼——积极心理学之父,提出了积极人格。积极人格主要是指个体的各种现实能力以及潜在状态下的能力,通过自我沟通的方式都能够进行激发和强化,进而所形成的人格态度。
积极的人格特征主要包括自尊、爱、善良、勇敢、坚持和希望等多种因素共同组成的人格特征。积极人格研究认为人格形成主要受到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而形成。
小学生积极的人格特征主要包括内在的积极和外在的积极。外在的积极主要是指能够进行物化的活动,例如争取高分、争取奖状、争取奖品等等,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关注外在的积极,更要关注内在的积极。内在的积极主要是指对于生活的真实感悟以及对于人生的积极态度,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关注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以及学习生活自理能力;关注小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关注小学生感受爱与给予爱的能力。
二、探究语文课堂教学中积极人格培养的实施策略
1.强调积极人格的自我构建
积极人格的形成必须是学生积极主动自我构建的过程,是学生个体主动参与来实现的,学生主动发挥主观能动机制,来分析自我,塑造自我。积极人格塑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积极心态感染的过程。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我们必须重视语文教学中的阅读部分。因为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受阅读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交流和对话过程,从而带动学生主动思考,深化对于文本的思考,主动联想,形成对于生活的自我感悟,获得思想上的启迪。
2.解读文本中的人物形象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选编的课文篇目,都是经过教育专家精心挑选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生活中的真善美,热爱生活,勇于克服困难,坚强乐观,不被现实打败。例如,三年级上册第12课《卧薪尝胆》就是非常典型的一课。语文教师针对本课的课文设计,首先需要分析课文的类型。本课文是一则富含深刻寓意的中国历史故事。课文讲述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间征战战败的故事。越王勾践败不馁,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后转败为胜。课文的主旨是越王励志图强的精神。虽然课文故事脉络清晰,文字浅显易懂,学生易于理解。教师设置任务让学生课前收集相关自强不息的人物故事,为本课文的学习奠定感情基础。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注重重点语句的解释和合理想象,细心体会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并且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明白困难只是一时的,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从而在客观上,在事实的引导下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3.采用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育价值观,在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双方共同制定发展目标,教师在恰当的情况下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发展情况进行一定的判断,使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的过程中,也能够认识自己的价值观,从而更有意识地发展自己,优化自己。
例如,《卧薪尝胆》课文学习完毕后,教师引导学生重新回顾第四自然段。“真是让人大吃一惊啊,当年是吴国的手下败将,当年是吴王的奴仆,今天竟然突降奇兵,灭了吴国!小朋友们,这正因为勾践二十多年来一直卧薪尝胆,有着报仇雪恨的决心啊!”让我们含着对勾践的敬佩之情,再回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并且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有针对性地评价越王和吴王。
4.加强课内外的有效衔接
教师需要将语文课堂教学定义为一系列的综合性教学活动,既是语文课程本身的综合,又是语文学科向其他学科的拓展性综合。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有效衔接课堂内外的相关教学材料,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时间进行整合,开展综合性的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并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积极的情感态度,潜移默化发生价值观的变化。针对《卧薪尝胆》本课文的联系,完成第一节课堂教学之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收集相关的文章材料。建议好学的小朋友课后读一读《破釜沉舟》等历史故事,准备在阅读课上交流。
[1]薛源.语文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人格[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4.
[2]崔红,王登峰.中国人人格结构的确认与形容词评定结果[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
[3]侯秀丽.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网友世界,2015.
·编辑 孙玲娟